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一日游最佳景點—河源一日游最佳路線
阿爾山主要景點一日游介紹:柴河源,大峽谷,杜鵑湖,阿爾山天池,地池,龜背巖,森林小火車,杜鵑坡,5.13大火遺跡,駝峰嶺天池,烏蘇浪子湖,三潭峽。
柴河源,幽深奇險。柴河源位于峽谷底部,山泉涌出后形成的河流,從峽谷底流過,成為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大水系之一。河流的兩岸野生植物物種分布較廣,并且還有千年以上的古樹存活。谷底的路是用峽谷兩岸巨大的玄武巖鋪就而成的,峽谷里山路比較崎嶇,但幽深奇險,冰川與花海相映,十分神奇。
大峽谷,原生態。在茫茫林海深處,隱伏著一條地質大裂谷,它就是大峽谷,由南向北呈W狀裂開,蜿蜒曲折,大峽谷主體為火山熔巖斷裂帶,由更新世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熔巖隧道崩塌,經受千百年的水流侵蝕后而形成。峽谷中怪石嶙峋,飛瀑跌落,云霧蒸騰,景色奇特。兩側山峰陡峭,松樹依峰而長,山泉涌出后形成的河流從谷底流過。
杜鵑湖,堰塞湖。海拔1224米,面積為128公頃,是火山噴發期由于熔巖壅塞河谷,切斷河流后形成的堰塞湖。它因周圍盛開的興安杜鵑花而得名,湖水與森林、山地相輝映,湖光山色美不勝收。這里四季皆有美景映襯,是攝影家、美術家的采風勝地,創作家園。
阿爾山天池,巔峰明珠。位于天池嶺上,海拔1322.3米。當年火山噴發時,上涌的巖漿與地下水相遇,產生巨大的爆炸而形成的高位火山口湖。湖面呈橢圓形,東西長45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為13.5公頃,共走998級臺階,便可登上天池的山巔。阿爾山天池還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水位多年不升不降。池水潔凈無比。天池的姊妺湖豐產鮮魚而天池卻沒有魚。深不可測。
地池,“仙女池”。位于天池服務區東南約6公里處,海拔1123米,呈橢圓形,長150米,寬100米,面積為1.5公頃,屬于典型的瑪珥湖。地池湖底的水面是隨季節而變化,猶如一塊碧藍的月亮寶鏡鑲嵌在原始森林中,景色十分優美,被人們稱之為“仙女池”。并且它又是阿爾山眾多火山口湖中唯一一個低于地平面的凹陷型湖泊。
龜背巖,火山中的“國寶”。位于興安服務區南,與森林小火車相鄰,分布面積達3平方公里,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一處規模大、發育好、保存完整的熔巖構造,火山專家稱它是火山中的“國寶”。龜背熔巖屬于結殼狀熔巖流,是噴發的熔巖流表殼由于冷卻收縮作用,形成不同方向的裂隙,因一片片熔巖像一只只龐大的烏龜隱身于地面而得名,所以稱“熔巖龜背構造”,也叫龜背巖。
森林小火車,紀念文物。位于興安度假村南側。已有60多年的歷史,它是林業改革發展的見證者。阿爾山森林鐵路全長600余公里,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建設最早、行駛里程和運營時間最長的窄軌鐵路,承擔著木材、物資和客運運輸任務。它以蒸汽機為動力,以原煤為燃料,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現森林小火車退出了歷史舞臺,小火車路基只留下興安到杜鵑湖的一段。阿爾山林業局特意保留了一臺小火車,作為文物被保護起來。
杜鵑坡,紅艷似火。這里每到春季,杜鵑滿坡,紅艷似火,其左側是幽靜的地池,右側是開滿山坡的杜鵑花,置身其中,讓人流連忘返。在每年進入五月來此地,如果足夠幸運,您可以拍攝到杜鵑花披著雪白的外衣,嬌艷欲滴。森林伴著花海,怪石夾雜著杜鵑,來到這里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5.13大火遺跡,警示作用。在1998年5月13日,阿爾山遭遇了森林大火的浩劫,是由雷擊火引發,過火面積達1.3萬公頃以上。經九個晝夜奮力撲打才撲滅全部明火。杜鵑湖畔是其中的一片過火林,其面積較大,燃燒時間較長,形成極具特點的大火遺跡?;馂倪^后,山林滿目瘡痍,數年后植被才逐步恢復。
駝峰嶺天池,火山口湖泊。是火山噴發后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高位火山口湖泊,是阿爾山九大天池群中面積最大、水位最深的天池,海拔1284米,湖面如人的左腳形狀。因從山頂向對面的山望去,就會看到一峰壯美的“駱駝”而得名。駝峰嶺天池的秋天層林盡染,最為壯美。
烏蘇浪子湖,天然漁場。是一個三面環山天然的漁場,水從南面靜靜地流向遠方,湖水面積135公頃。此湖水有著“大興安嶺小江南”的美稱。久負盛名的“天池鯽魚”就產自這里。湖里的鯽魚都是雌雄同體,并且一年四季產卵,不論何時吃到天池鯽魚,腹中總能看到魚卵,所以此湖又素有“湖中女兒國”之稱。
三潭峽,特色峽谷。位于哈拉哈河上游,是哈拉哈河在石塘林地下潛流10多公里后流出地面,形成的一段別具特色的峽谷。在長約3公里的峽谷中分布著三個深潭而得名,三潭依次為悅心潭、虎石潭、臥牛潭。三潭峽南壁是陡峭險峻的山峰,北壁是巨大火山玄武巖熔巖臺地,火山巖石布滿河谷,湍急的河水從河谷穿過,特別壯觀。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