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旅游 > 游記 > 正文

    南布朗克斯的文化價值、布朗克斯的故事經典臺詞

    今年的《中國新說唱》透露著一絲《中國好聲音》的老態和涼意,這也更讓人懷念兩年前那場說唱盛宴初次降臨時的炸裂,不僅讓該片的導演車澈躋身愛奇藝副總裁的高位,更是扯掉了半死不活的中國主流音樂界的所保有的為數不多的尊嚴。

    南布朗克斯的文化價值、布朗克斯的故事經典臺詞

    兩年過去,今年承擔起這個責任的,換成了同網的《樂隊的夏天》,一個被視為不可能完成的綜藝——誰會接受自己心愛的樂隊去參加競演——卻炸出了深藏在人民群眾中幾十年的各路樂隊粉。

    當然優酷也不會讓愛奇藝專美,耕耘了一年的《這就是街舞》終于在今年成為現象級的內容,而緊隨其后的《一起樂隊吧》似乎也要把樂隊這把火繼續燒旺。姑且不論這款樂隊主菜是否能夠成為人們的娛樂大餐,但這幾年接連不斷的說唱、街舞、樂隊被綜藝翻紅,其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文化動因?

    從嘻哈“用臀部單腳跳”到“亞文化”的崛起

    《中國新說唱》里的的說唱和《這就是街舞》中的街舞,都是被廣泛的歸為“嘻哈文化”(Hip Hop)中的兩類。嘻哈是源自于20世紀六十年代初紐約的布魯克林地區和南布朗克斯,是非洲裔美國青年的街頭文化。Hip就是臀部,Hop是單腳跳,這個名字聽起來就非常有畫面感和韻律性。

    嘻哈逐漸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一種流行文化,并被辨識為四個主要的類別。說唱(Rapping)和街舞(Breaking),就是其中兩個最重要的表現。而在節目中,經常被MC喊出的“DJ,Drop the beat”就組成了嘻哈的第三個主要類別——DJ&MC,也就是打碟。最后一種嘻哈文化近年來也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街頭,那就是涂鴉(Graffiti),全稱是“Drawing or writing on a publicwall”。

    說唱在中國最先火起來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它是嘻哈文化的中心。這種基因植根于非洲原始部落民謠,借著黑人的種族天賦——節奏韻律發展起來的語言表演風格,具有很強的敘述性,反叛性,挑釁性以及沖擊性。雖然來自于街頭,但如今看看歐美流行音樂排行榜上,幾乎有一半都帶有說唱元素的情況,也能知道這種文化的流行程度。

    街舞發源于紐約布魯克林區,社區中的黑人孩子通過敲擊鐵桶伴奏而在街頭即興舞蹈,背后的原因是他們根本去不起舞廳。早期的街舞也被稱為Old School,包括Locking、Breaking、Poping、Wave,伴隨著嘻哈音樂的嚴謹,又出現了New School,用更復雜的動作和編排挑戰身體和感官的極限,體驗“放縱”的快感。

    追尋早期嘻哈文化的發展,最終都會落到一個字——窮,以及窮背后的社會問題。比如嘻哈流行服飾中的oversize,為什么要穿大號衣服?當然首先是方便活動,黑人本身就比較好動,其次上了年紀的人都有體會,哥哥穿過的衣服弟弟穿,一個個傳下去,買一件衣服滿足一家人需求,什么流行時尚,還不是因為窮。街舞是因為去不起舞廳;最早的涂鴉是各個幫派之間劃分勢力范圍的標志;說唱中充斥的粗口,更是表達底層窮人憤怒最有力也可能是唯一的武器了。

    嘻哈在全球的流行,并不是偶然的現象。兩次世界大戰對整個世界現代性的打擊,意外的收獲了很多有趣的東西,嘻哈也只是這些新的“亞文化”中的一部分。助推嘻哈風靡的正是“亞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興起。

    從流浪源起的“亞文化”

    就如說唱和街舞被歸于嘻哈文化一樣,嘻哈文化也被歸為一種“亞文化”。什么是亞文化?其實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英文名字subculture可能說明了問題,亞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之外的一種文化形態。

    追溯早期的亞文化,可能要到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的英國,隨著我們熟悉的“圈地運動”,產生了大量的無產者。而一些無產者迫于生計,逐漸地成為流浪在城市邊緣的乞丐、小偷、流氓、無賴等。他們在城市街頭用自己的方式,呈現著這個群體的生命力,衍生出了很多具有街頭性質的文化體現——包括街頭表演、犯罪暗語、行騙手段、戲法等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也成為亞文化發展的另一個主要陣地。與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美國的亞文化的根源主要來自于“移民潮”所帶來的民族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非洲裔、拉丁裔在美國落地生根,也在那片大陸生長出一種不同于傳統的盎格魯-新教資本主義文化的亞文化。

