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固周邊一日游—蘭州西固周邊一日游景點
線路一:
永登苦水“玫海花香”一日游
蘭州市區(出發)——苦水玫海花香——永登苦水豬馱山景區(AAA)-—紅城感恩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返回蘭州
【行車里程】單程約 68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蘭州市區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永登紅城鎮
線路二:
永登苦水“玫海花香”·豬馱山景區一日游
永登人民公園(出發)——苦水玫海花香——苦水豬馱山景區(AAA)-—越國開心農場(AAA)——美樂幸福農莊——永登縣城(返回)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永登縣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
線路三:
蘭州西固·永登苦水“玫海花香”一日游
西固城區(出發)——苦水玫海花香——永登苦水豬馱山景區(AAA)-—林隱清泉河畔農莊——永登玫瑰歡樂谷——返回西固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西固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永登大同鎮
線路四:
蘭州皋蘭·永登苦水“玫海花香”一日游
皋蘭縣城(出發)——蘭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區——苦水玫海花香——永登苦水豬馱山景區(AAA)-—返回皋蘭縣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永登縣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
線路五:
永登武勝驛鎮·苦水“玫海花香”豬馱山景區一日游
永登武勝驛鎮(出發)——苦水玫海花香——蘭州豬馱山景區(AAA)-—越國開心農場(AAA)——返回武勝驛鎮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永登縣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
線路六:
永登連城鎮·苦水“玫海花香”豬馱山景區一日游
永登連城鎮(出發)——紅城感恩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苦水玫海花香——苦水豬馱山景區(AAA)返回連城鎮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永登縣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
線路七:
永登河橋鎮·苦水“玫海花香”豬馱山景區一日
永登河橋鎮(出發)——苦水玫海花香——苦水豬馱山景區(AAA)返回河橋鎮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永登縣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
線路八:
永登樹屏鎮·苦水“玫海花香”豬馱山景區一日游
永登樹屏鎮(出發)——蘭州水墨丹霞景區(AAA)——苦水玫海花香——苦水豬馱山景區(AAA)——返回樹屏鎮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永登縣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
線路九:
蘭州紅古區·永登苦水“玫海花香”一日游
紅古城區(出發)——苦水玫海花香——苦水豬馱山景區(AAA)——返回紅古區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永登縣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
線路十:
蘭州新區·永登苦水“玫海花香”一日游
蘭州新區(出發)——蘭州水墨丹霞景區(AAA)——苦水玫海花香——苦水豬馱山景區(AAA)——返回蘭州新區
【行車里程】單程約 55公里
【出游天數】1天
【服務指南】從永登縣城出發——國道312線——永登苦水鎮
【特色景區介紹】
苦水豬馱山景區:豬馱山位于蘭州市永登縣苦水鎮。原名萱帽山, 是康熙御封“滲金佛祖”得道圣地。“萱帽豬馱”早在清代即為永登八景之一。相傳滲金佛祖李佛爺自行燒磚打瓦,并度化一豬為其徒,與山下村民們一道重建山頂廟宇,鑒于世人懷念李佛爺的一生功德,大家便把萱帽山改名為豬馱山。此山山勢陡峭,山頂廟宇巍峨,山下玫瑰似海,一尊高為21.95米的露天銅佛矗立山頭,冠西北立佛之尊,是一處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厚的名勝風景區。
