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卓尼到扎尕那的地圖—從卓尼到扎尕那的地圖路線
之前說好了,我們要推出一群不好耍的成都人耍出的好耍的事——《荒野游俠記》團隊,他們去到了奇崛瑰麗的山峰、廣袤干旱的戈壁、牛羊出沒的森林、寸草不生的沙漠,甚至還包括數百公里既沒有道路也沒有水源的無人區。上一次我們推了這群成都人玩轉西北荒野,他們的故事每周講給你聽,這一次,我們正式啟程,一起看看神用大拇指摁出來的地方——扎尕那。
首先,講講這個生僻字——“尕”。這個字不讀“奶”,而讀“ga”,三聲,在青海、甘肅一代方言中的意思是“小”,比如小盆友就叫“尕娃”。
扎尕那,是甘肅甘南地區迭部縣迭山之中的一個小村落,也是《荒野游俠記》第二季“西北秘境新發現”的第一站。
山,奇幻的山,鬼斧神工般奇幻的山。這里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帶,由于板塊擠壓而隆起,形成了奇駿陡峭的石頭大山。如果你在衛星地圖上看,在一片綠油油的群山之中,有一條長長的灰白色的山巒,與周圍的顏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就是迭山了。在這片由石灰巖和砂巖組成的群山之中,所有的大山都裸露著大片大片的石頭山體,一派鐵骨錚錚的景象。
很多人說起扎尕那,一定會提到一個人,探險家約瑟夫·洛克,他曾在日記里寫道:“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迭部這塊地方讓我震驚,廣闊的森林就是一座植物學博物館,絕對是一塊處女地。”
盛夏季節,是若爾蓋大草原的盛裝舞會,經過若爾蓋時我們看見了如此美景,各種鮮花像約定好了一樣一起綻放開來,各種裝束的人也像赴約一樣涌到了一起。
還有這美好的夜空
從成都到扎尕那,用了兩天時間,從廣袤無垠的若爾蓋草原出發,向北進入甘肅境內的山區,總共行進約80公里左右,到達迭部縣,從縣城入口左拐再開車20公里,就到了扎尕那。
此次跟我們同行的,除了拍攝團隊,還有兩位從上千個網上報名的網友中篩選出來的小伙伴,一位是來自廣州的女生,是一位攝影師;一位成都的帥哥,是從事金融行業的白領。
這是一個讓人驚叫的地方。
從兩座石門一樣的大山間穿進去,眼前一亮,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場景在這里復活了:“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抬頭仰望那些石頭山,那是一座座巨戟一般的巖峰,峰尖刺破浮云,直指藍天。
在藏區,人們相信每一座高山都是神的居所,扎尕那的神叫做涅甘達娃。扎尕那所屬的縣叫做迭部,“迭部”這個詞在藏語里是指“神摁出來的地方”。傳說很久之前,天神涅甘達娃沒事兒出來溜達,路過這里的時候,高聳的群山擋住了他的去路,估計這位大神脾氣不太好,就用大拇指在群峰之中摁了一下,就此山崩石傾,出現了一片開闊的地方。
涅甘達娃摁出迭部,覺得扎尕那這地方很好,就決定在此建一個行宮,也就是一座城堡。“扎尕那”,在藏語里就含有“石頭城堡”的意思。
我們要從扎尕那出發,進入怪石嶙峋的迭部山區,在平均海拔約4000米的高原上徒步近70公里,翻越十多個埡口,穿越到臨近一個叫卓尼縣的地方。我們走的這條路,90年多前,一個西方人也曾走過,他叫約瑟夫·洛克。
19世紀下半頁到20世紀初,在西方探險界興起了一股中國西北探險熱,一大批西方的探險家涌進了中國的西北,包括一不小心發現了樓蘭古城的斯文·赫定、跑到敦煌盜寶的伯希和,以及同樣在敦煌用很少的錢從王道士手上買走大量文物而被廣為知曉的斯坦因,當然,也包括因探索西南的稻城亞丁、香格里拉而出名的動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
如果你不熟悉約瑟夫·洛克,可以問問你身邊的文藝青年,他們一定看過那本著名的《消失的地平線》,沒錯,這本書就是以約瑟夫·洛克在中國考察的素材為原型的。
1925年,洛克來到了迭部山區,這一呆就是兩年,他閑著沒事干,就經常往迭山里跑。他在山里也沒有閑著,采集了多種植物樣本并帶回了西方,今天位于波士頓南部的阿諾德植物園就保留了許多這一時期采集的植物樣本。
在扎尕那徒步穿越的第一天,我們在高海拔地區翻越了三個高山埡口,穿越了20多公里,這對于參加節目拍攝的徒步小白來說,是一個極限考驗。
路程上的艱難,不只是來自于海拔高、背包重、路程長,更在于高原雨季陰晴不定的天氣。
太陽懸空的時候,紫外線極強的高原陽光曬得皮膚火辣辣的,有一種爆裂之感。在高原上有一句玩笑話形容那牛逼閃閃的紫外線:第一天你是人頭,第二天變豬頭,第三天變烤豬頭!
但是呢,一朵烏云飄過來,氣溫驟降近10度,瞬間感覺冷氣襲人。沒錯,不是涼快,是冷。這個時候,你們穿著短袖在空調房內享受空調,而我們卻穿著沖鋒衣,在包里翻手套。
這一天最酸爽的情景發生在一個4000多米的埡口上。一團團巨大的烏云籠罩著天地,伴隨著陣陣雷聲,我們知道,要下雨了,所有人趕緊翻包,做好了防雨的準備,可是……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來的不是雨,而是冰雹!
而且是那種大顆大顆的冰雹(請此刻注視一下你手上的手指頭),分量十足,帶著滿滿的冰爽的誠意向你砸來,瞬間整個隊伍一片啪啪啪……哦,別想歪了,我是指冰雹打在身上的啪啪啪聲……伴隨著啪啪啪聲的是一片鬼哭狼嚎。要知道,即使隔著一層沖鋒衣,冰雹砸在身上都是生痛的,而且冰雹是那么密集,感覺全身360度無死角被暴揍了一頓。
在徒步行走了9個小時之后,所有人都走得有些趔趔趄趄,眼望著當天最后一個高山埡口即將到頂,大家一下子就振奮了起來,以為即將到達營地,就可以把背包一丟攤在地上休息了。可是,當到達埡口放眼望去的時候,依然望不到營地的影子,兩位粉絲以及攝制組成員的心一下子就涼了。
最后的一段路程,所有人都機械麻木地邁著步子,沒有一個人說話,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心情也沒有力氣說話,只能聽到鞋子撞擊地面的聲音,以及自己的心跳聲。
徒步11個小時之后,在天即將黑下去之際,我們終于到達了營地。剛到營地,廣州女粉絲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哇地哭了起來。
我問她為什么哭?
她說:“我不想說話……”
這位徒步旅行的小白此刻已經情緒崩潰,嬌弱的身材,嬌滴滴的聲音,此刻又梨花帶雨,讓人不禁心生憐香惜玉之意。但是,這只是個開始,更嚴峻的考驗在后邊……
更多內容請微信搜索:荒野游俠記,官方微博:荒野游俠記。
互動時間:你有沒有經歷過令人絕望的極限時刻?這個被神用大拇指摁出來的地方,有沒有一點心動也想去看看,都歡迎精彩留言。
《荒野游俠記》第二季特別鳴謝
E N D
文/圖:荒野游俠記
編輯:路三
以上內容為漫成都原創
拒絕一切形式轉載,本號不授權,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