    而現如今,最有名的移民產生的亞文化應該就是“波希米亞主義”了。波希米亞(Bohemia)原本是一個地理概念,位于中歐,現今捷克共和國的一個地區。在傳統法語中,波西米亞人(laBoheme)指的是吉普賽人(Gypsy),而吉普賽人在西班牙語中還有個更為美妙的名字——弗拉明戈人。

    一般認為吉普賽人最早居住在伊朗,后來經由波希米亞地區到達西歐各個國家,他們保留著自己的生活習俗和流浪風格,在歐洲一直被視為異類,在法語中波希米亞還有個引申含義就是烏合之眾、流浪人群,足可見主流文化對于吉普賽文化的排斥。

    而正是這種描述,被一群年輕的、貧困的、流浪的藝術家和作家所借用,他們遠離社會、崇拜自然和藝術創新,崇尚快樂。在1834年著名的革命派記者皮亞的報道中是這樣描述他們的“他們特立獨行,追求心靈自由和不羈流浪,他們行為奇異古怪,超出了法律和社會規范;他們是今日的波西米亞人。”

    如今波希米亞主義已經被看作象征天才、魅力與死亡、代表放蕩不羈的人生態度、以不拘一格的文藝先鋒為主體的文化代名詞,更通俗的來說,波希米亞這種亞文化的特點就是——青年、藝術、地下和吉普賽的生活方式。

    對抗與發展,亞文化與主流文化

    音樂學院里有說唱專業么?舞蹈學院里跳街舞的會比街頭好么?亞文化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站在主流文化的對面,向主流文化發起挑戰和反叛。年輕的嘻哈愛好者,通過互相的切磋,發展出一套不同于主流的“書面”語言的話語體系。他們用夸張的穿著,賦予觀賞性的肢體語言和節奏強烈的語言表達著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尋求著一種另類的認同。

    從某種程度上講,亞文化是一種非經院文化。門檻很低,任何人都可以上手,無論是說唱街舞還是b-box,而在這其中,人們也可以通過不懈的努力,達到一種近乎神跡的層次,完全不輸于帕瓦羅蒂男高音那種炫技。而他們更崇尚街頭、地下,在這個群體中,學院派反而是一種被鄙視的流派,只有那種自然的,通過自身努力的技巧才是最值得稱頌的。

    以人的成長階段來去衡量的話,亞文化和主流文化仿佛是人們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兩個不同階段。青春期總覺得被成年人壓制,同時青年人也沒什么物質基礎,他們希望通過一種在主流的價值觀——社會地位、金錢等——價值觀之外的衡量標準來去確認自己的存在。

    可以說,亞文化就是對主流文化的一種青春期反叛。但最終,所有的青年都會長大成人,所有的亞文化一旦長大成人,都會剔除一些當時的反叛因素,最終“皈依”到主流文化的大家庭中,被吸納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失去了最初它那種青年的沖勁。

    這就如波德萊爾對“現代性”的描述——現代性就是過渡、短暫、偶然,就是藝術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變。亞文化也是文化現代性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仿佛是主流文化容忍變異的一個灰色地帶,一個追求創新的實驗室,文化不太可能容忍對自己的顛覆,于是在自己的母題中創造一個子題,讓子題,也就是亞文化盡情的反叛和創造,產生出的那些對社會有益的東西,往往最終會被消化到主流文化當中。

    下一個亞文化爆點?

    《樂隊的夏天》爆了,其實樂隊只是一個形式,背后是搖滾文化、朋克文化多年在觀眾心中積累,才會在如今爆發。搖滾樂作為最初的音樂亞文化,承擔了對傳統音樂反叛的的職責。但漸漸的搖滾也落入了被商業主流收編的境地,這時一股新的勢力逐漸興起。

    當Sex Pistols樂隊把自己的logo貼在女王的嘴上當作專輯封面的時候,他們用“三和弦”宣告了一種新的亞文化——朋克的誕生。朋克音樂的核心就是反叛、持續的反叛、反叛之后的再反叛。漸漸的朋克也發展出了Proto、Hardcore、Post-punk、Ska-punk、punk-pop等。但無論怎么發展,朋克就是對枯燥無聊、毫無激情和意義生活的對抗,漸漸的已經從一種曲風,變成了一種態度,變成了年輕人追尋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此不能因為《樂隊的夏天》一個節目的火爆來斷定搖滾帶著朋克又回到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但這種敲擊,正是展現了廣大文化消費者對于主流文化的厭倦和對于亞文化個性體驗的需求。那么在樂隊之后,還有哪些亞文化可以成為全新的爆點?