豬馱山廟宇巍峨,山勢崢嶸,風光秀美,樹綠花紅;鎏金大佛,聳立長空,佛光普照,佛理永恒。 游之,使您靈魂凈化,意念純真,超然物外,萬愿遂心。 豬馱山最富盛名的是一尊鎏金銅佛——豬馱山大佛。佛像高21.95米,意二十一世紀建造的至尊、立姿的——滲金佛祖。像立于3米多高的蓮花座上,蓮花共 64瓣,寓包羅萬象之意。下有3.6米的大理石基座。基座的四周都是浮雕,正面是“滲金佛祖”四個金字。后面是建設者、承建者、捐資者的簡況。兩邊的四副 詩配畫的主題是:度豬馱磚證菩提,巧計修橋顯佛力,葬尸收孤大慈悲,翻地壓砂念阿彌。佛像聳立云天,慈目俯視人間。金頂佛光,寶相端嚴,給山川增色,與日 月同輝。
此山氣勢超拔,峰態聳峙;山下玫瑰花似海,游客來如潮。在清朝時就已是平番(即今永登縣)八大勝景之一,與苦水"莊浪秋水"、"巨柳含煙"等勝景,一直為文人墨客吟詠不已。而今,豬馱山與被譽為蘭州十大景觀之一的"玫瑰花香"互相映襯,已成為省城市民旅游、避暑后花園"。
傳說,自宋代以來,萱帽山上就有寺廟,叫西山寺。寺內有佛殿、碑碣,千年香火延續,游蹤不止。清文宗咸豐己未年(1859年)刻制的《西萱帽山廟宇并立碑志》記述,莊浪縣之南有堡曰苦水,堡西二里許,層巒疊嶂,鐘靈毓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萱帽山也。上有三寶殿一座,殿下左列地藏菩薩,十殿閻君殿,廟宇參差,殘碑斷碣,猶有存者。明神宗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陜西民鄭王姓,同堡十王會眾等略為創修。清康熙年間,又由本邑僧人風顛和尚修葺。乾隆、嘉慶、咸豐年間,均由廣大信士邑人捐金重修繪畫。“萱帽豬馱”成為蘭州勝景。
萱帽山變為豬馱山的來歷與一位濟公式的人物風顛和尚有關。相傳,清世祖順治八年(1651年)農歷四月初八,今永登縣苦水鎮苦水街東巷李氏家出生一兒,俗名李福, “及長不愿娶妻,父母強為之授室,而與床笫無沾染,邑有王吒什者,高僧也,遂受戒而師事之,斷指出家,以示決心。后飛錫四方,恒以濟孤恤貧救災難為事,尤其治垂危之病,施回生之術無不效,所得謝儀作修橋施粥之用。”風顛自命僧名無情,后改僧名超度,號風顛,俗稱李佛爺,后人亦稱為風顛濟公。李佛自小念過兩三年私塾,十一二歲開始務農,十八歲出家到萱帽山修行,他見山寺寥落,許愿補葺。為了修葺十王殿,風顛天天趕一頭呼作“自醒”的豬,搬運磚瓦,自己身背六塊,豬馱四塊,這一行動感動了周圍的人,大家都來義務投工,募化捐資,最后終于實現了夙愿。自此,萱帽山便叫成了“豬馱山”。李福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農歷臘月初八圓寂于西安市。傳說,他圓寂后,眾僧在他端坐的遺容上涂金粉,一涂再涂,總是不顯光亮,覺得奇怪。不久,消息傳到京城,康熙皇帝說:“莫非他是滲金佛?”一語道破,風顛遺容頓生金光,燦燦照人。因此,后人也常稱他為“滲金佛祖”。風顛和尚“舍身求雨”、“煮身濟賑”、“怪治久病”、“翻地壓砂”、“巧計修橋”等故事在永登地區廣為流傳,家喻戶曉。今西安碑林中還存有他繪的達摩像石刻,《風顛和尚言語錄》《滲金佛祖救劫經》今仍流傳于民間。
苦水玫海花香:永登苦水享有“中國玫瑰之鄉”的美譽。苦水玫瑰盛開似海,香溢十里,輕風拂動,玫瑰花海蜿蜒起伏,空氣中散發出陣陣暗香,輕嗅花香,怡情怡性怡神,讓人陶醉。“一川玫瑰遍地開,兩岸梨花滿天收”景色盡顯“隴上小江南”誘人魅力。“燦若朝霞小似梅,偏于苦水育瓊瑰,聞名遐邇黃金液,釀得香醪獨占魁。”作為蘭州市市花的永登苦水玫瑰,自古以來被眾多文人墨客歌詠不已,而“玫海花香”被譽為“蘭州十景”之一。
蘭州豬馱山景區:豬馱山原名萱帽山, 是康熙御封“滲金佛祖”得道圣地。“萱帽豬馱”早在清代即為永登八景之一。相傳滲金佛祖李佛爺自行燒磚打瓦,并度化一豬為其徒,與山下村民們一道重建山頂廟宇,鑒于世人懷念李佛爺的一生功德,大家便把萱帽山改名為豬馱山。此山山勢陡峭,山頂廟宇巍峨,山下玫瑰似海,一尊高為21.95米的露天銅佛矗立山頭,冠西北立佛之尊,是一處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厚的名勝風景區。
蘭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區(AAA景區):蘭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區位于蘭州市西北部永登縣樹屏鎮域內,距省會蘭州45公里,距蘭州中川國際機場20公里,是目前國內距離城市生活圈最近的丹霞地貌群,總面積約600平方公里。景區規劃面積400平方公里,現已建成核心游覽面積20平方公里,是目前國內已發現面積最大的同類型地貌景觀。景區主要以紅山灣地貌為主,兼有丹霞崖壁、孤峰、幽谷、一線天、風動石等奇特景觀,依山環水,山體瑰麗多姿,堪稱丹霞地貌景觀中的精品,被稱為絲綢之路上的“黃金旅游資源寶庫”。
人間丹霞華彩衣,千古神韻世所稀。蘭州樹屏水墨丹霞瑰麗多姿神韻天成,是大自然饋贈給蘭州永登的一份特殊遺產,原生態、高品位的風景造型地貌,堪稱丹霞地貌景觀中的精品,有“科譜丹霞、生態丹霞、水映丹霞、墨韻丹霞、人文丹霞、禪境丹霞”之稱。景區依托丹霞地貌布設絲路霞光、絲路雄鷹、飛天探秘、九色丹青、丹秀映天、翠峰瀾天、丹頂攬勝7個觀景平臺,絲路古途景觀大門、沙井部落文化廣場、沙韻駝鈴景觀大道以及全長2550m的丹霞棧道等觀景區。
蘭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區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放眼國內外旅游市場,培育文旅產業新的增長極,打造蘭州文化旅游的新高地。
