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鎮(zhèn)有必要去嗎_芙蓉鎮(zhèn)要錢嗎
文/薛小娜
知道芙蓉鎮(zhèn),緣于一部優(yōu)美的小說,湖南作家古華的《芙蓉鎮(zhèn)》。1986年,著名導演謝晉將它成功搬上銀幕,遂更名為芙蓉鎮(zhèn)。因這部電影, 令"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湘西小鎮(zhèn)一下子名聲大噪,成為眾多旅行者尋覓的熱土。芙蓉鎮(zhèn),原名王村,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zhèn),位于酉水之濱,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素有“楚蜀通津”之稱。芙蓉鎮(zhèn)的美,是一種含蓄的美。青山環(huán)古鎮(zhèn),酉江繞鎮(zhèn)過,青青石板街,小巧吊角樓,濃郁的土家族風情……寧靜而舒緩。
如果一定要找芙蓉鎮(zhèn)與別的古鎮(zhèn)不同的地方,一定是這里的大瀑布。遠遠看去。巨大的水流排山倒海一般從面前傾泄而下,飛珠濺玉,飄飄灑灑,十分震撼。瀑布跌落水面之后,騰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霧,周圍一片迷蒙,仙境一般。佚名詩"動地驚天響如雷,憑空飛墜雪千堆,銀河浩瀚從天落,萬斛珍珠處處飛",描繪此情此景,再貼切不過了。
最神奇的是,掛在瀑布上的吊腳樓,在壁立千仞的懸崖上高低起伏,飛檐翹角就像一幅色澤古樸的水墨長卷,折射著幽深的景意和悠遠的氣韻,搖曳著湘西土家族的古典風情,若非身臨其境,很難體味到其美妙之處。
跟這樣的王村,這樣的芙蓉鎮(zhèn)相遇,多半會一見如故。走在狹長幽深的古街,腳步聲聲叩響石板,就如同叩問一個古老的神話。古鎮(zhèn)早已模糊了歲月的概念,繾綣在清寂的時光里。略顯衰敗或有些陳舊的吊腳樓、木板房,凸凹不平的九曲十八彎的石板路,以及狹窄通幽的街巷,似乎只有三五步的距離,看似喧鬧、擁擠卻又那樣純樸與悠閑。街上擠滿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和村民,一些村民背著竹制小背簍,里面裝著雜物、雨傘,甚至孩子。街道兩邊竹編工藝、自染的布衫和披肩,還有那些漂亮的銀飾,很具有民族風情的刺繡、香包、掛飾、織錦、項鏈、手鐲讓人應(yīng)接不暇。古老沉重的銀首飾,透著古老神秘色彩,有著別樣的風情。
躑躅在古老的石板小街上,漸漸地感受到芙蓉鎮(zhèn)的曠古,淳厚古樸的土家族民風民俗,古風古韻如影隨身。王村草堂、土司別院、聽濤山莊、土王祠,樸素的色顏,厚重的底蘊,讓人聯(lián)想水墨中的工筆技藝,以精湛的技藝恰到好處點綴著古鎮(zhèn)的意境,用水墨一般的語言描述著古鎮(zhèn)千百年文脈。美麗的土家女子,身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頭上插金戴銀,走動間,叮叮當當,響聲清脆悅耳,撩撥人心。這些標簽,隨便打開一頁,風情搖曳…酉陽宮,堪稱芙蓉鎮(zhèn)一絕。這座傳說中的吊腳樓群居然是建在一處懸崖之上,從下往上看,驚險奇特,讓人生出許多的詫異。