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去扎尕那的最佳路線、卓尼到扎尕那自駕路線圖
友情提示:本文內容較長,也可以直接觀看內容及動畫演示更直觀的視頻攻略。
說起甘南,很多人會誤以為是甘肅南部的簡稱,但實際上它是甘肅的一個行政區,名字就叫“甘南藏族自治州”。而如今的甘南旅行則是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中心,范圍擴大了很多的“大甘南”區域,它穿插跳躍于甘、川、青三地,也串起了沿途諸多的奇景與美食。
甘南的地理位置
與西藏相比,在同為藏區的甘南旅行,最大的優點就是:總體海拔沒有那么高,旅行花費少,同等條件的餐飲、住宿、油價都相對便宜,人文體驗也更加豐富。
路線行程總圖
今天的這份路書也是結合我們多次甘南自駕的實際體驗做出來的,記錄了途中每一個值得停靠的觀景點,算得上是保姆級攻略。這條線路,從蘭州出發,在甘南、川北兜了一大圈后,最終又回到了蘭州。總行程1750公里,跨越14個縣市。總體行程有張有弛,值得深度體驗的地方,當天的開車時間就不會超過3小時。即便是趕路的段落,沿線也遍布觀景平臺,絕不會耽誤拍照游玩。9天的行程,已經是壓縮到了極致,再短恐怕就會影響體驗。
甘南環線住宿點海拔
雖然甘南的平均海拔沒有西藏高,但其住宿點在進入川北之后,卻普遍在3500米左右。這一次的環線,我們選擇順時針游覽。一來這樣可以有一個海拔逐漸升高的適應過程,二來也可以避開蘭州出發的眾多旅行團車流,減少堵在路上的幾率。
出發前一定要在蘭州休整好,計算好外地車限行時段,再了解一下未來一周甘南地區的天氣情況就可以出發了。
第一段旅程,蘭州到臨夏
第一段旅程,蘭州到臨夏,130公里,約2小時50分鐘,
首先導航到劉家峽大壩,看涇渭分明的黃河與洮河交匯景象。神奇的是,黃色的是洮河,綠色的反而是黃河,再沿著湖邊公路往前開20公里,還會經過劉家峽大橋。這里有一個很大的觀景臺。能欣賞到大橋及其跨越的紅色山體,再配上綠色的植被和藍色的湖水,即便是陰天一樣很震撼。如果你可以走的更慢一些,還可以多花一天的時間,坐船游覽黃河三峽,順便去已經是世界遺產的炳靈寺石窟看看。離開大橋,繼續往前60公里即可到達海拔2000米的臨夏。
劉家峽大橋
臨夏風格寺
臨夏素有中國麥加的美稱,這里每一村每一鎮都建有寺,除了別處常見的阿拉伯穹頂廊柱風格,更多的則是綠瓦紅柱,飛檐翹角,融合了回族磚雕、漢族木刻及藏族彩繪的中式風格,極具地方特色與辨識度。漫步在城區八坊十三巷的街頭,便能深刻的感受這一切。作為進入甘南的前站,臨夏絕對值得你為其停留一晚。
第二段旅程,臨夏至卓尼
第二段旅程,臨夏至卓尼,205公里,約4小時20分
從臨夏出來,一路伴著洮河而上,前行2小時便可到達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海拔2900米的合作市,這里的米拉日巴佛閣,外觀宏偉,色彩濃烈。是全藏區僅有的一座供奉了藏傳佛教各派祖師的九層佛閣,登閣要收費20元,內部的每一層都代表了藏傳佛教的一個時代或是一個支派。
米拉日巴佛閣
離開合作,繼續前行45公里,約50分鐘,有一個海拔3190米的紅山口觀景臺,觀景臺下方種著大片的油菜花,我們去的時候還沒有開放,但是綠地中的秘境卓尼字樣清晰可見。每年的7、8月份才是這里最美的時刻。從觀景臺下來是一個叫做完冒鎮的地方。這一帶的山谷丘陵全都是種滿油菜的梯田。
洛克之路
過完冒鎮不遠有一個岔路口,往里走10來公里可以到達扎古錄村,從村子開始,經貢巴寺、尼巴百年藏寨,光蓋山可直接穿越到扎尕那,這百十公里就是享譽世界的徒步路線,洛克之路。
卓尼縣觀景臺
