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景點排名一覽表、萬寧景點排名一覽表查詢
近日
海南日報三位記者
就文昌和萬寧的旅游發展
展開了一場特別的對話
……
圖為記者對話現場。海南日報旅游口線記者劉曉惠(中)、駐文昌記者劉夢曉(左)、東部分社記者李豌(右)。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暑期,有兩個地方在海南旅游版圖中,因其特色鮮明,成為極受歡迎的旅游打卡點,一個是能“看九天攬月”的文昌航天城,另一個是能“下五洋沖浪”的萬寧沖浪基地。
一個“看天”,一個“下洋”,兩個意境不同的詞組,給人們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天與海交接,海與天相融,天海一色,會是怎樣的美景?
近日,海南日報旅游口線記者劉曉惠、駐文昌記者劉夢曉、東部分社記者李豌,就文昌和萬寧的旅游發展,展開了一場特別的對話。
左圖:游客齊聚文昌淇水灣海灘觀看火箭發射。(圖片來源新海南客戶端)
右圖:萬寧日月灣,沖浪的游客絡繹不絕。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話題一
老牌勝地有了新標簽
是“拐點”來了嗎?
劉曉惠:文昌和萬寧是海南的老牌旅游勝地。以前,提起文昌,大家可能會想到東郊椰林;談到萬寧,大概就會想到東山嶺的風景。但是現在,這兩個地方有了新的旅游標簽:到文昌看航天發射,去萬寧沖浪遨游。對這種新變化,你倆怎么看?
劉夢曉:風景哪里都可以看,但火箭發射的畫面,屬于稀缺資源。去年問天實驗艙發射的時候,文昌龍樓鎮陸續涌進了50多萬名游客,足見在海邊看火箭發射有著巨大吸引力。
李豌:說到萬寧沖浪,與其說是游客給它的新標簽,不如說是萬寧自己打造的一個新IP。最初,萬寧只是一些沖浪愛好者聚集地。近年來,萬寧通過引進賽事、資源、人才,大力開展營銷推廣,逐漸使得沖浪成為萬寧的主打標簽。
萬寧石梅灣的沖浪愛好者們。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劉曉惠:我把過去10年文昌與萬寧每個月的接待過夜游客數據做了圖表進行分析對比,發現2020年7月,文昌接待過夜游客量的曲線首次明顯高于萬寧,這正好是我國的“天問一號”在文昌發射升空的月份。此后,文昌與萬寧接待過夜游客的數量可以說是勢均力敵。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航天旅游成為文昌旅游發展的一個拐點?
去年7月24日,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龍樓鎮的海灘上擠滿來觀看火箭發射的市民游客。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劉夢曉:我認為現在下“拐點”的定論為時尚早,航天旅游更像是文昌旅游的新增長點。雖然我們現在看到航天旅游很火,但火箭發射不是每天、每個月都有。其實,不只是航天旅游,文昌的文體旅游也很熱門。不久前,文昌的“村VA”僅一個多月,就撬動旅游綜合收入2.8億元。
劉曉惠:看來,一個旅游新標簽的出爐,是多方面因素的積累。
劉夢曉:是的,從2016年文昌首次火箭發射成功之后,文昌圍繞航天旅游大做文章,比如圍繞航天元素制定研學旅游路線,研發一系列航天文創產品等。尤其是近兩年,文昌航天發射場已經具備開展常態化、高密度的發射能力后,“看火箭發射到文昌”更是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劉曉惠:無論是文昌打造航天旅游,還是萬寧深耕沖浪旅游,各地的旅游標簽的定位越來越精準和差異化,當我們有意識地去打造集合式、差異化的文旅體驗,就能形成更好的特色和效應。
話題二
如何讓舊標簽煥發新生?
