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叔莊園介紹_鼓浪嶼叔莊花園
鼓浪嶼
鼓浪嶼(英文:Kulangsu)隸屬于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街道,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名“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鼓浪嶼面積約1.88平方公里,島上氣候宜人,憑借其獨特的景色,有著“不游鼓浪嶼,枉費廈門行”的說法,以及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廈門鼓浪嶼留存著千余幢中西合璧、風格各異的風貌建筑,向世人呈現“萬國建筑博覽”的藝術氛圍;還保留著音樂文化的傳統,建成了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深厚的音樂文化積淀使鼓浪嶼享有“鋼琴之島”“音樂之鄉”的美譽。
門票參考:免費,核心景區100元(僅供參考)
開放時間:全年全天
適宜季節:四季
建議游玩時間:1~2天
景區級別:5A
所在地/隸屬: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街道
自然資源
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種。亞熱帶區常見的白玉蘭、香樟、南洋杉、鳳凰木、蒲桃、榕樹、桉樹、棕櫚、椰林、竹叢或孤植于房前屋后,或列置于坡前路邊,或群植于庭院綠野。
地形地貌
鼓浪嶼形狀不規則;周長2.85英里,長1.1英里,寬0.72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大堆花崗巖石散布其上,其中島之中部偏南的那塊巖石最高,海拔有302英尺。以形態豐富的岸線、水域為邊界,以日光巖、筆架山、升旗山等由自然地貌變化而形成的岡巒起伏的山地景觀為主體的自然形態,融匯了不同類型的建筑、園林等人工形態的景觀綜合體。建筑或兀立于臺地。或依山而筑,或憑水而建。
自然氣候
春季雨水較多,夏季時有臺風,秋季少雨多晴,冬季冷而不寒,且海陸風極為明顯。海霧從11月至次年6月產生,以3月最多。
歷史沿革
8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鼓浪嶼就已出現。
公元8世紀前后,來自中原的陳、薛等家族先后遷居島上開發與生產,鼓浪嶼島遂有“新城”、“嘉禾里”之地名。“嘉禾”,意思是稻谷。
鼓浪嶼在宋朝元朝時被稱為“圓沙洲”,直到明朝才改稱為鼓浪嶼。明末時,鄭成功還在鼓浪嶼屯兵,訓練水師。清朝時又設鼓浪嶼澳,為廈門五大澳之一,逐漸走向繁榮。
1841年8月2日第一次戰爭激烈的炮戰中,金門鎮總兵江繼蕓和部下官兵堅守陣地,同敵人血戰到底,最后全部壯烈殉國。廈門和鼓浪嶼同時陷入敵手。
1843年11月淪為租界,德、美、法、日等13個國家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1840年~1860年,外國列強勢力對廈門和鼓浪嶼的侵略已全面展開,且迅速地擴展和深化。直到1949年建國后的10月17日才回歸。
名勝風景
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隨著廈門的發展,鼓浪嶼成為觀光、度假、旅游、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游區。2007年05月08日被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
景區景點
◆日光巖
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
俗話說“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日光巖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日光巖游覽區由日光巖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巖聳峙于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
景區內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擁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水操臺等勝景。登上極頂可俯瞰鼓浪嶼與周邊島嶼的景色,進入琴園可觀賞百鳥園、英雄園等,與日光巖相映成趣。
◆日光巖寺