不拐彎,繼續往前走10公里還有一個海拔3168米的卓尼縣觀景臺,視野極其開闊。觀景臺上有幾個秋千,坐在山頂,一邊蕩著秋千,一邊欣賞遼闊無邊的美景非常的愜意。從觀景臺下來繼續前行44公里,約1小時即可到達海拔2540米的卓尼縣,這里的禪定寺已有700多年歷史,藏漢合璧的建筑風格,是整個安多藏區最古老的寺院。在卓尼,你還能看到街上時不時有穿著傳統服飾的女士,顏色鮮亮,帽子還上有幾個小辮,很有特色。整個縣城的夜晚燈火輝煌,甚至山上都點亮了藏王故里,秘境卓尼的字樣。
第三段旅程,卓尼至扎尕那
第三段旅程,卓尼至扎尕那,290公里,約6小時,
從卓尼縣出來,沿國道316前行7公里有一個博峪觀景臺,山上寫著紅色圣地綠色博峪。
繼續順著山谷河流一路緩下坡60公里,到達岷縣時,海拔會降到2300。兩岸開了很多梯田,因為氣溫較山上高,5、6月份油菜花就已經開了。過了岷縣,轉向往南踏上省道210后又開始上升,將要翻越的是此行最險的一段路,可以與川藏線上覺巴山媲美的鐵尺梁,繼續行駛50公里,約1小時,穿過鐵尺梁隧道便可到達寫著“眾山之間,諸神之上”的觀景臺,站在臺上放眼南望,浩瀚的千里迭山,猶如盤龍巨蟒橫臥天際,氣勢恢宏。從鐵尺梁觀景臺繼續往下走的這段路,坡陡彎急,邊上就是懸崖絕壁,短短的10來公里,海拔就從3000多降到了谷底1832米的臘子口。
鐵尺梁觀景臺
據說毛主席當年就是在突破天險臘子口翻過鐵尺梁后滿懷勝利的喜悅與豪情吟誦出了千古名篇《七律·長征》。如今這里不僅遺存的有當年的碉堡臘子口戰役紀念碑更是如同一柄倒懸的利劍永久的鎮守在天險邊上
從臘子口出來,一路都是紅色的革命記憶,再往前開55公里,大約1小時,還會經過茨日那毛主席舊居,過了茨日那繼續前行43公里就能抵達迭部縣城。到了這里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住縣城,還是直接往北30公里,進入扎尕那景區入住,縣城住宿條件會好一些,住景區則可方便第二天早起觀景。但是如果您到達迭部時天色已晚,安全起見,就不建議進山住扎尕那了。
第四段旅程,扎尕那至朗木寺鎮
第四段旅程,扎尕那至朗木寺鎮,95公里,約1小時50分鐘
扎尕那當然是甘南之行的重中之重,可以多留一點時間,整個村落由東哇村、業日村、達日村、代巴村4個自然村和一個藏傳佛教寺廟拉桑寺組成,早起可以先沿著景區木棧道走上仙女灘,順光眺望遠處的沿山而建的村落。下午則可以把車直接開到位于東哇村北側山坡上的拉桑寺,從扎尕那的最高點反過來看仙女灘這一側的風光。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去后山徒步,或是以半徒步半自駕的方式走一走洛克之路。
扎尕那
離開扎尕那,重新回到248國道,一路伴著白龍江在峽谷中穿行,地勢逐漸升高,風光也由森林峽谷變成了高山草場。
郎木寺鎮賽赤寺
郎木寺鎮海拔3350米,地處甘川交界處,白龍江穿鎮而過。江北的賽赤寺屬于甘肅碌曲縣,江南的格爾底寺,隸屬四川若爾蓋縣。兩座寺廟均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一鎮跨兩省,兩寺共一鎮。賽赤寺依山而建,山后有甘南地區允許參觀的TZ臺。格爾底寺內有300年歷史的肉身佛,入口處旁邊,就有一座臨夏風格 的寺,反差巨大,相映成趣。
第五段旅程,朗木寺至紅原
第五段旅程,朗木寺至紅原 214公里,約3小時20分,
從朗木寺出來,過了日爾朗山隧道,就進入平均海拔3500米的若爾蓋大草原。從這里到唐克鎮已建成完善的自駕騎行環游線路,我們選擇沿248國道前行,首先經過為短途團隊游客打造的景區若爾蓋花湖,門票110,其實就是草原上的一個海子,自駕的朋友直接忽略即可。到唐克鎮這一段沿途有包括羅渣嚴格、熙拉山、喀哈爾喬、象鼻山、九曲風光在內的8個休息觀景區,足夠你慢慢欣賞了。到了唐克鎮,還有一個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門票+觀光梯是105,適合看晴天的時候看落日,但風光與沿途并無二致。
唐克黃河九曲第一灣
