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掉下去過人嗎—梧桐山下去只能走路嗎
(圖源:深圳城管)
這個春節,光明虹橋公園徹了!
到底有多火?
僅大年初一到初三,就涌入游客20萬人次。大年初一,更是因為達到游客承載上限,下午3點就發出了停止入園通知,全深圳公園獨一份。
整個春節假期,接客34萬人次,憑一己之力撐起了光明區一半的游客接待量。
和深圳灣公園、梧桐山等老牌頂流并列,入圍了深圳四大適時交通管制區域,據說安排了近百警力疏導交通,周邊停車場一位難求,名副其實的“后浪”。
在抖音公布的春節數據報告中,光明虹橋躋身全國春節熱門景點Top10排行榜,而且名列第六!
(圖源:抖音)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發出靈魂拷問:
不就是一條紅色的橋?至于嗎?
到過現場的人,也是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風景獨好值得一游,也有人表示不會再來第二次。
那么,虹橋憑什么會如此火?又究竟值得去嗎?
可能很多小伙伴并不知道,如今的虹橋公園曾經確實就叫“紅橋公園”,在設計和建設階段,甚至參加世界建筑節大賽評選拉票的時候,都用的是這個名字。
顯然,“紅”絕對是這里的最大亮點。
(圖源:光明小鎮)
紅,素來是中國人最鐘愛的顏色。更別提臨近過年,紅色更是當之無愧的C位色。紅燈籠、紅對聯、紅年畫……手上要系紅手繩、穿紅衣服、甚至本命年還要從頭到腳穿一身紅,總之只要能用紅色,絕不會選擇其他顏色。
這不僅是過年的習俗,更是尋個好彩頭,討個吉利。就像廣東人常說的——新年行大運。
“踏上虹橋,就像在走紅地毯!”一位游客如是說。
(圖源:小紅書光影協奏曲)
試問,深圳還有什么比這全長4km的“紅飄帶”更吉利呢?
現代人對生活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一個個迷信里,這本質上跟去寺廟燒香、去塔羅屋占卜、去日本求御守、在微博轉發錦鯉、去翻身打卡,別無二致。
而光明虹橋,既有好意頭,又能游玩舒暢身心,一舉兩得。
更巧的是,今年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弘法寺、鳳凰山等宗教場所過年期間全部關閉。
試問,深圳還有哪里比這紅橋,更適合釋放這一顆顆想要祈福(脫單暴富)卻又無處安放的心嗎?
TWO02
“你也是被x音騙過來的?”
“刷x音看到的,光明新地標,放了假就來打卡了。”
當被問到為什么來虹橋游玩時,大部分游客都這樣說道。
更有意思的是,有游客稱,去到現場,連保安都問:你們是不是被x音騙過來的?
實錘了,虹橋的出圈,跟x音關系匪淺。
打開x音,在搜索欄輸入“虹橋公園”,不難發現,“網紅打卡”、“最近很火”等,都是介紹里的高頻詞匯。
而大多高贊視頻里,虹橋都是以上帝視角出現的。無人機拍攝,俯視視角的大全景,一條紅彤彤的橋在山中盤旋、延伸,兩旁層層疊疊的樹林用翠嫩的枝葉點綴著紅橋,極具視覺沖擊力。
(圖源:深圳光明)
入夜之后橋上還會亮起橙色的燈光,橙紅色的橋懸在墨黑的夜中,頗有一股山中秘境之感。
去膩了蓮花山、人才公園、梧桐山,深圳有這種新鮮的寶藏景點,誰看了能不心動?
(圖源:深圳光明)
除此之外,光明虹橋能成為網紅打卡地,XX書博主們花式打卡的時尚大片,也功不可沒。
這里能拍出日系風、極簡風、雜志風,在這里拍婚紗照也再合適不過。精心地挑選角度,或ins風或小清新風的后期,再通過攝影app添加一些文字,一組情緒大片搞定。
(圖源:小紅書)
貼心的博主們還會把角度、機位、相機參數、后期調色方法、怎么穿衣搭配都寫得清清楚楚,看了保姆級教程,感覺自己也能輕松出片,但事實證明自己只是眼睛學會了,手還沒學會。
更殘酷的現實是,即便真的學會了,也無處施展。
畢竟春節期間上了橋,能看到的只是人山人海,分分鐘連拍個到此一游的游客照都提不起勁了。
被安上了“網紅景點”、“拍照圣地”等名頭,光明虹橋在各大平臺瘋狂傳播,前去游玩的深圳人也成倍增長。
但究其根本,還是春節深圳可玩的地方少了些,選擇少了,物以稀為貴,扎堆自然也就在所難免。
THR03
“虹橋,真的值得去嗎?”
作為千園之城的深圳,新開放的公園要有特色有亮點才能出得了圈。
虹橋公園的火,有流量的推波助瀾,也有自身的過人之處。
事實上,虹橋公園真不只是有一條“紅色的橋”,它連接著新城公園和大頂嶺山林公園,可以從虹橋貫通無阻的走上大頂嶺綠道,抵達透明懸橋附近。這相連的生態圈是鋼筋水泥里的一片森林氧吧。
大頂嶺綠道,浮橋(點擊圖片可查看詳細攻略)
和舊式封閉的公園不同,虹橋公園占地面積較大,有403萬m2,里面有多功能運動場地,還有全深圳第二大的滑板場地,占地達2600m2。在這里散步、溜娃、運動,老少皆宜。
當人流不多時,視覺效果和游玩體驗會得到直線上升,雖然想要拍出大片,還是得要會選角度,但網紅潛力和氣質還是有的。
而在成都舉辦的“世界建筑節·中國”的頒獎典禮上,虹橋公園獲得“年度最佳景觀設計大獎”。世界建筑節被稱為建筑界的奧斯卡,能成為春節頂流,也多少有些硬核的背書。
(圖源:深圳特區報)
但虹橋公園也確實存在著不少硬傷。
就春節期間的體驗而言,從虹橋到大頂嶺綠道,全長四公里,正常步速需要1個半小時才能走完,春節時人潮涌動,實際走完虹橋的時間可能不止1.5h。
橋上沒有應急廁所,兩旁也沒有高大的樹木能夠遮蔭,但虹橋能有什么壞心眼呢,它可能只是想累死你罷了。
(圖源:光明潮生活)
要命的是橋上信號時有時無,容易連不上網,唯一的娛樂工具罷工后就只能認認真真的在人海里一步一個腳印前行。走完整條虹橋,眼睛里再也沒有光了。
人流量太大是體驗感最差的一點,從橋頭堵到橋尾,風景沒看到,倒是鍛煉了假期出游的心態。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光明虹橋已經全線貫通,這個高顏值的公園給深圳人的周末和假期游玩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
對于網上的吐槽,小編想說大家不妨再等一等,虹橋公園的游玩項目和基礎配套設施正在完善當中。相信不久后,網紅橋的風景會更加秀麗。
也奉勸大家一句,以后打卡所謂的“網紅圣地”,也放平心態,不要有過高的期望,正所謂:不期而遇,才是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