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個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頂,后依山形地勢建起寺廟的,具體時間是明朝正德年間萬歷十四年。日光巖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殿,祀彌勒,并在廟前建一八角亭,上掛“日光寺”匾。解放后,圓明殿改為念佛堂,大雄寶殿是1917年建的。
◆菽莊花園
坐落在鼓浪嶼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園名即以他的名字諧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戰爭清廷失敗,翌年割臺灣給日本,林維源及其子叔臧不愿當亡國奴,遷到鼓浪嶼居住。其后,叔臧建了這座花園。菽莊花園總面積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
菽莊花園背倚黃巖,面臨大海,東鄰觀海園,西眺港仔后。全園分為藏海園、補山園兩大部分,各造五景。藏海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
◆皓月園
位于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巖海濱,占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巖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于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
不過更突出的是還有一座鄭成功的花崗巖巨型雕像,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巖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古避暑洞
古避暑洞兩旁石壁支起從天而降的花崗巖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上面“古避暑洞”四個字是清末臺灣文人施士潔題寫的。石洞明亮干燥、通風清爽。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把巖石當作涼臺,名叫“傘亭”可供游客遮陽避雨。
◆龍頭山寨
日光巖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毀坦。臺灣石國球寫一篇《旭亭記》。這個寨門是鄭成功當年屯兵鼓浪嶼的“龍頭山寨”的寨門,巖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前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見景生情,命筆寫下了七絕:“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巖下憶英雄。”對鄭成功贊美異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絕:“叱咤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云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其中,“蟲沙猿鶴”指從軍征戰者。
◆鼓浪洞天
日光巖勝景聞名四方,古往今來,一直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他們陶醉于這天風海濤中,吟詩作賦,留下不少珍貴的手跡。走過日光巖寺山門,抬頭可以仰望到一個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題刻——“鼓浪洞天”為日光巖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萬歷元年丁一中所寫的;“鷺江第一”則點出日光巖是廈門第一勝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針所書;“天風海濤”恰到好處指出日光巖的特點,
◆海天堂構
位于鼓浪嶼福建路38號,始建于1921年,2002年4月被廈門市政府列為重點歷史風貌建筑。
鼓浪嶼十大別墅之一,是按照中軸線對稱布局的別墅建筑群,一共有五幢,以其中樓最具個性,目前對外開放三幢,34號被開發成南洋風情咖啡館,42號為演藝中心,主樓38號為藝術館。
修復后開放的“海天堂構”老別墅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范之作。
◆鄭成功紀念館
