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訪老師聊什么—幼兒園家訪老師聊什么中班
前兩天,一位幼升小孩子家長說,最近正在家里“趕工”,趕什么呢?媽媽忙著買了很多整理箱,把家里客廳里、臥室里的毛絨玩具都收納起來,再將書架上、床頭孩子的繪本書籍理理齊,因為——新老師要來家訪啦!
對于小一新生來說,即將面臨的是一個新的學習環境,而如何與新老師、新同學交往溝通、留下好印象,不妨就從即將到來的“家訪”環節開始,好好表現吧。
有些家長和孩子會對新班主任家訪有些忐忑,直呼“比考試難”,其實大可不必憂慮,班主任家訪的環節,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家庭教育理念,以及知曉孩子的興趣、特長、優缺點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導學習,也是消除孩子陌生感和幼小銜接焦慮的好途徑。所以,這是一個家校互相了解的過程,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就好了。
這些天,也提醒家長,注意手機來電提醒,別錯過了老師的電話。
從七月下旬開始,滬上部分區如徐匯、靜安區的小學已啟動新生家訪,一起來看看老師和家庭成員都做了哪些交流:
靜安區一位家長分享,老師已于上周六來家訪。老師問了小朋友有哪些興趣愛好,看見爸爸戴眼鏡,也關心了下孩子的視力情況。老師具體了解了孩子暑假里做了哪些幼小銜接的準備,知曉孩子在培養習慣、讀繪本上的成果,夸了孩子:你這個暑假很充實啊!
而后老師與家長作了交流,布置了以下幾件事情:
1、小朋友要學會跳繩,現在體育老師抓得很緊;
2、8月26號是返校日,家長可以去看看接送等候的位置;
3、小朋友可以想一個一學期或一年可以實現的小愿望,開學時候說。
同時,老師留下了兩本教育讀本,關照孩子和家長可以一起讀一讀入學準備的注意事項。老師沒喝水,也沒吃水果,10多分鐘結束了家訪。
另一位徐匯區的家長反饋,老師家訪時交代了一下幼升小的學習習慣,需要準備的物品,上學后的基本作息情況等,家長有什么疑問和不清楚的也可以提問老師,基本半小時結束。
家訪時,老師會了解哪些方面?家訪,是新班主任、新老師了解學生的一個最直接渠道,面對面與學生、與家長零距離溝通,交流會很直接。
首先,老師主要會了解下學生家庭成長的環境、家庭成員組成、上學放學的接送情況等。
其次,老師會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了解家庭的教育理念,可能會與孩子溝通下小學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尤其在作息制度、行為習慣上,會對孩子的課堂紀律、作業方式提出要求。也可能會了解下孩子的興趣特長、在家的表現等。
然后,老師可能會給孩子介紹下即將迎接的校園新生活,幼小銜接中過渡時期可能碰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有些家長在交流過程中談起,擔心自己零起點入學的孩子會不會跟不上,實際上現在新一年級的孩子都會有入學準備期,在8月下旬和開學的一個月內,老師會著重引導孩子盡快適應小學節奏,學科任務都不會很重,反倒是行為習慣、作息習慣等會更為強調。
哪些因素讓印象“減分”和”加分”在與新班主任溝通過程中,家長應避免以下幾種極端情況:
一是把自己孩子夸得花好稻好,“我們在XX機構上的都是尖子班”,“孩子的詞匯量已經好幾百”,“英語通過了XX考試”,“我們上過電視臺……”家長眼中的這些榮譽,其實并不是老師關心的,后期孩子的實力會真正在學習生活中顯現出來,老師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二是對孩子沒有信心,比如過分嘮叨孩子的缺點,在某某方面不如人家,零起點沒有提前學知識會不會落人后。這些給自己“減分”的話可以少說為妙。
三是滔滔不絕,把自己的經驗說給老師聽。“我知道XX學校的教材,我們要不要也去搞一套”,“老師你應該這樣教導孩子”,家長切勿盲目自信自傲,把自己的一套所謂經驗擺出來“教育”老師,或是拉著老師聊天一聊沒個完,這些都容易引起老師的反感。
建議家長可以從這些角度與老師溝通:1.介紹孩子的優點,比如性格方面、思維方面、禮儀方面、愛好特長方面,也可以介紹“孩子愛閱讀”、“孩子善于做小主持”。
2.介紹家庭情況。比如爸爸媽媽在哪方面有資源,可以提供給孩子、給班級一些便利條件。
3.說明孩子的缺點、需要關照和改進的地方。這個方面家長不宜掩飾,但也別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應該客觀地描述出有哪些方面孩子可以在未來改進,以尋求老師的幫助。
4.了解學校的日常制度、學習課時、選課項目、興趣社團、課外實踐活動安排等。以及家庭可以在哪些方面配合學校。
5.推薦閱讀的書目、補充材料等,暑假里就可以開始早計劃。
6.家長若有意愿為學校班級服務,也可以表達自己希望做學校志愿者、家委會成員的意愿。
別忽視細節準備家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家庭不必刻意準備,讓老師看到孩子最真實的狀態就好。
但以下一些細節需要注意:
1.在約定的時間提前回到家,稍微把房間整理一下,不要太過凌亂。暑期家訪,可以提前開啟空調,讓在外奔波的老師能夠進來清涼一下,定定心開始談話。
2.家庭成員最好不要穿著睡衣接待老師,顯得不夠莊重和禮貌。
3.和孩子一起把老師迎進門入座,給老師倒杯水。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安下,表現得大方自然,禮貌地和老師對話,不要東跑西跑只顧自己玩耍。孩子可以自我介紹,也可以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4.老師若有興趣,可以讓孩子帶領老師參觀下自己的小書房、書架上讀過的繪本、繪畫的作品以及DIY小制作等等。
6.老師離開時,和孩子一起送老師到門口,并禮貌道別。
總之,家訪時家庭成員需做到熱情、不卑不亢、善于交流,表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即可,切勿扭捏做作,反倒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要不要送禮?在這個問題上,一些家長有點糾結,小編也收到過家長的詢問。在這里,我們想說,在以往對歷年家長的調查中,大部分的家長表示,不會在老師家訪時送禮。
小編也了解到,滬上不少小學明確提出家訪時,教師不收取家長任何形式的禮品、禮金,事實上,絕大多數老師都明確表示家長送禮沒有必要。
新生家訪本是教師的正常工作,本身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加強家校互動,把這樣的過程太“功利化”,看在眼中的孩子們會怎么想。采訪中有不少家長表示,如果真的要對老師表達敬意,那么開學后馬上就是教師節了,不妨由孩子親手畫一張賀卡,或者DIY一份小制作送給老師,表達的也是滿滿的情感。
綜上所述,家長和孩子可以以輕松的心態來迎接“家訪”這件事,表現出最自然的狀態、最大的誠意就好,這也是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必經之路。
來“中國網”(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復“部位”,告訴你一個減肥小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