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茨堡的著名景點-薩爾茨堡旅游攻略
薩爾茨堡城堡:標志性建筑
來到這里,不僅可以參觀博物館,還可以在城堡一角的咖啡廳,點上一杯飲品,享受山下以及遠山如畫的風景。城堡向北以及向南兩面城墻邊的空地均是攝影愛好者們拍攝城市風景的最佳取景地。
薩爾茨堡大教堂:華麗巴洛克風
薩爾茨堡大教堂(Salzburger Dom)坐落在老城區中心,其輝煌的外觀和巨大的圓頂都是阿爾卑斯山北部地區早期巴洛克建筑風格的典范。從774年最初的基礎,歷經多次擴建、翻新、大火損毀和重建,直至在大主教Paris-Lodron時期得以形成現今的教堂建筑風格。
現在的大教堂依舊保持著當時的外形,內部構造亦未遭損毀,可以說這處古跡是保存得較完好的。內部布滿精美的彩畫和雕刻,從墻壁一直延伸至穹頂。教堂曾經為莫扎特洗禮,莫扎特也曾在此擔任宮廷管風琴師。教堂博物館中也有豐富的藏品可以一逛。
米拉貝爾宮:《音樂之聲》拍攝地
米拉貝爾宮(Schloss Mirabell)是電影《音樂之聲》拍攝地,瑪麗亞和孩子們唱著《DO-RE-MI》一路走來,最后來到米拉貝爾花園(Mirabellgarten),圍繞著飛馬噴泉雕塑邊唱邊跳,然后穿過花園拾級而上,來到玫瑰山丘。
米拉貝爾宮實際上是一幢白樓,這里曾經是大主教Paris-Lodron為她的情婦所造,在他卸任之后,為了掩蓋這一段不光彩,才被改名為Mirabell。米拉貝爾花園面積不大,景色主要靠花草的造型和色彩來襯托。
糧食胡同:鐵藝招牌聞名世界
糧食胡同(Getreidegasse)要算薩爾茨堡老城中最熱鬧的街道了,這也是最能夠反映出中古時代歐洲風貌的一條小街。每座建筑的立面上都清楚地寫著建造的年代,最特別的是每家店鋪的招牌都是用鐵鑄造的!
這些招牌上保留著古代的驛車號、車輪、鵝、鹿、以及掛著帽子、鞋、雨傘等標志,很形象的告訴人們這家店鋪是賣什么的。還有世界上第一塊鐵藝麥當勞招牌!
糧食胡同自古就是薩爾茨堡有名的商品交易街,與糧食胡同相連的幾條小路也分布了不少商店,都是以獨立小店連接。在這里不止有各類紀念品店,還有像Escada、LV、Hermes等高檔店。另外糧食胡同9號是莫扎特出生地。
莫扎特出生地:真愛粉必去
天才音樂家莫扎特的出生地位于老城區主街糧食胡同(Getreidegasse)9號,是一座黃色豎立著奧地利國旗,掛著豎琴形音樂標識的大樓。莫扎特的父親是一位小提琴家,他們一家從1747年至1773年都居住在這棟樓的三樓。
1880年,在這個莫扎特出生的地方建成了第一個博物館,而后逐漸改造形成了今天的莫扎特出生地博物館,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莫扎特及古典音樂迷們。在這可以看到莫扎特一家的房間,欣賞當時的樂器、歷史文件、肖像、紀念品以及莫扎特家族的信件等。
亮泉宮和水機關:當心惡作劇
亮泉宮與水機關(Hellbrunn & Wasserspiele)位于薩爾茨堡以南幾公里,是1612年當時執政的主教Markus Sittikus計劃建造的一座夏宮。這里的花園風景宜人,是當地人散步、運動非常喜歡的一個地點。
宮殿的主人很可愛,喜歡設計各種機關來捉弄人,水機關是最大的亮點。由導游組團帶領進入,導游會耐心為大家講解并展示各個秘密機關,一般進去之后多多少少都會被水噴濕,還要小心導游的惡作劇哦!
莫扎特故居:原舞蹈大師之家
1711年Lorenz Speckner獲得許可,在這所17世紀已建造的房子中開辦貴族家庭成員舞蹈課。隨后這里被命名為舞蹈大師之家(Tanzmeisterhaus)。
1773年莫扎特搬來這里,并在這里創造了大量不同形式的作品。1944年二戰的毀掉了這里的三分之二,1945年莫扎特基金會決定在這里修復并創建博物館。直到1994年這里才開始修建,并于1996年作為莫扎特故居開放。
館內除原舞蹈之家的大廳很吸引人外,擁有非常多的莫扎特作品舊稿、文件和往來信件。但如果對古典音樂尤其是莫扎特作品沒有很大興趣,不一定要選擇花錢進入博物館參觀。里面的文件資料相對艱深,如果沒有基礎不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