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森林覆蓋率多少-長白山森林有多大
央廣網長春9月22日消息(記者郭東隅)9月20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在延邊州汪清縣舉辦了“吉林省長白山黑木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進會議暨優質長白山黑木耳推介活動”,推動黑木耳產業發展壯大,加強黑木耳產品宣傳推介。
長白山木耳產業(央廣網發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記者從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近年來,吉林省高度重視食藥用菌產業發展,2022年,全省栽培黑木耳26.3億袋、產量117萬噸,均居全國第二位,黑木耳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15億元。成功創建國家級長白山黑木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小木耳”日益成為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大產業”。
吉林省充分發揮長白山地區森林覆蓋率高、水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等資源優勢,在吉林蛟河、延邊敦化、安圖、汪清和白山靖宇等5個縣市,集中打造了精深加工和廢棄菌包綜合利用示范8個園區,菌種擴繁和標準化生產6個基地,科技支撐和品牌推廣2個平臺,實現產學研銷一體化推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規模化發展水平顯著增強。
在產業融合發展能力方面。吉林省打造菌種研發、菌包生產、基地建設、精深加工、流通銷售、廢棄菌包回收利用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圍繞栽培菌種優良、生長環境優異、質量安全可靠、經營誠實守信的標準,創建“吉林長白山黑木耳”品牌生產基地29個。加大精深加工品類開發力度,先后推出壓片木耳糖、木耳脆片、木耳飲料、木耳煎餅、木耳冷面等20余個新品種。蛟河黃松甸、汪清天橋嶺2個黑木耳區域產地市場發展為全國食用菌重要集散中心。
吉林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壯大木耳特色產業的有力引擎,以李玉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為核心,采取“科企聯合”模式,持續開展黑木耳菌種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大力推廣食用菌菌種繁育生產綠色種植模式,全省菌袋生產能力超過32億袋,黑木耳優質率達到90%以上、產品例行檢測合格率達到99.5%,全面構建了“種源安全可靠,菌袋供給充足,產品質量優良”的產業發展體系。推動安圖縣吉林益隆長白山實業有限公司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研發、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產品不僅暢銷全國,在日韓俄美等國際市場也占有一席之地。
推介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在一系列舉措的助推下,2021年5月,“吉林長白山黑木耳”被認定為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2022年,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全國品牌農產品精品培育計劃。長白山黑木耳成為“吉字號”農產品品牌的“黑金名片”。“好自然、自然好、吉林長白山黑木耳”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白山黑耳”帶富來,據統計,目前,長白山黑木耳產業集群項目輻射帶動農民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314個,農民16082戶,從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元,為持續推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