1962年01月28日為紀念鄭成功300周年而創設。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于日本平戶海濱。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見他忠心朝廷,賜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間叫他“鄭國姓”,永歷皇帝封他為延平王。其父鄭芝龍暗中降清,鄭成功出走金門,誓死抗清。他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與清軍厚戰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驕兵致敗。
1661年4月煌日,鄭成功經過充分準備,率戰船數百艘,官兵25000人,從金門料羅灣出發,收復被荷蘭侵占38年的臺灣,并歷奮開發臺灣。鄭成功于1662年7月病逝于臺灣,年僅39歲。300多年來,閩臺人民十分敬仰鄭成功,尊他為民族英雄,臺灣人民尊他為“開臺圣王”。鄭成功紀念館共分七個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余件。其中,關防、漳州軍鋼等系當年原物,頗為珍貴。進館參觀,可比較系統地了解鄭成功的一生。
◆英雄園:
是為了紀念解放廈門、攻打鼓浪嶼的烈士而建的,包括小紀念廣場、紀念雕塑和紀念室三部分。1949年9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解放了閩南大陸,形成對金門、廈門軍三面包圍的態勢。10月15日,該兵團三十一軍、二十九軍開始對廈門發動越海作戰,當日18時,三十一軍二七一團、二七七團各兩個營的船隊率先分別由海滄等地分兩路向鼓浪嶼西南部進發。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山下搶灘登陸。二七一團團長王興芳等數百位指戰員和張水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戰斗中光榮殉國。經兩晝夜的浴血戰斗,我軍終于解放了廈、鼓全島,取得最后的勝利。廈、鼓解放后,人民群眾將此山(原名“旗仔尾山”)稱為英雄山。公元2000年,鼓浪嶼區人民政府在山上辟建“英雄園”。
◆鋼琴博物館
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于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占地450平方米,分AB兩所,上下兩層,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其價值無法估量。法國鋼琴大師米歇爾·布爾敦克勒,及我國著名指揮家韓中杰等人都特意來此參觀過。
◆風琴博物館
2005年01月28日晚,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開始向市民開放,并舉行一場管風琴音樂會。風琴博物館的第一臺大型管風琴“諾蔓比爾”“初試啼聲”正式向游客和市民“亮相”。館內存放著5000余臺風琴。
◆港仔后海濱浴場
港仔后寬闊沙灘上,砂質細軟、坡緩浪平、海水流速小,沒有鯊魚出沒,每年有5個半月海水溫在20℃以上,泳季可達半年之久,每日有兩次潮水,宜泳時間六個多小時,是天然海濱浴場。各種服務設施齊備,并設有游艇及摩托艇等水上娛樂項目。1998年在此舉辦過全國OP級帆船錦標賽。
◆百米高臺
為日光巖頂峰,這海拔92.7米,加上圓臺,號稱“百米高臺”。
◆廈門海底世界
輪渡上岸后右轉不遠,可以看見一個巨型章魚的銅雕,那就是廈門海底世界的入口。這里有一具從廈門海域捕獲的世界最大的抹香鯨的標本。廈門海底世界原為鼓浪嶼公園,坐落在鼓浪嶼東岸黃家渡,擁有來自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海水淡水魚類350多種一萬多尾。海底隧道長80米,寬1.5米,進入海底隧道,站在電動代步道上,可以看到兩側的凹形大魚池,看到四面八方和上下前后魚的世界,魚群近在咫尺。有機會看到潛水員在水下喂魚表演的場面。
◆魚骨藝術館
相比鼓浪嶼上的其他人文博物館,更具海洋特色。雖然開館時間不長,但是由于是全國唯一的一家魚骨藝術館。館內有一塊巨大的鯊魚骨,是鎮館之寶。另外展覽的所有畫作,都是由天然魚骨一根一根拼制而成。魚骨藝術館是鼓浪嶼的一大本土特色。魚骨藝術館本身是上世紀40年代的老別墅。在二樓的平臺上,可以看到鼓浪嶼的全景。
旅游路線
鼓浪嶼不算大,游玩時間1~2天都足夠。
◆音樂藝術路線
游玩時長:5小時左右
適宜人群:一般游客、音樂愛好者、文藝青年
注意事項:勿喧嘩,保持體力,可分段進行
三丘田碼頭---匯豐銀行公館舊址---匯豐銀行職員公寓舊址---觀彩樓---亦足山莊---春草堂---八卦樓(風琴博物館)---管風琴藝術中心---環島步道---英國領事館舊址---協和禮拜堂---天主堂---黃榮遠堂(中國唱片博物館)---海天堂構(蟲洞書店)---音樂學校---鼓浪嶼音樂廳---鼓浪嶼藝術展廳(原荷蘭領事館舊址)---馬約翰紀念館---鼓浪留聲裝置藝術---菽莊花園(鋼琴博物館)---鼓浪嶼國際刻字藝術館---琴園(殷承宗音樂人生紀念室)---安獻堂(鼓浪嶼音樂學校舊址)---內厝澳碼頭
◆中西建筑路線
游玩時長:3~4小時左右
適宜人群:一般游客、建筑及歷史愛好者
