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古詩 劉禹錫_《浪淘沙》古詩 劉禹錫其二
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注釋]
浪淘沙:唐朝教坊曲名,后來用為詞牌或曲牌的名稱。九曲:彎彎曲曲。
萬里沙:黃河漫長,夾帶大量泥沙。風簸(bǒ):風浪顛動,指洶涌澎湃。自天涯:從天邊流了過來。
直上銀河:天河,神話里牛郎和織女相見時渡過的就是這條河。漢武帝派張騫去找黃河的源頭,經過一個多月,一直到天河盡頭,找到織女家。
牽牛,織女:兩顆星,神話里把它們說成牛郎和織女。
[譯文]
彎彎曲曲的黃河夾雜了大量泥沙,波濤洶涌澎湃的從天邊流了過來,黃河和天河是相通的,如今詩人要頂著萬里河沙向上游而去,就會直到銀河盡頭,去牛郎、織女家做客。
〔簡析〕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起句先寫九曲一八彎的黃河,挾帶大量泥沙滾滾而來,它那洶涌澎湃的滔天巨浪,都是來自遙遠的天邊。次句破題,點明“浪淘沙”。再用“自天涯”三字過渡,激起人們的想象。接著用張騫尋找黃河源頭遇牛郎織女的故事,又從黃河寫到銀河,從人間寫到天上。詞人是在借題抒發心中的不平,以黃河的風狂浪激和泥沙萬里暗喻朝廷的黑暗腐敗。以“銀河”和“生郎織女”喻政治清明的理想境界,而以“浪淘風簸”喻自己屢遭貶謫的坎坷生涯,把人間與天上、混濁與光明、險惡與平靜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構成兩個意境截然不同的畫面,形成極大的反差,曲折地表達了他希望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愿望。本詞想象三富,構思奇特,比喻巧妙。含意深刻,氣魄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