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園項目介紹及圖片—恐龍園新項目
中華恐龍園基本信息
建園時間:2000年
IP推出時間:2011年
數量:自有1家
主要園區:常州中華恐龍園
客流量:410.6萬人次(2018年)
選址:常州、鄭州等二三線城市
衍生品:《恐龍寶貝》系列,2018年文化創意及衍生業務營收1.28億元。
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在主題公園競爭激烈的長三角,如何尋求差異化發展殺出重圍,成為各品牌思考的問題。在這其中,位于常州的中華恐龍園則借助恐龍的IP,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據介紹,中華恐龍園目前擁有最為集中的中國系列恐龍化石專題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融合科普與游樂,以恐龍題材和恐龍文化為主題的公園。
與海洋主題公園類似,恐龍主題公園本身就自成一類,對游客具備獨特的吸引力。目前,園區內的中華恐龍館是由恐龍園提供場地場館和日常管理,中國地質博物館提供博物館所需的各種展品并參與管理,恐龍園每年向中國地質博物館支付展品參展費用。
不過,要將恐龍轉化為IP落地也并非易事。為此,恐龍園集團以恐龍為基礎,賦予了其故事和新的形象。2009年,《恐龍寶貝》系列動畫第一作正式發行,《恐龍來了》于2015年發行。此外,恐龍園集團還陸續推出了《米多龍》《艾琳世界》《瘋狂恐龍人》等原創IP。在衍生產品上,恐龍園集團的恐龍文化產品可分為毛絨公仔、塑膠玩具、服飾飾品、日用品等類型。在IP授權上,《恐龍寶貝》系列動漫作品中的恐龍寶貝形象此前曾授權用于食品飲料類、服飾品類、圖書音像、塑膠電動類等產品。
此外,圍繞恐龍IP,恐龍園集團正在落實文旅業務“模塊化發展理念”,研發并推出多業態、多類型的旅游休閑產品,形成“大、中、小”型旅游度假、微度假和娛樂休閑項目。目前,恐龍園集團小模塊產品的代表便是“恐龍人俱樂部”,包括真人CS、密室逃脫等,被認為是主題公園的“極小化”。
在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看來,相較于主題公園的頭部IP,目前恐龍園集團仍有差距。2018年,恐龍園集團的文化創意及衍生業務總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10.8%,占總收入的22.04%。而華強方特僅系列動畫片收入便達到1.73億元。分析指出,背靠稀缺的恐龍資源,恐龍園集團仍需要積極開發、培育相關IP資源。
新京報記者 鄭藝佳
編輯 曲亭亦 李錚 校對 趙琳
圖片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