三丘田碼頭---美國領事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宏寧醫院舊址---船屋---重興鼓浪嶼三和宮記摩崖石刻---匯豐銀行公館舊址---匯豐銀行職員公寓舊址---管風琴藝術中心---工部局遺址---八卦樓(風琴博物館)---楊家園---番婆樓---三一堂---金瓜樓---四落大厝---亞細亞火油公司舊址---褚家園---洋人球埔---黃家花園---菽莊花園---鼓浪嶼國際刻字藝術館---鼓浪嶼藝術展廳(原荷蘭領事館舊址)---馬約翰紀念館---圣教書局舊址---海天堂構---黃榮遠堂
◆人文景觀路線
游玩時長:4~5小時左右
適宜人群:文學愛好者、歷史愛好者、一般游客
注意事項:防蚊蟲、保持體力
三丘田碼頭---管風琴藝術中心---八卦樓(林鶴壽)---楊家園(楊忠權、楊忠懿)---番婆樓(許經權)---三一堂---林文慶別墅---瞰青?西林別墅(黃仲訓)---日光巖(弘一法師)---黃家花園(黃奕住)---菽莊花園(林爾嘉)---洋人球埔(馬約翰)---鼓浪嶼藝術展廳(原荷蘭領事館舊址馬約翰紀念館)---廖家別墅(林語堂故居)---毓園(林巧稚)---皓月園(鄭成功)---旗山容谷(李清泉)---黃榮遠堂(黃仲訓)---海天堂構(黃秀烺、黃念憶)
◆自然生態路線
游玩時長:5~6小時左右
適宜人群:自然風光愛好者、一般游客
注意事項:防曬、安全戲水,路線較長可分段游
三丘田碼頭---美國領事館舊址---和記洋行倉庫遺址---英國領事館舊址---日本領事館舊址---博愛醫院---皓月園(鄭成功紀念園)---鄭成功雕像---觀海園---丹麥大北電報公司舊址---鼓浪嶼藝術展廳(原荷蘭領事館舊址)---馬約翰紀念館---菽莊花園---鼓浪嶼國際刻字藝術館---港仔后沙灘---延平公園(國姓井)---日光巖---廈門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拼音小路---美華沙灘---鼓浪石---燕尾山---避風塢---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本島生活路線
游玩時長:4~5小時左右
適宜人群:人文旅游愛好者、一般游客團建活動
注意事項:防蚊蟲,路線較長可分段游覽
內厝澳碼頭---福州大學鼓浪嶼工藝美院舊址---康泰路---內厝澳路---種德宮---筆架山---燕尾山---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救世醫院及護士學校舊址)---八卦樓---番婆樓---三一堂---曰光幼兒園/人民小學---日光巖---福音堂---鼓浪嶼藝術展廳(原荷蘭領事館舊址)---馬約翰紀念館---鼓浪嶼音樂廳---延平戲院---龍頭菜市場---博愛醫院---升旗山---皓月園
票務及最佳游玩時間
春秋季的溫度最適宜,而夏季較熱并且8月是臺風的多發季節。
日光巖7:00-18:00,菽莊花園7:00-18:00,鄭成功紀念館8:30-16:45(周一不開放)
鋼琴博物館8:15-17:45,刻字博物館08:30-20:00,中國唱片博物館09:00-17:30
風琴博物館8:15-17:45(10/1-次年5/31),8:15-18:15(6/1-9/30)
廈門海底世界8:00-18:30(11/1-次年3/31),8:00-21:00(4/1-10/31)
部分景點的開放時間可能存在變動,請以實際為準。
◆票務信息
核心景區通票100元:日光巖景區、菽莊花園、風琴博物館、皓月園、刻字博物館。
其他景點是否需要門票請以實際為準。
輪渡信息
◆東渡郵輪中心碼頭提供兩條航線
1.東渡郵輪中心碼頭至鼓浪嶼三丘田碼頭航線。每20分鐘一班,票價35元往返,東渡郵輪中心碼頭發船,首末班時間07:10~17:30(冬季)18:30(夏季)。
2.東渡郵輪中心碼頭至鼓浪嶼內厝澳碼頭航線。每20分鐘一班,往返票價包括35元(普通船)和50元(豪華船)兩種,其中每小時逢50分的航班為35元,東渡郵輪中心發船,首末班時間07:10~17:30(冬季)18:30(夏季)。
◆海滄嵩嶼碼頭提供一條往返航線
海滄嵩嶼碼頭至鼓浪嶼內厝澳碼頭航班,逢30分和50分發船,票價30元往返,首班07:30,末班17:50(冬季)、18:50(夏季)。
不論游客是走哪條航線登島,出島都可選擇任意一條“反向”的旅游航線,無視差價,不需補票。
晚上前往鼓浪嶼游客就要改走鷺江道輪渡碼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請注意,在鷺江道輪渡碼頭,游客要走2號廳。廈鼓游客夜間航線航班(鷺江道輪渡碼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票價也是35元往返,但使用豪華船,和白天一樣實行航班制船票。鷺江道輪渡碼頭2號廳發船,首班17:50(冬季)、18:50(夏季),在20:50之前都是每20分鐘一班,21:15~23:45為每半小時一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發船,首班18:00(冬季)、19:00(夏季),19:00~21:00為每20分鐘一班,21:00~00:00為每半小時一班。