芙蓉鎮(zhèn),是這個王朝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都城,依仗酉水便利的交通,一度是湘西地區(qū)繁華的商業(yè)重鎮(zhèn),見證了土司王朝的起落興衰。最早的土王政權(quán)要追溯到公元910年,溪州刺史彭士愁征服了五溪諸蠻,建立了土司王朝,定都王村,在瀑布灣建造了酉陽宮,成為湘西土司制度的締造者和土司王。1135年,土司王彭福石遷都永順老司城。至雍正年間,清廷推行"改土歸流",彭氏土家王朝在湘西世襲27代800多年的統(tǒng)治才告以結(jié)束,之后的200多年,成為土匪的營地。花開花落,世代權(quán)貴的土司早已不在,橫行一時的匪患早已消去,土家王朝的千年都城王村,也因此曲終人散,繁華不再,逐漸被外界所遺忘。也許因為經(jīng)歷過漫長而古老的時光,芙蓉鎮(zhèn)仿佛與外界仿佛有一層結(jié)界,這里有著與外界不同的民俗風情。
茅古斯舞、擺手舞、打溜子、土家哭嫁,夸張的動作、莫名其妙的裝飾、聽不懂的長腔短調(diào),土家人原始古老的習俗神秘萬分。茅古斯舞蹈給我印象相當深 :跳舞者穿著稻草做的衣服,曲膝抖身,渾身抖動,全身茅草唰唰的響,頭上五條大辮子左右不停擺動,十足的原始野性,仿佛讓人回到了原始社會部落生活。與擺手舞不一樣,人們懷著敬畏之心駐足觀看,并不加入其中。
在芙蓉鎮(zhèn),大凡土家姑娘都會織錦。漫步古鎮(zhèn),機杼聲聲,有如天籟,靈巧的土家姑娘飛絲走線,斑斕迷眼。到了芙蓉鎮(zhèn),美食是必須品嘗的。這個古鎮(zhèn)的美食誘惑,最正宗的劉曉慶米豆腐。一小碗黃色的米豆腐拌上蔥花、油鹽、醬醋,再來一勺紅辣椒,幾個人圍坐在簡陋的小桌邊,邊吃邊辣得直伸舌頭……有趣的是,米豆腐沿街都是,每一家都掛出電影《芙蓉鎮(zhèn)》的劇照,以示自己的正宗,當年胡玉音的扮演者劉曉慶深入人心,已成為現(xiàn)在老街上米豆腐的形象代言人。我也要了一碗"米豆腐",想品嘗出當境遇不堪時抽離苦難的"愛情"滋味。
沿著石板街逐級而下,終點即是緊靠酉水的王村碼頭。婦女在此洗衣服,洗衣棒敲擊衣服和石頭發(fā)出的響聲在古鎮(zhèn)上空回蕩,像一首回味悠長的浪漫情歌溫馨入懷。年輕姑娘輕輕把采來的野蒿、胡蔥扔進水里,揉一揉,撈起來,水聲滴答。江水悠悠,徐徐流動,身著苗服的船家女搖著櫓,小船慢慢融入江水的懷抱,船尾拖著水浪,像一條魚在水中游弋。三三兩兩的游人在河畔躑躅,看他們放得極輕的腳步,像是和我一樣,可也是尋幽探秘的么?
坐在臨崖觀瀑的吊樓窗上品茶,倚樓而觀,遠處人家炊煙裊裊,瀑布飛流直下,不論角度,無需取景,放眼望去都是天然的畫作。酉水自遠而來,在芙蓉鎮(zhèn)這個地方很抒情地打了一個結(jié),爾后又千般留戀、萬般不舍地向遠方流去。在這片平闊而寂寥的水域,小船的槳櫓聲撒滿河面,日夜不絕。時不時有魚雁飛來,作些靈動的點綴。一個民族,就這樣依河而居,在水的夢境里洗滌無盡的日子。船,這河的風景,這河的精靈,這河的詩情,也就在水的風向里隨季節(jié)漲落,滋生太多的水鄉(xiāng)章節(jié)。
來去匆匆,心靈一隅,曾經(jīng)的浮躁和焦灼被古鎮(zhèn)的恬淡和寧靜悄悄抹去,只覺得時光從此輕柔而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