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2023年去安全嗎;2023年泰國普吉島現狀
(觀察者網訊)據印度尼西亞“Indonesiaexpat”新聞網站5月5日報道,為控制過大的國際游客流量,旅游勝地巴厘島計劃對外國游客采取配額措施,想赴當地旅游需要提前1年申請。
“誰想要明年來巴厘島,現在就加入預約名單吧。”當地時間4日,巴厘省省長瓦揚(WayanKoster)向記者表示,他的團隊正考慮對外國游客的數量進行限制,具體名額會與包括印度尼西亞酒店和飯店協會 (PHRI)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方協商。
瓦揚表示,如果放任游客涌入,很多人將只攜帶“2便士”。他們只吃米包,出行靠摩托車,而且肆意違反交通規則,甚至會破壞自動取款機。計劃中的配額措施,旨在防止“行為不端”的游客抵達印度尼西亞,例如那些度假途中花光積蓄,最終不得不在巴厘島尋找工作或者持旅游簽證開業的游客。
據Indonesiaexpat此前報道,外國游客中相當比例的游客存在“流氓行為”,除瓦揚提到的危險駕駛摩托車外,游客們還屢屢出現三人共騎自行車,在公開場所衣著暴露等情況,嚴重沖擊了當地社會秩序,令當地政府頭疼不已。為此巴厘島當局已制定法案,禁止外國游客租用摩托車等。而為了遏制外國游客日益猖獗的犯罪活動,當局已明令要求巴厘島的外國人不得經營任何類型的業務。
報道稱,大量外國游客的涌入,已嚴重影響到當地民眾的生活。據印度尼西亞旅游局的數據,2023年巴厘島的到訪人數將達到1000萬人次,其中外國游客占比約為70%。
作為全球知名的旅游勝地,巴厘島在后疫情時代面臨更大的外國游客接待壓力。
巴厘島位于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部,屬熱帶干濕季氣候,島上遍布雨林、火山、古廟、懸崖、水晶湖、沙灘、瀑布等景觀,其南部海岸擁有品質絕佳的海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厘島旅游業發展飛速,直至今日依舊享有盛譽。
以2019年為準,巴厘島共接待了超600萬名游客,而中國則是巴厘島最大的國際游客來源國。印尼著名文化旅游學者、烏達雅納大學旅游孔子學院印尼方院長森德拉曾向中新社記者介紹,2013年到訪巴厘島的中國游客為38.7萬人次,2018年增至136萬人次,占外國游客總數的比例從11.82%提高至近三成。
不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巴厘島的旅游業遭受沉重打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此前報道,由于疫情肆虐期間嚴格的邊境管控措施以及高昂的簽證和保險費用,巴厘島在2021年僅接待了45名國際游客。
2020年,巴厘島副省長蘇卡瓦迪表示,巴厘島財政收入的60%來自于旅游業。當年4月份印尼巴厘島的外國游客幾乎下降了100%,外國游客的到訪數量由以往的每天1.7萬名降到了幾乎為零,與旅游業相關的5萬人失去了工作。
而隨著新冠在全世界的普遍“降燒”,巴厘島的旅游業再度恢復往日盛況,只是麻煩也隨之而來。
巴厘島旅游局的數據顯示,自2023年3月開始,日均國際旅客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7萬人次。外國人數的激增,衍生并惡化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當地民眾普遍抱怨交通流量增加、污染嚴重,以及外國游客對當地文化缺乏尊重等各種情況。
事實上,此前巴厘島旅游部門就已經在著手轉變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方向。
據Indonesiaexpat報道,今年4月4日,印度尼西亞海洋和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B. Pandjaitan)強調,巴厘島的旅游路線定位必須從“大眾旅游”轉變為“品質旅游”。盧胡特表示,當局將通過多種手段來整頓旅游業,包括打擊違反公共秩序的行為、征收旅游稅、限制來自不受歡迎國家的游客入境等等。究其背后原因,既包括提升游客質量、增強對高收入人群的吸引力從而改善發展現狀等經濟因素,也包括維護當地人地環境等文化因素。
就巴厘島受東西方游客共同青睞的原因而言,森德拉當時便首先提到了當地注重“三界和諧”(即人與神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或環境的和諧)的文化和傳統,其次是巴厘島的藝術和文化場景,最后才是當地卓越的自然環境。
巴林康神廟見證了巴厘島與中國源遠流長的友好交往。圖自中新網
但無論如何,所謂“品質旅游”的衡量標準也應當包括當地的治安水平,以及對外國游客人身安全的保護程度。
近日,2名中國游客被發現慘死于巴厘島金巴蘭洲際酒店一事,在國內引發強烈關注。
報道稱,監控畫面顯示,當地時間清晨時分,男死者滿身是血地死于走廊,脖子和左腿均有傷口。女死者則躺在房間浴室內,頸上有纏繞的傷口,兩名死者當時均全身赤裸。目前,印尼警方尚未公布案件究竟屬于自殺、兩人互毆還是有第三方介入的,法醫正等待對女死者胃部液體的毒理學分析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駐登巴薩總領事館曾于4月28日發文,提醒五一假期赴巴厘島旅游的中國公民注意安全。
而瓦揚此前曾頗為自豪地表示,國際游客首先追求安全和舒適,巴厘島當然是安全舒適的目的地,這也是其團隊一直所追求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