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108塔景區,青銅峽108塔門票優惠政策
一百零八塔是位于寧夏青銅峽水電站西側山坡上,黃河北岸的一處塔林,是西夏時期的喇嘛塔,建國后曾一度被認為是元代的遺址,政府1958年修建青銅峽水庫時,拆了其中兩座塔,在塔中發現了西夏時期的佛經和絹畫確認其為西夏時期的產物。
一百零八塔,塔群隨山勢鑿石分階而建,共分十二階梯式平臺,由下而上逐層增高,依山勢自上而下,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的奇數排列成十二行,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共一百零八座。
一百零八塔第一層僅有的1座、第十二層的全部19座共計20座塔,其基座呈十字折角形,塔身為覆缽形;第二層至第六層全部23座塔,基座為八角束腰須彌座,塔身呈葫蘆型;第七層全部9座塔,塔基均為八角束腰須彌座,塔身呈圓筒狀;第八層至第十一層全部56座塔,塔座為八角束腰須彌座,塔身為折腹式。
一百零八塔所有的塔均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塔的單體結構略有差異,有十字折角形和八角形束腰須彌座兩種。塔身整體有覆缽式、葫蘆形、圓筒狀和折腹式四種,塔剎通為相輪傘蓋寶珠頂。
一百零八塔第一層僅有的1座、第十二層的全部19座共20座塔,其基座呈十字折角形,塔身為覆缽形;第二層至第六層全部23座塔,基座為八角束腰須彌座,塔身呈葫蘆型;第七層全部9座塔,塔基均為八角束腰須彌座,塔身呈圓筒狀;第八層至第十一層全部56座塔,塔座為八角束腰須彌座,塔身為折腹式。
1958年,寧夏?政府?修建青銅峽水庫時,考慮構筑攔河壩將淹沒塔區下河灘地,塔林下的古寺遺址和2座塔全部被拆除,并準備將一百零八?座喇嘛塔全部遷移,但在已經被拆除的兩?座塔當中發掘出了帶有西夏文的千佛圖帛畫和佛經殘頁,整體遷移計劃才就此作罷。
佛家認為人的煩惱有一百零八種,謂之“百八煩惱”。《大智度論》卷七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又一說,六根各有六種煩惱,乘以三世,為“百八煩惱”。
佛教把人生煩惱歸結為一百零八種,為清除煩惱,規定貫珠一百零八顆,念佛誦經一百零八遍,曉鐘一百零八響。建筑一百零八塔意為消除煩惱。
據說,來這里游覽的人們,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煩惱,帶來吉祥和好運。數一個塔即消除一種煩惱,如能一口氣數清所有的塔,則可盡除人生煩惱。
一百零八塔體現了西夏黨項民族對佛教思想的尊崇。
西夏時期,河西地區涌現了一批著名的高僧,如張國梁、烏思藏等。這些高僧不僅在佛教的傳播和教化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同時也對佛教文化和佛教教義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經常舉行講經、開示等活動,吸引了大量信眾前來聆聽,推動了佛教在西夏地區的發展。一百零八塔?應當?就是?當時?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