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翠華山一日游攻略(西安翠華山門票多少錢)
賈平凹在新書《山本》里寫到“秦嶺是一道龍脈…提攜著黃河長江,統領著南方北方…”西安能作為十三朝古都,可能與背靠秦嶺這條龍脈有關。翠華山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嶺北麓,最高海拔2132米,面積32平方米,高峰環列,峭壁聳立,險不可攀。秦漢唐王朝起被開辟為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園”。秦王贏政曾經在此休閑;漢武帝曾在此設立祭天道場,拜謁太乙真人;秦圣宮是唐王李世民避暑消夏行宮;漢唐兩代曾建的太乙宮和翠微宮,是歷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樂避暑之所。
翠華山旅游景區是全國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國家地質公園”,其山崩形成的各種特殊地貌十分罕見,被地學工作者譽為:“山崩天然博物館”。李白有詩云“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有時白云起,天際自舒卷”,描述的就是翠華山的美景。
去年 五月底,本人有機會重游翠華山,因與多人同行選擇了較為輕松的游覽線路。本次上山路線:山門廣場—登云梯—中國山崩地質遺跡—山崩石海—仙龜浮海—天洞—天池,距離約2km,用時約1.5小時,適合不同性別、年齡段游人,略有一點強度但稍微堅持均能體會登高的成就感。行走在石階上,穿梭在林蔭間,一路上緩緩而上;斑駁的陽光,習習的涼風,潺潺的溪水,身處大自然中,連呼吸都感到幸福、舒暢。
翠華山地質景觀主要為山崩形成的奇石景觀及堰塞湖。奇石是指山體崩裂向下墮落的崩積體與巨礫,礫石前擠后擁如翻滾奔騰之巨流;礫石奇形怪狀,千姿百態,嶙峋崢嶸,蔚為壯觀。山崩后山谷兩側形成的垂直斷裂面,猶如鬼斧神工,陡峭險要,氣勢磅礴。各種以奇石形態命名的景點雖然名不符實,但也給人更大的遐想空間。登高俯視,翠華山猶如張開的雙臂,想將整個西安擁入懷中,金黃的麥田像泛濫的黃河從山谷前向四處蔓延。山崩體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間流水形成堰塞湖即為天池,又稱“太乙池”或“龍移湫”,為地區最大的堰塞湖,池水面積約5萬平方米,為秦嶺72峪唯一的堰塞湖,有“秦嶺明珠”之稱。奇石與湖光相融,青峰綠水相映,構成一幅人間仙境。
人能寄情山水中,“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既 “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又“覺宇宙之窮;識盈虛之數”,慕之。今人卻不能,何也!諸事易哉。高鐵的貫通使人很難有蜀道難的感慨;索道電梯減弱了登高的喜悅;電話網絡淡化了相思之苦和相逢的期待,繁忙的工作占據了靜心思考的時間,洪流般的信息淹沒了獨立思維和自我創作。
一頭扎入深山中,恍如隔世一般,努力、堅持、得償所愿,幸福就是那么簡單。登到高處俯視一切,眼前所有都是朕的江山。好夢總是短暫,夢到高潮離醒也就不遠,現實的巴掌就像起床的鬧鐘對誰都不會手軟,不在乎你的意愿。昨夜的美夢不能解決今天的困難,不管結果怎樣都要迎接挑戰,敢于向明天亮劍。只求今天所有付出換來明天夢圓,若不能得償所愿,希望夜夢里能相見。
啊,石頭,你比木頭硬,你比錘子軟;
啊,石頭,你比錘子軟,你比木頭硬;
你蹦出了孫猴子,你就是猴子他媽;
我修理地球只是為了照顧你————猴子他媽;
前世的我們到底有怎么樣因緣;
我到底是孫猴子;
還是猴子他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