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需要坐觀光車嗎(乾陵需要坐觀光車嗎多少錢)
都說“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陜西”。
夏天去了趟山西,走了趟梁林之路,從應縣木塔玩到漢武帝寫下《秋風辭》的飛云樓,被頂級木構建筑驚艷了全程。
上個月月底,我又飛了趟陜西,從西安玩到咸陽,拜訪了茂陵與乾陵兩大帝王陵,來了一把沉浸式“下墓”體驗。
作為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的古都,咸陽可以說是遍地王陵。
漢高祖的長陵、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與女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皆坐落于此。
我在雨中的乾陵瞻仰了無字碑、在茂陵前與漢武帝的墓碑對視……那些在歷史長河里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帝王,就沉睡在眼前。
一座咸陽城,也是半部古代史。商鞅變法、荊軻刺秦王等眾多風云事件都曾在咸陽上演。
另外它也是西出長安的首個驛站,且長期作為京畿之地,王維、李白、李賀都曾在這里留下送別詞。
站在渭河邊上,我總有一種時間與過去重疊的穿越感,仿佛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的場景就在眼前。
當然了,咸陽的玩法也很多。
除了沉浸式“下墓”外,還可以在咸陽來一場松弛感十足的市區citywalk/citybike,這里游客要比西安少很多。
我去咸陽的時候是雨天,在渭河邊散步時幾乎包場了。
市區內的景點比較集中,路線嘛按照這個順序來就夠了:
鳳凰臺-咸陽博物院(文廟)-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渭河(皆步行或騎行可達,咸陽共享單車很多,騎行也很方便)。
咸陽真的佛系又低調,“弄玉”的鳳凰臺、文物眾多的咸陽博物院、松弛感十足的渭河邊……都讓我感受到了這座古城里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慵懶。
河岸的柳樹我也超愛,沿河在柳樹下騎行,總是讓我想起王維詩里的“客舍青青柳色新”,非常詩意。
劃重點,咸陽的交通也很方便。
我是從西安乘坐高鐵過去的,大約20分鐘就到了。如果住的地方距離西安高鐵站比較遠,也可以選擇乘坐地鐵1號線過去。
咸陽攻略
在上香與上進之間
我選擇了下墓
乾陵
乾陵景區一共分為四部分,分別是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與乾陵主陵等。
建議大家先打車/公交車到乾陵南門,再乘坐景區觀光車分別拜訪這四個地方,景區觀光車一般是按照從南門開始的順序走的。
不過人多的話也可以包個出租車,時間會更自由一點。
乾陵主景區
乾陵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陵,也是歷史是唯一一個兩位皇帝的合葬陵,無字碑上千年風云變換。
據說乾陵曾三次被盜,但卻一直沒成功,目前它也是唐陵里唯一一座沒被盜的陵墓。
乾陵作為“歷代諸皇陵之冠”,里面有很多技藝精湛的雕刻,又被稱為“盛唐石刻藝術露天博物館”。
從售票口進入乾陵,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長長的神道,神道兩側有120件栩栩如生的石雕,仿佛一直守護著這里。
雕刻里最神秘的當屬無頭石刻,超級震撼。
沿著神道一直向前,就可以看到武則天的無字碑了,不過碑上并非無字,后人有在上面題詩。
如果體力不夠的話,只走到無字碑處就好了,再往上就沒什么了。
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都很小,就直接一起說吧!
懿德太子是唐中宗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傳說因妄議張氏兄弟而被被仗殺。
李顯發動“神龍政變”登上皇位后,追封李重潤為懿德太子并將靈柩由洛陽遷到乾陵陪葬,他的墓葬級別是高于章懷太子與永泰公主的。
章懷太子是李賢,武則天次子,后被貶為庶人后流放,29歲時被庫吏逼令自盡。
懿德太子墓和章懷太子墓最值得看的是墓道中的壁畫,壁畫雖為仿品(真跡在陜西歷史博物館)。
但即使是仿品,在墓道中觀看也別有趣味。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是武則天的孫女,據說是難產而死,也有傳言說是被武則天處死。這里曾被盜過,下到墓穴里還能看到盜墓穴打的孔。
永泰公主墓與乾陵博物館是連在一起的。博物館里有著乾陵陪葬出土的唐三彩、壁畫和石槨等,可以一起參觀一下。
與永泰公主相連的有一座人工地宮景區,真誠勸大家不要浪費時間進去。我是本著來都來了的想法去逛了一圈,差點被那些瘆人蠟像嚇死。
而且它是后面修建的,無古跡,去乾陵游玩的話可以直接劃掉。
我是直接從西安去的乾陵,西安客運站有到乾縣的班車,流動發車,過去還是很方便的。
到達乾縣客運站后,可選擇打車或乘坐2路公交車去乾陵。
茂陵
其實茂陵的交通不是很方便,但實在太敬仰霍去病這位少年將軍了,于是還是廢了一番功夫來到茂陵。
茂陵在咸陽市興平縣,如果坐公交的話,還得走4公里左右才能到達。我就直接從咸陽打車過去了,大概半小時左右吧!
