奔馳和寶馬的區別;買奔馳好還是寶馬好
雖然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的推動下,中國高端新勢力品牌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豪華車市場的“BBA”造成了沖擊,但從奔馳和寶馬前三個季度的銷量表現來看,豪華車市場BBA的三角格局,仍然穩如磐石。
近日,寶馬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紛紛公布了中國市場前三季度銷量。其中,寶馬集團包括BMW品牌以及MINI品牌,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新車60.28萬輛,同比增長1.7%。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新車57.87萬輛,同比增長3%。
截至目前,奧迪品牌還暫未公布今年前三季度銷量。結合奧迪上半年來的銷量表現和銷量走勢可以猜測,在今年的豪華車年度銷量冠軍爭奪戰中,奧迪基本已經無緣這場競爭。這也就意味著,豪華車市場的年度銷冠基本上已經鎖定在寶馬和奔馳之間。
從前三季度的銷量表現來看,寶馬目前仍然暫時領先于奔馳。雖然兩者之間的銷量差距并不大,只有2.4萬輛左右的差距,但伴隨著國內車市進入最后一季度的沖刺階段,在價格戰的刺激下,不排除豪華車市場的排位座次或將再次發生反轉的可能。
不過,從目前增長最為強勁的新能源板塊來看,寶馬集團純電動汽車板塊的銷量,仍然強于奔馳,這是寶馬在最后一季度繼續跑贏奔馳的一大關鍵驅動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BMW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超過兩倍,達到了69603輛,其中,BMW i3以及BMW iX3分別完成了3.6萬輛和3萬輛,是目前BMW品牌純電動車型的銷量主力。
并且,在30萬以上純電車型的銷量排名中,BMW i3以及BMW iX3兩款車型均入圍了30萬元以上純電車型前三季度銷量排行的頭部梯隊。
而奔馳方面,雖然官方并未公布具體的純電銷量數據,不過根據第三方數據,前三季度,奔馳新能源車型在華的總銷量為37712輛,相比于寶馬而言仍有3萬輛左右的差距。
這意味著,在燃油車板塊,兩大豪華巨頭前三季度的銷量實力基本旗鼓相當,在新能源領域,寶馬則領先于奔馳。雖然差距并不大,但要知道的是,目前新能源正在成為國內汽車市場的主要增長引擎,在新能源的推動下,寶馬很有可能將繼續堅守“銷冠”寶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8月份,寶馬品牌首款緊湊型純電SUV產品,BMW iX1已經在今年8月份上市,9月份在鐵西工廠正式下線。作為寶馬X1家族的首款純電產品,目前已經量產的iX1均配備了xDrive全輪驅動系統和雙電機,最大功率達到了313匹馬力,是X1家族史上性能最強的車型。
伴隨著iX1的銷量逐步提升,寶馬純電車型的銷量或有望迎來更大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寶馬規劃,今年年內,BMW i5也將正式迎來亮相,明年年初,新車將正式上市。
從目前曝光的產品信息來看,i5在CLTC工況下的最大續航里程為567km。另外,為了滿足中國市場更多元化的產品需求,純電動寶馬i5還將在國內提供包括豪華套裝和M運動套裝在內的兩款外觀套裝選擇。
新車上市后,不僅BMW品牌的純電產品將覆蓋當前幾乎所有的主要細分市場,而且新車也有望和燃油版5系形成合力,進一步提升5系家族在中大型轎車市場的份額。
這樣一來,寶馬便有望在純電動市場上拓展更大的增長空間。事實上,從目前寶馬、奔馳以及奧迪的銷量表現來看,雖然燃油車仍然是品牌的主要銷量來源,但是相比于往年,燃油車板塊的增長卻在加速收窄。
如果新能源板塊無法實現增長,那么伴隨著新能源滲透率,尤其是豪華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逐步提升,BBA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很有可能將遭受極大的沖擊。好在,目前寶馬的純電動車型基本穩定在頭部梯隊。
而奔馳相對來說,由于油改電的屬性,再加上較高的產品定位,奔馳純電車型在國內市場上相對寶馬而言,有些掉隊。根據奔馳規劃,奔馳此前在慕尼展上發布的基于MMA平臺打造的首款電動車——CLA概念車,將于2024年量產。
作為奔馳的新一代電動車,新車每百公里電耗為12度,可支持800V直流快充,充電15分鐘續航400公里……從這一系列產品參數來看,新車的到來顯然也被奔馳寄予了厚望。不過,新車最終能否為奔馳在電動車市場扳回一局,還充滿未知數。
總體而言,寶馬和奔馳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在燃油車市場,更在新能源市場。所以,雙方最終誰能奪冠今年的豪華車年度銷量冠軍,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或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