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土勒爾村旅游注意事項,阿土列爾村旅游攻略
消除貧困人口,是我國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
隨著脫貧攻堅戰的順利開展,我國已經沒有貧困人口,貧困人口在我國徹底成為歷史。所有中國人,都已經擺脫了貧困。
我們以往對于貧困的認識,不僅有貧困戶,還有一些地區,甚至是整個村子。
因為交通不便,可以耕作的地方很少,所以收入極其稀少,從而造成整個村子的貧困,這就是貧困村,比如四川大涼山的阿土勒爾村,就是這樣一個貧困村。
一、阿土勒爾村的特殊性
在上個世紀,雖然我國經濟已經不斷地發展,但是在一些地區,依然會存在一些貧困村,這些貧困村大都還是因為交通不便的原因而造成的。
在四川大涼山的美姑河大峽谷地區,就有這樣一個村莊。
這個叫做阿土勒爾村的村子,被人稱為是懸崖上的村子,因為村子建在高山之上,海拔足足有1400多米。而且這個村莊,已經存在了200多年。
至于村莊為什么建在如此高的懸崖之上,主要原因還是為了躲避戰亂。
因為200多年以前,社會比較混亂,發生戰爭的情況經常出現,于是很多人就會選擇在深山老林之中定居,這些地方雖然生活艱苦,但是起碼可以相對安穩一些。
阿土勒爾村的存在,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里的村子,交通不便,簡直超乎人們的想象之外,因為地處高山之上,所以上下山極其不方便,這里居然沒有一條可以用來正常行走的道路,人們上山,只能靠攀爬。
為了方便上下山,當地村民也想了一些辦法,就是使用藤梯,所謂藤梯,其實就是用當地常見的藤蔓,然后綁上一根根粗木條,然后組成了一個個軟梯子,人們就這樣,在軟梯子上爬上爬下。
這些梯子,一共有17條,分別懸掛在懸崖之上。
其實,還有一些地方,因為沒有辦法懸掛繩梯,因此,村民出入就只能靠徒手攀爬。
一代又一代村民,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是依靠這種方式進出村子,不僅耗時耗力,更加危險的是,很多人一旦沒有抓牢,就會葬身于懸崖之下。
當地政府為了幫助村民改善生活,也提出了很多的方法,比如修路。可是這里的條件對于修路來說實在太過于困難,開山的成本特別高,因此修路的計劃也就擱置了。
于是動員村民下山,可是村民對于生活了一輩子的村子,有著精神上的依附感,所以也不愿意搬走。這樣,就對扶貧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如何讓村民走得出去,然后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成了大問題。
二、獨特的出行方式
對于阿土勒爾村的村民來說,爬上爬下是他們的特點,而且故土難離,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
在不改變原有生活習慣的情況下,讓這些村民的出入更加方便和安全,就成了當地政府幫助村民的主要方式。
通過各種調研和實地考察,當地政府終于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就是將不安全的藤梯子,換成另外一種更加安全的方式。
于是,一條條鋼管被搬上了山,然后通過人工的施工,將這些鋼管變成了鋼梯子。
雖然在山崖之上,鋪設這些鋼梯子,需要和復雜的工藝,但是為了改變自己村子的命運,村民們并沒有退卻。
經過一段時間,一個完全不同的梯子呈現在懸崖之上。這個鋼制的梯子,從山腳一直到山頂的村莊,總共800米。
人們在山上行走的時候,就再也不需要擔心藤梯子的不結實,而可能導致的危險了。而且在修建鋼梯的時候,還順便修建了棧道和索道。
后來,當地政府又在村里面建設了信號塔,使得無線信號對村莊進行了全覆蓋,村民的眼界頓時開闊起來。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很多人知道了懸崖村這個特殊的所在,于是就會專門來到這里參觀,將爬一下鋼梯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體驗。
經過幾年的發展,阿土勒爾村居然成了網紅村,村民們還吃上了旅游飯。
從一個土匪強盜都不想光顧的貧困村,到如今成為一個人們的旅游網紅點,阿土勒爾村的改變,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里很典型的一個特征。
一個村子就是這個時代廣大農村的縮影,作為一道美麗的風景,點綴著這美好的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