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美景贊美語_可可托海的贊美短語
今年春晚因一首《可可托海牧羊人》,可可托海紅遍大江南北,天下皆知。其實,可克托海早已憑其天下獨特的美而成為新疆的著名景點,只不過沒有像今天這樣有名。作為一名新疆人,也為自己的家鄉有這么美的景點而感到自豪。
可可托海到底有多美,怎么描述呢,真的是感覺到自己學識的貧乏,語言的貧乏。本人在2016年十一黃金周曾去過一次,還是試著來描述一下它的美吧,把感受告訴大家。
一、此景只應天上有
可可托海,蒙語‘藍色的海灣’。進入景區大門,再坐區間車沿著額爾齊斯河行十幾公里,下車就到了景區最美的核心區,一段沿額河邊行走7公里的步道。走在這條路上,如果你是一位男性游客,可以把你形容女人之美能想到的所有贊美之詞用在你看到的風景上都不為過;同樣,假如你是一名女性游客,把你此生所見過最陽剛的男人與眼前風景比較只顯蒼白、渺小。
盡管如此,先從顏色說起。水的顏色,藍。藍得清澈見底,藍得純綷沒有半點瑕疵的澄凈,見過翡翠的藍吧,此時額河的水就像一塊流動的翡翠。
樹的顏色,那就是金黃了,遠遠近近的樹都是金黃色,幾萬棵白樺樹就像排列整齊的土兵,將軍一聲令下,身上的樹葉齊刷刷地一起全部變金黃了,規模效應立顯,沖擊你的眼簾,顛覆你的審美觀,怎能用震撼兩字了得。
天空的顏色是什么,因為是雨天,磅薄的白色云塊堆砌,但縫隙之間透出天空的藍,藍得圣潔,藍得耀眼,藍得讓我想起了曾在西藏布達拉宮上看到的藍天。
那么,游人什么顏色,貪婪。我貪婪地看著被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成千姿百態的奇景,這一個倒扣金鐘,那一個蟒蛇 出洞,一個個那么神似,活靈活現,巧奪天工,一個個在跟前次弟展現,就像開了個展覽會,一個作品就是一個山體,巨大,磅礴,是頂級藝術大師的曠世巨作,讓你感到造物主的神奇,人類的緲小。
水,樹,山,人。動靜結合,缺一不可。有偉岸挺撥,有清泉石上流,有純天然,也有蒙古包的渺渺炊煙,令你感受到天堂的美景,不忘自己還在人間。
二、還應講些關于可克托海別的
除了被可可托海的美驚呆了,最大的感觸是到可可托海的不易。
來回行程1600公里,3天,穿越了克拉瑪依、白堿灘、烏爾禾、和什托洛蓋、和豐、福海、北屯、187團、183團、富蘊、青河、吉木薩爾、奇臺、大黃山、福康、烏魯木齊、米泉、昌吉、呼圖壁、瑪納斯、石河子、沙灣、奎屯等23個城市或團場畫了一個圓。
途經沙漠、無人區、戈壁、山區等自然環境。經歷"一險二迷"。在4日晚翻越阿爾泰山時,差一點沖下懸崖,距懸崖只差半個車輪,這是一險;"二迷"還是在4日晚回程時,因為到處修路,先在可可托海鎮迷,導航導到無路可走,在鎮上繞圈子。后終于翻過了阿爾泰山,回到了現實世界,看到滿城璀璨的富蘊縣竟進不了城,決定不聽導航的自己找路進了城。
下雨是主色調,平均溫度攝氏2度,不時有雪、冰雹助陣。
更差強人意的是進入可可托海鎮后路狀很差,泥濘一片。
鎮上賓館很少,找了兩家都是客滿,價格奇高,400元以上。
這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一條財路,條件好的空出幾間臥室就是旅館,按人收費一人一百,每個路口就可以見到當地人三五成群舉著牌子拉客,有的甚至就直接坐在賓館大堂攬生意,見到來投宿的立馬上前搭訕,本是競爭方能和諧相處,是當地奇特一景。
已經5年過去了,也許去可可托海的路已變得更平坦通暢,當地的吃住行等硬件設施也應該更完善。
總之,越是不容易的,就應該更加珍惜,可可托海的美景還沒有被過度開發,才有今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