大家打車的話,最好留個司機電話,以免回來打不到車。
霍去病墓(茂陵博物館)
這里是茂陵的主景區,霍去病就埋葬在這里。站在他的墓前,總能想起之前書本上寫的這個少年,說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冠軍侯,應該多么意氣風發啊。
霍去病的墓前放了很多花,大家來的話也可以帶一束花放在墓前。
瞻仰完霍去病后,就可以逛下它所在的茂陵博物館了,這是一座園林式博物館,可以看到一些茂陵出土的展品。
衛青墓也在這里,但目前還沒對外開放。
茂陵
霍去病墓與茂陵不是連在一起的,要走十幾分鐘才能真正到達漢武帝劉徹的陵寢。
茂陵的地宮沒有打開,只能看到漢武帝的墓碑,墓碑后是郁郁蔥蔥的青山。我抵達之時將近黃昏,總感覺有著難言的悲壯與孤獨。
原來是王維詩里的渭城啊
我是去之前做功課才知道,咸陽就是王維詩里的渭城,他在這里寫下了千古名篇“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咸陽游玩的地方也比較集中,掃個單車就能一路玩過去。
鳳凰臺
鳳凰臺是“咸陽八景”之一,也是“關中四大名臺”,建于明代,曾經是城樓。
傳說中秦穆公之女就住在這里,“弄玉”、“乘龍快婿”的典故就出自這里。
鳳凰臺人不是很多,在鳳凰臺可以觸摸到古樸厚重的城墻,登上鳳凰臺后,眼前的風景十分有煙火氣。
咸陽博物院(文廟)
咸陽博物院是國家二級博物館,一共有兩個館,一個叫做咸陽文廟博物館,另一個叫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
文廟附近的咸陽博物館距離鳳凰臺比較近,可以直接騎車過去。
咸陽文廟博物館也是最大的,里面有16萬余件文物,其中漢代玉仙人奔馬、玉辟邪、三彩馬等皆為珍貴文物。
但最遺憾的西漢兵馬俑館正在修繕,無緣得見最頂級的“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了。
除了文物外,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庭院,庭院里逛逛也很舒服。
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
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在渭河邊上,這里主要是關于咸陽古渡的歷史文化展出。
也是來了這才知道,原來咸陽古渡從商代末期就開始了,它是西出長安與古代絲綢之路的第一渡。
里面有很多類似下圖一樣的場景,可以直觀看到古代渡口的生活畫面。
渭河
從咸陽古渡廊橋博物館下來,就是渭河邊。
渭河邊上很多當地人在散步,我去的時候正好是雨后。湖邊的柳色帶著新綠,湖水悠悠,像極了王維詩里的樣子。
湖邊很少見到游客,大多都是當地人,在這里走走停停很治愈。
河上還有國內第一座秦代建筑風格的雙層人行景觀廊橋,我也去上面走了下,有點現代化,沒時間的話可以略過。
咸陽美食
這次在咸陽待的時間比較短,體驗的美食也不多,但好在吃的一些店都沒踩雷,這邊也給大家分享一下。
乾縣豆腐腦
到達乾縣的第一時間,我就直接去吃了本地朋友強推的乾縣豆腐腦。
我沒有去找老店,直接在汽車站附近的小店吃的,不過味道也很驚喜就是了。
乾縣豆腐腦的做法比較特殊,澆頭是紅紅的辣椒油,里面還有蒜汁、醬油、香醋扽,拌開之后味道也是香香辣辣的,非常好吃。
而且里面的豆腐腦入口很滑嫩,配著香辣鹵汁一碗都吃不夠,如果一碗豆腐腦不夠吃,也可以再點一個肉夾饃,配著也很香。
勝利面莊
這也是來咸陽必吃的一家面店,從文廟步行可達。
他家的招牌是哨子面,我點的是小份炸醬肉哨子面,面要的是biangbiang面,很勁道。
雖然我點的是小份,但端上來超大一份,澆頭里的肉也很多,非常實惠。
將面和炸醬拌勻,五花肉的香氣浸入到面里,再加上點醋和陜西的辣子,口感絕了。
我吃完的時候看很多人點了三合一,看起來也很不錯,大家來吃的話也可以試試這個。
三寬豬蹄
三寬豬蹄是我在咸陽的最后一站,吃完就回杭了。
它也是在咸陽開了很多年的老店了,主打是豬蹄和燒烤,我看到很多當地人都來吃。
不過這次因為是一個人來實在是吃不完,就沒有點烤豬蹄只吃了燒烤,有點可惜。他家燒烤也不錯的,肉質很新鮮。
另外我覺得孜然烤餅也是必點的,餅酥酥脆脆,加上孜然和辣椒的香氣,絕了!
來咸陽,其實匯通面也是必吃的,這次我沒時間去了,大家來咸陽的話別忘了去吃哦。
西安的游客非常非常多,節假日應該更是,如果想避開人群,不如去西安旁邊的咸陽城轉一轉,論歷史、論人文這里都不輸西安。
而且咸陽也完全不商業化,騎車在咸陽城里轉轉,還能邂逅很多煙火氣的場景,相當治愈。
-咸陽旅行Tips-
/出行貼士/
- 西安站、西安北站皆有抵達咸陽的高鐵或火車;
- 也可以選擇從西安乘1號線到咸陽;
- 咸陽市區有很多共享單車,另外親測打網約車很方便。
/住宿推薦/
- 咸陽住宿的話,比較推薦住在鐘樓附近,方便城市citywalk。
/美食推薦/
乾縣豆腐腦
勝利面莊
三寬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