劉曉惠:新標簽興起,舊標簽何去何從?眾所周知,東郊椰林、興隆溫泉曾是文昌、萬寧非常鮮明的旅游標簽,是很多人必去的打卡點。
劉夢曉:其實到現在,東郊椰林的名氣還是有的,但仍停留在觀光游階段,吸引力不復從前。
說到興隆的溫泉,作為萬寧最早開發起來的招牌旅游項目,一直以來都是許多人泡溫泉的首選,不過隨著人們對深度游、個性游的追求,逐漸對旅游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興隆溫泉要想長紅,下一步還需根據人們多方面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整體旅游產品競爭力。
我請教過有關專家,他們認為旅游的產業鏈一定要延長、拓寬,做成綜合性有競爭力的產業,才能真正提升旅游質量、旅游口碑,留住名氣和人氣。
2022年10月31日,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李豌:從旅游標簽的變化中可以看出,市場其實也一直處于變化中。事實上,不止萬寧興隆有溫泉,文昌、瓊海、儋州也有溫泉資源,競爭非常激烈。這就要根據市場變化做出調整,盡可能抓住自己的優勢,先把好的東西打出去,占領市場后再慢慢補齊自己的短板,完善各方面配套。
劉曉惠:我記得一個經濟學家曾經說過一個比喻:市場就像一架飛機,讓它飛起來比讓它掉下來要難得多。他的意思就是培育市場相當困難,但是失掉市場卻非常容易。這啟示我們一定要在培育市場上下功夫,精準定位游客需求,不斷調整旅游產品定位,如此才能走得更遠。
話題三
如何打破旅游市場
“冷熱不均”
劉曉惠:計劃出行時,我常常會觀察不同酒店的客房價格,我發現一個現象,興隆和日月灣只有20分鐘車程,同樣是五星級酒店,興隆只需要600元,日月灣則要2600元。酒店客房價格的巨大差距,也一定程度上反映著萬寧旅游熱度的不均衡。
李豌:確實是這樣。興隆有山有湖、近海臨河、有溫泉、有熱帶植物、有特色美食,旅游元素十分豐富,但周邊有神州半島、石梅灣、日月灣等景點,從游客的角度來看,旅游選擇很豐富,從經營角度來看,市場競爭壓力實在不小。這也倒逼各景點要持續輸出讓人流連忘返的內容。
劉夢曉:經常有朋友問我去文昌航天城能玩什么、干什么,我會給他們推薦去文昌航天科普中心或者文昌航天科普館。這兩個地方目前可以提供一些航天文化相關的旅游體驗。比如可以觀看航天模型、展板,體驗VR實景、坐小飛船等,還有一些文創產品供選購。在沒有發射任務的時候,這些旅游產品,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補充。
游客慕名來到文昌航天科普館參觀體驗,了解航天科普知識,感受中國航天獨特魅力。(圖片來源于新海南客戶端)
其實文昌的旅游資源是很豐富的,并不僅僅是航天旅游。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將這股熱潮引導、分流,讓其他旅游項目也分享紅利。我認為,政府的當務之急,其實和山東的淄博一樣,就是有了爆火的旅游吸引物后,要把握住流量,提供周到的服務,為其他的旅游資源引流。
劉曉惠:旅游發展不均衡問題是海南旅游的老問題了。每一年海南旅游的淡旺季都很明顯。今年海南省旅文廳推出了“酷酷的海南”旅游新形象,展示海南四季不同景的獨特旅游資源,力破冷熱不均的難題。
李豌:據我所知,萬寧市正在借助沖浪這個“流量密碼”,打造更多的熱點旅游項目,讓游客來到萬寧不僅僅是沖浪。比如他們現在提出讓興隆再“興隆”的口號,大力發展咖啡文化項目,現在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話題四
如何將短時流量
化為持久留量?
劉曉惠:網絡時代,各種網紅旅游點層出不窮,游客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誰也說不準一個熱門景點的熱度能持續多久。如果不與時俱進,不斷豐富新的元素,持續做好配套服務,那么熱度退溫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如何防止陷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是很多地方需要做的功課。
劉夢曉:是的。據我了解,今年文昌市將重點推進整個文昌航天城的建設,包括建設航天主題公園,謀劃全域打造開放型、國際化、創新融合的世界級航天城。
李豌:打造旅游熱點不容易,但更難的是持續讓其升溫,開發一些“備用熱點”很有必要。其實,萬寧的咖啡就是一個很好的“備用熱點”。萬寧有著全國唯一的大粒種咖啡種植基地、全國第一個國營咖啡廠,但鮮少人知,如果萬寧能在咖啡文化上多做文章,或許能挖掘出下一個新熱點。
今年7月29日,在萬寧舉辦的第二屆海南自貿港技能大賽,參賽選手們正在制作咖啡單品。(圖片來源于新海南客戶端)
劉夢曉:近年來,海南不少地方頻頻亮相銀屏,有的地方就抓住了出圈的機會。比如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就是在文昌木蘭灣拍攝,節目播出后,就給木蘭灣帶來一波流量。但是很多游客來到木蘭灣之后,只有趕海、看風景、打卡拍照這些初始的玩法。如何開發出更多有深度的項目?這是文昌需要思考的課題。
李豌:我們今天一直在聊怎么打造旅游亮點,但我認為,在打造亮點之外,我們也需要分一些精力放在那些不夠亮點的事物上。
劉曉惠:我很認同這點。在孵化亮點的同時,也要確保整體旅游資源的提質升級,至少要確保不讓游客扣分。
今天我們一直在聊萬寧和文昌的旅游發展,從旅游數據說到旅游品牌,從旅游管理談到旅游體驗。其實,幾十年來,數不勝數的旅游城市都經歷過輝煌和落寞,在時代的洪流中輪換和交替,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就是一種常態。
與其等風來,不如追風去。我用這句話,作為今天這場對話的結束語。謝謝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