樹屏小鎮·山居旅游度假村(AAA景區):樹屏小鎮·山居旅游度假村位于甘肅省永登縣東南部,北接中川機場,南臨蘭州市區,距蘭州市中心40公里,比鄰101省道和機場高速,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依托永登縣南北兩山1400畝的綠化林,建設成為一個集林業觀光、餐飲住宿、健康養生,體育競技為一體的蘭州市區后花園。
樹屏小鎮·山居旅游度假村現擁有特色餐飲區、網紅住宿區及體驗式休閑娛樂區等大型主題區域,可同時接待游客5000余人。餐飲區分為人民食堂、生態養生餐廳、徽派水鄉三大特色用餐區,分別以民俗、隴菜、徽派基調為主題,主要以西北特色小吃、隴原地方家常飲食和燒烤派對為主。網紅打卡住宿區是極具特色的現代化建筑風格的樹屏客棧和以集裝箱改造為主的特色集裝箱主題酒店,以及配有獨立小平臺的星空木屋。休閑娛樂區主要以森林彩虹滑道、越野運動體育公園、兒童游樂場三個區域為主。
紅城感恩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感恩寺位于永登縣紅城鎮永安村,北與寧朔村相連,西距莊浪河約500米,俗稱大佛寺。據寺內明嘉靖四年《敕賜感恩寺碑記》載,該寺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弘治八年(1495年)竣工,據山門門楣文字記載,清咸豐年間修繕。感恩寺座北朝南,寺院南北長133米,東西寬19.3米,占地面積約2600平方米。主體建筑自南向北沿中軸線為山門、碑亭、二門、力士殿、天王殿、護法殿、菩薩殿、大雄寶殿,建筑面積約456平方米。永登縣博物館館藏感恩寺佛造像有上師像、噶瑪噶舉派上師像等。
感恩寺是甘青地區建寺時代較早、保存較為完整的藏傳佛教寺院,力士殿內保存的明代雕塑、壁畫和護法殿內保存的壁畫以及大雄寶殿內的天花、藻井等造型生動、筆觸細膩、色彩艷麗,是研究明清建筑史、藏傳佛教傳播史、藝術史以及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見證。198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美樂幸福農莊:美樂幸福農莊位于永登縣柳樹鎮牌路村,距離永登縣城1.5公里,蘭州市區110公里,與312國道、連霍高速公路相毗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農場總占地面積600畝,以鄉村文化旅游為核心,充分挖掘永登特別是柳樹牌路村當地的現有資源,在科技、綠色生態發展的前提下,將生態科技農業與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相結合,因地制宜,建設林地300畝,花海100畝,民宿文化大院50院,游客休閑娛樂中心一處,農業科技示范大棚特色水果采摘棚50畝、高原綠色蔬菜種植150畝、青少年農業科技教育基地1個,自駕游營地等,打造集農業觀光、鄉村旅游、農家餐飲、民宿體驗、花卉栽培、休閑垂釣、果蔬采摘、有機種植于一體,休閑農業與鄉村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越國開心農莊(AAA級景區):越國開心農莊位于永登縣柳樹鎮黑城村,占地面積約2003畝,遠離城市喧鬧區,距蘭州市區90公里,距永登縣城10公里。農莊氣候宜人,樹木成林,鳥語花香,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鄉村田園氣息濃郁。越國開心農莊現有農業觀光區、生態旅游區、房車宿營區、蔬果采摘區、土雞養殖區、休閑垂釣區、稻草藝術品展示區和花海景觀游覽區,已成為現代化鄉村旅游休閑樂園。
在繁忙的生活之余,來到永登越國開心農場,漫步在綠蔭碧水之間,會深切感受到回歸自然的愜意和樂趣。
西部玫瑰谷 :西部玫瑰谷位于永登縣大同鎮王家坪村,是一家專門從事玫瑰苗木培育、種植、收購、新產品研發、加工、銷售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玫瑰產業綜合開發公司。公司自成立以來,通過幾年的精心打造,已建成2000平方米玫瑰深加工車間,配套8條玫瑰精油生產線、1條玫瑰醬生產線、玫瑰純露灌裝生產線、玫瑰干花蕾生產線、玫瑰浴足劑生產線和基礎設備完善的實驗室。建成4200平方米的玫瑰育苗連棟溫室和5000畝標準化玫瑰種植示范基地。在擁有玫瑰精油、玫瑰純露、玫瑰花蕾等初級產品基礎上,研制出玫瑰浴足劑、玫瑰精油皂、玫瑰“悅芬”飲料、玫瑰花醬等較高檔次產品,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永登博物館:成立于1990年12月,與縣文化館合署辦公,2003年遷入新建的三館一中心大樓,現有建筑面積1696平方米。目前,縣博物館已建成文物展廳兩個,為《邊塞遺韻》——博物館館藏文物展和《絢麗的彩陶》——永登馬家窯文化彩陶展。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940件,珍貴文物244件,其中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36件,三級文物199件,文物類別為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石器、兩漢文物、錢幣、書畫、敦煌經卷、布絲物、金銀玉器、明清漢藏傳佛教文物及瓷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