若爾蓋花湖
從唐克出來,繼續沿248國道行駛40公里,會經過瓦切塔林,有一大片佛塔與經幡,瓦切的經幡呈園頂帳篷狀,與別處有一定差異,面積之大也為藏區少見。從塔林出來上301省道走5公里,還有一個完全免費的日干喬國家濕地公園,正是當年紅軍長征時走過的地方,風光不比花湖、唐克差,還能夠緬懷先烈。
離開日干喬,返回248國道,再行駛45公里,約50分鐘即可到達海拔3500米的紅原縣入住。
第六段旅程,紅原-阿壩 120公里 約2小時
離開紅原,沿248國道前行5公里,路邊就是月亮灣景區,這里同唐克的黃河第一灣類似,是看日出的地方,只是修了一個高臺,58元,并沒有進去的必要。繼續行駛30公里,過安曲鎮右拐上347國道,翻過海拔3900米的阿依拉山埡口,往下走一點,海拔3688米的朝霞夕照的觀景臺是你更好的選擇。從山上下來,還可以選擇去河谷中海拔3100米的神座村轉轉。繼續前行60公里,約1小時即可到達阿壩縣。中間還會經過一個叫游牧味道的停車觀景區。從安曲鎮到阿壩的347國道這一段路,山巒起伏,草場開闊,車少景美,可以說是整個川北大草原上體驗最佳的一截。
覺囊派賽格寺
而阿壩縣更是一個感受藏地人文的好地方,離縣城老遠就能看到的賽格寺,是全藏區規模最大的藏傳覺囊派寺院,覺囊派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盛極一時,遍布衛藏,如今勢力衰微,僅在相對封閉的四川阿壩,青海果洛等地還有遺存。
苯教朗依寺
阿壩縣城東北四公里的山崗上還有一座國內規模最大的苯教寺院朗依寺。苯教又稱苯波教,是佛教傳入前,流行于藏區的原始宗教,并不屬于藏傳佛教。只是外觀上相互影響有些相似,(但他們采取了一些反佛教的做法,比如逆時針轉經)郎依寺座落在群山環抱之中,與對面山頭的另一座苯教寺院多登寺遙相呼應,格外的靜謐,也是一個看日落的好地方。
除此之外,阿壩縣還有有規模宏大的格魯派寺院,各莫寺與格爾登寺,同樣值得停留。
第七段旅程,阿壩-阿萬倉
第七段旅程,阿壩-阿萬倉,126公里,約2小時35分
離開阿壩縣城,向久治方向開,可以選擇先去距離45公里,約1小時路程的蓮寶葉則景區,這也是整個大環線路上,唯一值得買票進入的地方。但草原上天氣瞬息萬變,去之前一定要查好天氣情況。從阿壩到久治,70公里路程,一路都是平緩的大草原景象,到了久治縣,就已進入青海境內,此地也是一個重要的路口,走德馬高速,經果洛、瑪多可踏上唐蕃古道,左拐進入347國道,經班瑪可至色達,重新回到四川,就是川西北環線。
繼續前行,走不多遠,即可離開青海,進入甘南的西部。順便說一句,久治到班瑪這段170公里的路程,一路要翻越5座4000米以上的大山,每一座山的埡口,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免費的看到與蓮寶葉則一體兩側,只是叫法不同的年保玉則神山。
寧瑪寺轉經筒與六字真言塔
離開久治,前行46公里,在平坦的濕地草原中,遠遠的就能看到寧瑪寺,寧瑪寺又稱娘瑪寺,有世界最大的轉經筒和六字真言塔。阿萬倉鎮就坐落于距娘瑪寺4公里的地方。小鎮所在的阿萬倉濕地曾被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濕地”的第一名,近有河流迂回,遠有千山競形,一邊是黃河的支流在大地上畫出的無數條優美曲線,另一邊則是小鎮錯落有致的紅房子整齊的排布,運氣好還能在山頂看到藏族同胞煨桑、撒隆達祈福。
第八段旅程,阿萬倉-夏河
第八段旅程,阿萬倉-夏河,250公里,約4小時30分
從阿萬倉出來,往瑪曲方向開50公里,在距縣城還有5公里的時候會經過瑪曲黃河橋。橋邊上有停車區,立著天下黃河第一灣的大牌子,但這里的黃河第一灣指的并不是像唐克那樣的小河灣,而是一個長達四百三十三公里,將整個瑪曲縣域都環抱起來的,放在全國地圖上都能看到的大拐彎。瑪曲在藏語里正是黃河的意思,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黃河命名的縣。過縣城再行駛20公里,有一個忠克觀景臺,可以從山上俯瞰整個瑪曲草原。