游客通宵航線航班(鷺江道輪渡碼頭-鼓浪嶼三丘田碼頭):票價35元往返。鷺江道輪渡碼頭2號廳發船,00:15~6:15每小時一班,末班06:30;鼓浪嶼三丘田碼頭發船,00:30~06:30每小時一班,末班07:00。
再次提醒游客朋友,若是白天登島,夜航時間離島,無需補票。此外15:00至18:30為鼓浪嶼返程出島高峰,排隊檢票、候船時間較長,請游客提前安排好行程。
廈門本地居民和在廈門工作、就學人士憑有效證件在各碼頭購票乘船往返鼓浪嶼均為8元/人。
(以上船舶時間僅供參考,具體要看季節和當地公告)
交通信息
◆乘船
廈鼓航線分為市民專線、旅游客運航線。目前外地游客到鼓浪嶼,有以下幾種常用乘船方案。
①日間航班運營時間:
7:10--17:30(冬季10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7:10--18:30(夏季6月1日至9月30日)
廈門郵輪中心廈鼓碼頭----三丘田碼頭
廈門郵輪中心廈鼓碼頭----內厝澳碼頭
海滄嵩鼓碼頭----內厝澳碼頭
廈門第一碼頭----海滄嵩鼓碼頭----內厝澳碼頭
②夜間航班運營時間:
17:50--23:45(冬季)18:50--23:45(夏季)
廈門輪渡碼頭2號廳----三丘田碼頭
出島航班運營時間
日間:三丘田碼頭----郵輪中心廈鼓碼頭內厝澳碼頭----郵輪中心廈鼓碼頭/海滄嵩鼓碼頭
夜間:三丘田碼頭----廈門輪渡碼頭(冬18:00/夏19:00--次日7:00)
◆飛機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距離廈門郵輪中心廈鼓碼頭最近,可乘坐旅游觀光巴士、空港快線郵輪碼頭、84路公交至郵輪中心碼頭站/東渡狐尾山站下,在廈鼓碼頭搭乘航線前往鼓浪嶼。
◆火車
①廈門高崎站
距離廈門郵輪中心廈鼓碼頭最近,乘出租車(約10分鐘)或59,655,954路公交至郵輪中心碼頭站下。也可乘坐地鐵1號線至鎮海路下,再轉至第一碼頭或廈門輪渡碼頭2號廳(夜間運營)搭乘航線(這條線路繞彎,不建議)。
②廈門站
距離鼓浪嶼最近,乘出租車(約16分鐘)或26,842,43,58路公交至郵輪中心碼頭/東渡狐尾山站下,在廈鼓碼頭或廈門輪渡碼頭2號廳(夜間運營)搭乘航線。
③廈門北
距離廈門郵輪中心廈鼓碼頭最近,乘坐特運北站旅游直通車,抵達廈鼓碼頭搭乘航線。或乘坐898路公交直達嵩嶼碼頭搭乘航線。
◆汽車
①高崎長途汽車站:與飛機換乘路線一致。
②梧村長途汽車站:搭乘127,116路公交至第一碼頭搭乘航線。
③后溪長途汽車站:搭乘898路公交直達嵩嶼碼頭搭乘航線。或乘957路公交,特運北站旅游直通車直達廈鼓碼頭。
④杏林長途汽車站:搭乘957路公交直達廈鼓碼頭搭乘航線。或乘892路公交直達嵩嶼碼頭。
⑤集美長途汽車站:搭乘955,655,954路公交至郵輪中心站下車,再沿東港路步行至廈鼓碼頭搭乘航線。
溫馨提示
◆旅游裝備
止瀉藥、雨具、遮陽傘、太陽眼鏡、防曬霜......
◆穿衣指南
春秋兩季氣候最宜人,穿上T恤衫和外套足以。夏季短袖短褲但要注意防曬。冬季在1月氣溫最低,必備厚實的羽絨服,里面再穿上襯衣加針織衫即可,棉衣可能不及羽絨服保暖。
◆景區內飲食
龍頭路商業街,以及遍布于鼓浪嶼各個角落的豪華酒店、餐廳、大排檔、小攤。
必吃小吃:海蠣煎、鳳梨酥、鼓浪嶼魚丸、沙茶面、鼓浪嶼餡餅、燒仙草......
◆景區周邊飲食
①周邊美食地
中山路商圈、臺灣小吃街(人和路)、老虎城美食街
②周邊必吃美食
必嘗名菜:同安封肉、姜母鴨、南海金蓮、煎蟹......
必吃小吃:土筍凍、炸五香、廈門薄餅、廈門餡餅、炸棗......
◆景區內住宿
鼓浪嶼的住宿地點主要分布在碼頭區、歷史建筑區、臨海區、半山區。住宿選擇也很豐富,有酒店,有歷史建筑改造的別墅,有海景別墅,有旅館,有青年旅社,價格50-2468元不等。
碼頭區的住宿交通方便,但來往的人多,可能會噪雜些。歷史建筑區古色古香。臨海區面朝大海,沒有擁擠的游客,只有海水和綠樹。
◆景區周邊住宿
建議居住在第一碼頭和郵輪中心廈鼓碼頭附近,即廈門思明區、湖里區。這里離景區較近,乘船或去往地鐵和市區都很方便。
◆購物地點
①景區內部:龍頭路商業街
②景區周邊
思明區:中山路步行街、王府井百貨、中華城、老虎城購物中心、羅賓森購物廣場等。
湖里區:SM城市廣場、廈門古玩城等。
◆值得買特產
吃食特產:黃勝記肉松、鱷魚嶼蠔油、魚皮花生、黃則和鳳梨酥......
工藝特產:珠繡、漆線雕、彩扎、龍眼木雕、彩塑、彩瓷...
◆注意事項
①搭乘輪渡往返時需穿好救生衣,縛帶不要系活結,易脫落。救生衣中帶有落水求生用的口哨。
②在離碼頭100米左右的游客中心大廳特設行李寄存處,為游客提供物品寄存服務。
③島上主要以步行為游覽方式,準備一雙運動休閑鞋會更加舒服。
④島上春夏秋三季都會出現小黑蚊,尤其是7月。如果遭到叮咬,皮膚會紅腫癢痛,可前往島上的廈門市第一醫院分部就診。
⑤來廈門吃海鮮一定要記住帶好止瀉藥,不可貪多。
⑥廈門是國家衛生城市,當地政府對亂丟垃圾,破壞市容整潔的行為處罰較重,且公共場合禁止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