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園烈士名單;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園
秋風蕭瑟,天降淚雨,慈母仙逝,南疆無語,音容猶在,母儀千古。
我們的好同學、好兄弟、好戰友張官太烈士之慈母許瓊仙老人,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23年9月2日中午仙逝于云南省紅河州石屏縣新城鄉阿烏寨,享年85歲。
驚聞官太慈母仙逝,原桂林陸軍學校八三級12隊的戰友們深感悲痛,在以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沉痛哀思和慰問關懷之時,受王廣隊長委托,羅富強、陳云富、李躍齊三位同學代表12隊全體戰友,親赴石屏縣阿烏寨官太烈士家中,泣別英雄母親,安撫官太家人,并送慈母最后一程。
官太烈士慈母遺像
向官太烈士家人轉達全隊戰友的問候
也許是天意,羅富強三人于9月8日下午到達阿烏寨時,原本晴朗的藍天突然變臉,大雨傾盆,剛剛下車的三人頓時驚愕,追思慈母,黯然神傷,冥冥之中,難道慈母的西去驚動了上蒼?以至于蒼天都在為慈母悸動嚎哭,并且,“淚飛頓作傾盆雨”……
官太烈士母親許瓊仙1938年7月27日出生于云南省紅河州石屏縣新城鄉上新寨,這是個以種植和養殖業為主的邊遠貧困鄉村。幼年的慈母,3歲喪母,跟隨外公生活在紅土高原貧困的邊遠鄉村中,生活艱辛,忍饑挨餓,度日如年,受外公熏陶,自幼養成了正直、勤勞、善良、寬容、知恩圖報的良好品德。
1949年12月石屏解放,慈母全家積極參加土改,支援大軍剿匪除霸,協助并參與新生人民政權的建設。
1955年,慈母嫁入阿烏寨與慈父張海忠完婚后,精心伺候祖父祖母,與父親一起先后養育了長子官太、次子偉漢和長女翠華、翠林4個兒女,并供4人讀完中學,1人上完大學,對于邊遠的貧困山區鄉村而言,其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慈母是一位自強不息、勤勞善良的農村女性,是我們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代建設者,經歷了共和國70多年的風風雨雨。
石屏縣阿烏寨一角
在建國初期那艱難困苦的年代,慈母白天下地勞作,晚上回家做飯、洗衣、喂雞喂豬,一有空閑還澆水縫衣直至深夜,吃的是淡淡的苞谷餅,喝的是冷冷的山泉水。慈母給了官太四兄妹生命,又含辛茹苦的養育了四兄妹,教誨著四兄妹……
慈母是一位目不識丁又極其普通的農村婦女,卻深深懂得尊師重教、嚴格教子的大道理。不管生活多么艱辛,慈母都堅定地支持兒女上學,對兒女既和藹又嚴格。在四兄妹先后讀書的近20年中,每逢周末放學回家,總能看到慈母在那昏暗的土坯房里做飯燒菜。煙熏火燎之中,竟然培養出了石屏縣當年的理科高考“狀元”,從新城鄉走出了第一個重點大學本科生,讓四兄妹從心底里發出肺腑之言:慈母啊,兒女何以能夠報答您的大德大恩?
慈母是一位善良和藹又睦鄰敬親的典型農家婦女。弟妹們曾記得:在寨子里農機欠缺、勞力不足的農忙時期,只要生產隊長一聲招呼,慈母二話不說就去參加生產突擊;寨子里誰家有困難需要幫手,只要找到慈母,慈母都熱情幫助,忙前忙后毫無怨言。慈母晚年常坐在老家門前與過路鄰里熱情打招呼、拉家常,用自己的微笑溫暖他人,對外公也很孝敬,不辭勞苦地照顧老人,履行著做女兒的義務和責任。
官太烈士1984年在軍校英姿
【張官太烈士,1962年10月4日出生于云南石屏縣,漢族,1979年9月考入云南大學數學系數學專業,1983年7月畢業后入伍,桂林陸軍學校83級12隊6班學員,1984年11月22日傍晚犧牲在云南老山前線150號高地,追記三等功,安葬于麻栗坡烈士陵園】
慈母是一位深明事理又極其平凡的山區農家婦女。1984年是張家非常不幸的一年,年輕的長子官太大學畢業后,迎著祖國南疆的濃烈硝煙,勇敢地走進了衛國戍邊的綠色軍校,履行起保衛祖國的光榮義務。特別是在祖國南疆炮火硝煙最為濃烈的時候,寫下“”,主動要求到戰火紛飛的南疆邊關第一線接受血與火的生死考驗,不幸于1984年11月22日傍晚犧牲于云南老山前線150號高地,時年僅22周歲,還尚未來得及報效父母的養育之恩。
得知長子戰死疆場、為國捐軀后,官太全家處于極度悲痛和絕望之中,聽聞噩耗的慈母當即暈厥,但蘇醒后卻要求子女們,不要給國家添麻煩,不得向政府亂伸手。要知道,1980年代的阿烏寨,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僅僅2~300元,到2010年時才剛過2000元呀。
2011年后,當得知官葬的麻栗坡烈士陵園可以去掃墓時,官太父親已于2009年先于慈母而逝,70高齡的慈母承受著晚年失去老伴的巨大打擊,幾次想動身去麻栗坡烈士陵園看看長子官太,但子女們擔心慈母的身體健康,特別是不愿意讓慈母心靈再次承受巨大的悲傷,一直沒有敢帶慈母前去看望兒子,直至慈母仙逝,都未能去到烈士陵園看望官太一眼,只是由弟妹們每年代為掃墓。
叩拜官太烈士慈母
親愛的慈母,長子的犧牲,讓您心里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卻又如此的剛強,您用自己的行動,在家庭極度困難時刻實現了對兒女的承諾,將弟妹們撫養成人,并一直把官太生前的照片掛在自己房間里,天天與兒子對視著,訴說著,從那多年未能釋懷的心情里,能夠折射出您對兒女們深深的疼愛。特別是進入晚年,時常坐在自家門前,遙望著村口,那分明就是在盼望著自1983年“出門”以后的兒子官太的歸來……
慈母生前堂屋里懸掛著的官太照片
新城河含淚念慈容,尖山峰披綠懷大恩。此時此刻,面對慈母大人的靈柩,作為官太生前的同學、戰友、生死兄弟,我們深深叩首,深情追憶:慈母大人,您的一生,歷盡坎坷、飽受磨難;勤勞儉樸、艱苦奮斗;平凡無奇、樸實無華;善良賢明、豁達包容;和親睦鄰、樂善好施。您是一位既平凡又偉大的中國母親,您對祖國、對親人、對朋友的真摯情感、對家人的嚴格要求、對生活的執著信念、對困難的樂觀豁達,與天地永恒,與松柏長青。
親愛的慈母,您對官太兄弟的諄諄教誨和音容笑貌,是兒女們永遠的記憶,將永遠留存在兒女們心中,伴隨著兒女們一生。
2019年7月7日,軍校學員隊長及同班同學看望張官太烈士母親
戰友們送的花圈
而今,慈母人已仙逝,駕鶴隨父西去,終于將與分別已40余年的長子官太團聚,后輩們在此衷心祝愿您和慈父攜手天國,相依相伴,與官太兄弟一道,在天國一路走好,永遠走好、走好、走好……
兒子: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林陸軍學校八三級12隊全體戰友
二○二三年九月九日哭泣于昆明
【說明:文中的新城河為張官太烈士家門前的河流,尖山峰為張官太烈士家側后面的最高山峰,官太母親就入土安葬于此山腰上】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