    達達主義、城市部落、女性主義、賽博朋克,這些看起來陌生又熟悉的詞,也許會在未來的文化生活中,帶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一、達達主義

    跟嘻哈、樂隊不同的是,達達主義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表現形式,達達dada法文愿意是木馬,意為空靈、糊涂、無所謂。它以嬰兒最初的發音為名,表示嬰兒牙牙學語期間,對周圍事物的純生理反應。達達派宣稱作家的文藝創作,也應像嬰兒學語那樣,排除思想的干擾,只表現感官的體驗。

    從《杜尚的小便池》這個最著名的達達派作品里,能一窺達達派的特點,一種戲謔的狀態,表達著對生活的虛無主義理解。就像杜尚的另一副作品《帶胡子的蒙娜麗莎》一樣,對傳統的反叛和挑戰,也許會成為我們在新時代的藝術創造的源泉。

    二、城市部落

    城市部落是什么?在這個高大上詞語的背后,其實是一個個夜幕下的老年廣場舞團,是快手里創造土味情話的打工人群,是唱著沙漠駱駝、人猿泰山的業余音樂人,是喊著不要九九八的直播帶貨網紅和他的粉絲們。

    快速的經濟發展大潮之下,人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口味,結成了不同的群體,這種身份并不唯一、也不固定,隨著時間、空間和興趣不斷地流轉,但這些就構成了城市大背景下一個個不同的部落,在傳統主流文化的華美之下,他們創造著“城鄉結合部”的語境,用審美解構審美,消解了主流文化的控制力,在城市的角落,卸下了每個人的面具,釋放了他們努力的融入主流的努力。

    三、女性主義

    女權主義者對男性在各種文化中的主導地位的挑戰,或許也會成為一種全新的流派。比如在電影中有十一羅漢,也會有女版的瞞天過海,原本融為一體的兩性,在各自的陣營中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化視角,而這種不同視角的呈現,反而會出現一些獨特的藝術形式。

    除此之外,女性主義更多的還是在為爭取女性權力做著更多的努力,諸如反對性暴力的Metoo,反對家庭暴力,追求工作中同工同酬,反對女性就業歧視等等,這些大的主題下,會誕生很多小而美的女性主義亞文化。

    四、賽博朋克

    在具有未來特性的亞文化里,賽博朋克(cyberpunk)可能是被呈現最多,最豐富的亞文化內容,從最早的《終結者》,到《黑客帝國》,再到《戰斗天使》,這些文化作品將新世紀的虛擬現實、黑客文化、后人文主義以網絡平權、去中心化等內容展現的淋漓盡致。

    就如鮑德里亞對于虛擬和現實的陳述。在賽博朋克中,利用一種虛擬的全新幻境,將傳統的亞文化的反叛精神重新呈現了出來,并借此創造出了一個不同于現實世界的全新“賽博朋克宇宙”。

    結語

    亞文化帶著反叛的目的出生,但它并不是要完成弒父的命運。在一種現代性的發展節奏中,亞文化仿佛是主流文化的替身和使者,一方面安撫著不同階層、宗教、民族的人群,另一方面小心翼翼地以亞文化之名邁出主流文化革新的腳步。

    這個過程是黑格爾和馬克思口中的辨證,是文化自我保護下的變異,是對抗“單向度的人”的一種多元化生長,在成為一個個安穩的成年人之前的一種青春期反叛實驗。

    離開文化,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該如何生活,亞文化的興起,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現代的人們在尋求一種更加自我的生活方式的表達,不再甘于只感受千人一面的體驗,而在更多可能性上去完善自己人性和生活的追求。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一个人www免费看的视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久别的草原电视剧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 国产乱在线观看视频|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 麻豆一区区三三四区产品麻豆| 多男同时插一个女人8p| 久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女人体a级1963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疯狂七十二小时打扑克|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jux434被公每天侵犯的我| 日韩午夜电影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aa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亚洲娇小与非洲黑人tube | 女m羞辱调教视频网站| 一级爱爱片一级毛片-一毛| 最近在线2018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www.com欧美|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正在播放年轻大学生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