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可以長期吃骨化三醇嗎(骨化三醇最佳服用時間)
作者:廣東省人民醫院 楊淑媛,潘裕華
一審:廣東省人民醫院 曾英彤
二審: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錢文璟
骨化三醇對于不少患者來說是一個不陌生的藥,它經常用于老年人或者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需要配合鈣片一起服用,一般的服用時間是早上。
而對于腎衰的患者來說,骨化三醇有另一種作用,即治療腎性骨營養不良,此時醫生則會叮囑患者要在晚上睡前服用此藥。為什么同一種藥治療不同病癥的時候,服用時間不一樣呢?這需要從骨化三醇這個藥的藥理作用以及腎衰患者骨營養不良的發生機制說起。
骨化三醇是維生素D3的最重要活性代謝產物之一,能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尿中鈣磷的排泄,并調節骨的礦化。人體內的骨化三醇是由膽固醇經過皮膚、肝臟、腎臟中存在的特定的酶的作用轉化而來,通過食物中攝取維生素D3,以及接受陽光中紫外線照射,都能起到促進骨化三醇合成的作用。而在腎衰患者體內,骨化三醇的合成是減少的。
我們再來談一談一個可以調節鈣磷代謝的重要器官——甲狀旁腺。甲狀旁腺位于甲狀腺的周圍,它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促進血鈣升高,減少尿鈣排泄,而對磷的作用是相反的。
腎衰患者常伴有鈣磷代謝紊亂,表現為鈣低磷高。血鈣水平低下加上骨化三醇合成的減少,可刺激由甲狀旁腺分泌的甲狀旁腺激素(iPTH)升高,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腎性骨營養不良。持續的低血鈣、高血磷和高iPTH可能形成惡性循環,一步一步毀壞腎衰患者的骨骼。因此,伴有腎性骨營養不良的腎衰患者需要常規口服骨化三醇,既可以抑制甲狀旁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又可以使腸道吸收鈣的能力恢復正常,從而糾正低血鈣和降低血甲狀旁腺素濃度。
藥物的治療作用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從來都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對腎性骨營養不良病人的研究表明,高達40%使用骨化三醇治療的病人出現高血鈣。如果在鈣攝入量較高的時候同時服用骨化三醇,高鈣血癥發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而一天之中哪個時段鈣攝入量較少呢?鈣的來源主要是食物,因此如果在夜間睡覺前(攝入鈣量較少時)給藥,高鈣血癥發生率明顯下降。
此外,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有晝夜節律性變化的特點,每天有2個分泌高峰,以凌晨0:00-4:00期間的分泌峰為主,直到早上8:00以后逐步恢復到基線水平。如果在睡前晚上10點左右口服骨化三醇,藥物在腸道內迅速被吸收,并在服藥后3-6小時,血中骨化三醇的濃度達到高峰,藥理作用顯著,正好趕在甲狀旁腺分泌高峰期發揮藥效,可以很好地抑制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長期使用,可改善腎性骨病的情況。
因此,慢性腎衰竭患者最好在晚上睡覺前服用骨化三醇,這時候經腸道吸收的鈣量最少,高血鈣的發生率低,并且能更好地抑制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起到治療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作用。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PSM藥盾公益(PSMChina),獲取更多安全用藥信息。
關于藥盾公益:由PSMChina(藥品安全合作聯盟)發起組織,以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為宗旨,開展老少邊窮地區百姓的藥品捐贈和知識宣傳、資助受到藥品不良反應傷害的患者,資助公眾藥品安全宣教活動和倡導藥品安全政策完善等活動,致力人民健康公益事業,打造公眾用藥安全盾牌的公益性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