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小布達拉宮門票價格景區(qū)圖-承德小布達拉宮門票預(yù)約
依依不舍地告別青海之眼,要出發(fā)去塔爾寺了。
本來我對寺廟就不太感興趣,但這是大環(huán)線中必經(jīng)的一處,也就隨大流也去打卡一番吧。不過,在這次來西北大環(huán)線旅游之前,我也做了一番功課的,知道了塔爾寺的一些概況。知道“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爾寺”;知道“塔爾寺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qū)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圣地。塔爾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經(jīng)堂、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間殿宇僧舍,規(guī)模宏大。塔爾寺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寺院內(nèi)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更是被譽為‘塔爾寺藝術(shù)三絕′。”卻不料……
旅游大巴先把我們拉了到這~~~丹丹告訴我們可以把他先前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他送給我們的哈達系在這的扶欄上,可以給家人祈福,我就把那條金色的哈達系在了不銹鋼扶欄上并和著我被高原的紫外線曬黑了的羊爪子合了一張影。我還納悶這里怎么這么現(xiàn)代化的設(shè)施,難不成像武漢的黃鶴樓一樣不倫不類的!丹丹還告訴我們,進了這不能拍照不能戴口罩戴帽子……然后丹丹就發(fā)給我們一個掛牌,然后就有一個穿著藏族服裝的小伙帶我們前進,此處地上鋪的是厚厚的地毯,一條長長的七彎八拐的長廊墻上掛著的是唐卡、照片(天珠與名人)~~~我明白了!
不錯!藏族小伙輕聲告訴我們:唐卡是制作人沾著自己的唾液和著各種重金屬顏料畫成的,制作唐卡的人往往會慢性中毒,如果你遇到一個嘴唇黑青臉龐浮腫的人一定要尊重他,因為他就是做唐卡的人;藏族的天珠是很難請的,李連杰就是因為對青海有貢獻,所以請了一枚價值一億的九眼天珠所以在印尼海嘯之時逃過一劫;他還沒入門但他的師父會為我們祈福如果師父沒時間為我們祈禱的話就是無緣……吧啦吧啦了一通,然后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有許多大柜臺的大廳里靠邊的一個小隔間(你應(yīng)該知道了吧,和藏寨一樣)。隔間右邊角的桌子后坐著個穿僧服的人,桌子前是一個單人條椅,再前是幾排長條椅,左邊是一長排櫥柜。我們排排坐下,穿僧服的人說了幾句有緣的話,為祖國為國人祈了幾句福,就指著我們其中的一個人(她偏偏是一個徒)要為她祈福,說她必須要請一枚天珠才能消除苦難;又指著我們其中一位育有三子(一子尚在其妻腹中下月生產(chǎn))的美術(shù)老師說他必須請一幅唐卡才能怎樣怎樣的……我還是開溜吧,這氣氛宛如當(dāng)年我在武當(dāng)山上一般,如不……就……的句式太太太怎么怎么了!在這個以藏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又不能像我在武當(dāng)山上一樣直接懟那個“道長”!
完成一“劫”!據(jù)說誰也沒請?zhí)熘橐矝]請?zhí)瓶ǎ?/p>
我們終于來到了塔爾寺!
進入景區(qū),八寶如意塔,像八位飛天的仙女,笑迎遠方的客人。
塔爾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也是青海省內(nèi)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之一。寺廟建筑宏偉,金碧輝煌,寺內(nèi)供奉著眾多的佛像和經(jīng)書,散發(fā)著濃厚的宗教氛圍。
它依山而建,是由各種宮殿、經(jīng)堂、佛塔寺組成一個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建筑群,非常特別。
塔爾寺是青海最入世的信仰之地,很多人來這里朝拜。它是雪域高原上當(dāng)之無愧的圣地,是藏族人民吉祥的象征、幸福的源泉、心靈的寄托、的向往。這里舉行的佛事活動,更是熱鬧非凡。
我對藏傳佛教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有在承德外八廟小布達拉宮的小插曲,所以只轉(zhuǎn)載了有關(guān)這八塔的一些常識吧:“塔爾寺‘善逝如來八塔′確實是當(dāng)?shù)夭刈謇撇柯湎荣t所建,拉科活佛也是該寺最重要的活佛轉(zhuǎn)世系統(tǒng)之一。作為一名認真的游客,必須要注意八塔的序位和朝向。其實八塔是從東向西、坐北朝南‘一′字排開的。
一、出生,即蓮聚塔。塔座為圓形四階層,雕刻仰蓮花瓣為主,一幅沒有棱角,渾然天成欣欣向榮的態(tài)勢。
二、畢業(yè),即菩提塔。象征佛陀在菩提樹下終于大徹大悟,得道成佛。就像是一個人通過刻苦學(xué)習(xí),逐步成熟,或者學(xué)有所成,拿到畢業(yè)證。塔座為方形四階層,棱角分明,但臺階的上部邊緣凸出較小,不會太過張揚。
三、小成,即塔,塔座為方形四層階。
四、盡孝,即天降塔,也叫降凡塔。天降塔的特點是四層塔基的中間有三道梯子造型。
五、競爭,即神變塔。塔為方形四階層塔座,每邊中間凸出,沒有過度裝飾。
六、鞏固,即息諍塔,也叫和好塔。該塔塔基將四邊的正方形四階層座臺改成了八角形臺階。
七、長生,即尊勝塔,也叫祝壽塔或勝利塔。該塔塔座為圓形三級階層。
八、死亡,即涅槃塔。該塔的造型非常獨特,塔的全身沒有任何裝飾和詮釋的痕跡,這種空,才是人生的終極目的!”
來時是空,去時亦空。就如劉海粟大師所云“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