尕海
穿過忠克隧道后,可以選擇去尕海看看,34公里,卻需要50分鐘,主要是下204省道后的15公里全是炮彈坑的爛路,疫情期間景區也未開放,只能用無人機飛,或是隔著圍欄遠遠的觀望一下。
郭莽濕地
離開尕海,往碌曲方向開10公里,會經過黑頸鶴等候鳥的棲息地,也是洮河發源地的郭莽濕地,而碌曲在藏語中指的正是洮河。繼續前行20公里,有一
個分水嶺觀景臺,其兩側一邊是黃河的最大支流洮河,另一邊是是長江的支流白龍江。雖然看到的依然是這一路常見的草原景象,但是想著中華民族的兩大母親河,心里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和快樂。
下了分水嶺,再行駛20公里即可到達海拔3350米的碌曲縣。
離開碌曲繼續向前,地勢逐漸降了下來,經過黑力寧巴停車區,穿過桑科草原,一個多小時即可到達海拔2800米的夏河。
由瑪曲、碌曲到夏河一路走來,甘南這三個以大河命名的縣也向我們展示了各種草原的奇妙,從瑪曲的廣袤無垠,到碌曲的草長鶯飛,再到夏河的蒼翠欲滴,隨著海拔的逐漸降低,氣溫則隨之升高,縱橫交錯的濕地河道,逐漸變成了緩丘低谷的電腦桌面,星羅棋布的黑色牦牛也變成了滿山遍野的白色羊群。
夏河最出名的當然是拉撲楞寺,但這么一大圈轉下來,這種游人如織的景區寺廟如今對你的吸引力肯定也會降低很多,去打卡的話,拉撲楞的酥油花館、貢唐寶塔和世界上最長的轉經筒長廊也算是特色。
倒是在寺院對面的幾家唐卡鋪子里,看一看畫師們是如何繪制唐卡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第九段旅程,夏河-蘭州
第九段旅程,夏河-蘭州,230公里,約3小時30分
離開夏河前,可以先去甘加秘境的白石崖兜一圈,穿過26公里碧草如茵的草原公路之后,就到了集合古城、寺院、村落、草甸、峽谷、溶洞、河流、牧場等多元景致為一體的甘加,這里游人很少,村落寂寥。我們去的時候還是免費的,如今聽說已經開始收取120元的門票+區間車費用,也不讓私家車前往。
甘加秘境
但是按照下面的方式,說不定還能免門票的把車開進去。
不要導航到甘加秘境,先導航到甘加草原或是白石崖,到了地點以后不要停車,繼續直行進入小道行駛20分鐘,約10公里即可到達真正的白石崖腳下。離開白石崖繼續往前開,就可以順路經過八角城古遺址,并完成環線回到甘加草原。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鏟齒象化石
離開夏河以后,在回蘭州的路上,還可以去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了解下甘南這片草原的過往,這里有三個主體建筑,占地面積巨大,除了有當地特產的和政羊和埃氏馬外,還有國內最胖的黃河巨龍,以及鏟齒象從3個月到40歲不同階段的幾十個頭骨化石,化石從小到大一字排開,很有氣勢。
離開和政,上高速,不到2小時即可到達蘭州。
至此,我們的甘南川北大環線就走完了。
最后,我想說一句,雖然如今甘南的一些知名景區商業化已經不可避免,但只要你稍微走的遠一些,很多地方依然保持著原始而豐富的風光。旅行要趁早,趕緊出發吧。
下面是一些進入甘南地區的注意事項,送給大家做為參考
- 雖然甘南各地區海拔并不是很高,但也不能輕視;
- 甘南地區晝夜溫差大,且天氣多變,常有風雨驟至的情況出現,要帶好好防寒衣物及雨具;
- 高原上晴天的時候紫外線強,要注意防曬;
- 天葬現場不允許拍照,不能大聲喧嘩擾亂天葬儀式,對死者保持尊重;
- 進寺廟時,忌諱吃大蒜或身上留有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