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都庫什山在中國境內嗎-興都庫什山脈的走向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266 篇 原 創 主 文-
中國共有2000多個縣城,每一個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大者如若羌縣,一縣可當一個省,小者如山東長島縣,占地僅56平方公里。
在這些城市之間還有個算得上是國內比較有名的縣城,它雖然不能說是排名第一,卻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最“牛”的縣,那就是塔什庫爾干。
深藏于大山下的塔什庫爾干,圖by遠飛的鷹
在這里,你能看到沙漠、雪山、湖泊等等新疆最典型的美景,還能領略到千年的歷史遺跡風韻...
那么問題來了,它到底“牛”在哪?
一、一個縣鄰三個國家塔什庫爾干,全稱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為了方便介紹,以下將其簡稱為塔縣。
塔縣成立于1954年,它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相鄰,是我國唯一一個與三個國家接壤的縣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紅其拉甫就在這里。
中國再找不到第二個縣能與三國接壤,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塔什庫爾干”是一個象征性的地名,得名于塔縣城東北角的古城堡,也就是今天的石頭城遺址。
石頭城是新疆境內古道上一個著名的古城遺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勢極為險峻。
石頭城,圖byVIP會員四哥
在它腳下是一個美麗的金草灘濕地,夏季的綠色草甸在陽光的照耀下像是披上了一道金光,在濕地中間有一條蜿蜒流淌的河流,即塔縣的母親河——塔什庫爾干河。
在金草灘上看慕士塔格,圖byVIP會員四哥
雖然石頭城現已是殘垣斷壁,但在歷史上卻是古絲綢之路經過蔥嶺(帕米爾高原)的最大驛站。從古至今,有數不清的中外歷史名人在此駐足停留。
大約在公元150年,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在《地理志》中寫道:“有一條古道通往出產絲綢的賽里斯國,這條道路要經過一個叫“石塔”的地方中轉?!?/strong>
這個“石塔”后來經專家的考證就是今天的石頭城遺址,通過考古證明,這座城是在1500多年前修建,在此之前可能有更古老的存在,我們看到的應是在原址上重建的。
(1477年意大利出版的《托勒密地圖集》書中第一幅地圖為世界地圖,依據托勒密投影法,世界地圖被畫成扇面形,后人將這類世界地圖稱為“托勒密扇子”。)
托勒密記載中說到塔縣的石頭城是絲綢之路的中轉站,但今天仍有大部分人認為絲路上的絲綢貿易是沒經過這些站點,而是由駝隊馱著絲綢一路從長安直奔羅馬。
但仔細想想,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現今運輸業這么發達,無論是飛機、火車還是汽車等快捷的交通工具仍然需要在??空拘拚a充物資,更何況是在那個只能用馱畜拉貨的年代,所以說石頭城可能是諸多站點中的一個,絲路上的貿易應該是接力式的。
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越過帕米爾高原到達今烏茲別克斯坦及阿富汗一帶,至于他是怎么過去和回來的,史書上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專家認為他只有走石頭城才是合理的解釋。
疏勒縣張騫公園,博望侯張騫雕像,圖by辜負今生
后來走這條路的一些名人史書里都有記載,唐貞觀十八年(644年),唐代高僧玄奘自印度取經回國,途經朅(qiè)盤陀國,他在《大唐西域記》中描寫了這個國家的風俗、物產、宗教等。
玄奘西行大致路線
朅盤陀國的國都就在今天的塔縣,唐安西節度副使高仙芝曾以此為基地平定了大小勃律國的反叛,東晉的高僧法顯、北魏時期的宋云、惠生都經過此地去西域,后來一些西方探險家如斯坦因斯文·赫定、基督傳教士鄂本篤等也曾來過這里。
二、只有兩種地形塔縣地處新疆的西南端,看似是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實則隱藏著許多秘密。
它的輪廓像極一條魚,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狹長的不規則形狀。
塔縣獨特的輪廓,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它有兩個不太對稱的胸鰭,一個是通向瓦罕走廊的明鐵蓋河谷,另一個是支流塔什庫爾干河與主流葉爾羌河的相匯處。
于是在其整個縣境內便只有兩種地形山地和谷地,山地是昆侖山、喀喇昆侖山這樣的世界級巨型山系,葉爾羌河及其支流切開大山構成這里峻嶺連綿、溝谷縱橫的世界。
葉爾羌河歷史上被稱作黑河,是有名的黑水河,但是當黑色的河水注入主流塔里木河時,卻已被凈化成了乳白色的。
塔莎古道,隔壁就是葉爾羌河圖byVIP會員大雄
葉爾羌河的上游和中游在塔縣境內流淌,這一帶正是帕米爾山結所在的地方,喀喇昆侖山、西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薩雷闊勒嶺等數條大山在此匯聚。
山河匯聚在帕爾米高原之上,圖by《中國自駕地理》
三、雪峰林立塔縣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縣,它的西面就是 帕米爾高原東緣的 薩雷闊勒嶺和 喀喇昆侖山脈,東面是 昆侖山脈的西段,南部是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 喬戈里峰,北部有海拔7509米號稱“冰川之父”的 慕士塔格。
雪山環繞,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在塔縣南部與巴基斯坦的國界線上,喬戈里峰帶著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加舒爾布魯木I峰(海拔8068米)、加舒爾布魯木II峰(海拔8034米)迎接每個游客到來,我們只要來到克勒青河谷,就能將它們同時收入眼底。
喬戈里峰早已聲名在外,冰崖立壁,外形冷峻,充滿了陽剛之氣,關于它的故事大多是人類征服雪峰的悲壯史。
喬戈里峰,圖byqq_321a
相比之下,慕士塔格峰則要親切柔和得多,它沒有劍指藍天,而是匍匐大地,外形看起來就是一個大包子,和喀拉庫勒湖相映成趣。
慕士塔格,圖byVIP會員四哥
慕士塔格是公認的7000米級別的高峰中攀登難度最容易的一個,登頂的人們可以滑雪而下,以此慶祝他們的成功。
四、美麗的冰塔林和杏花雪嶺冰峰之下的河流兩岸谷地既有連綿成片的草原,也有可供稼穡的土地,而塔縣可不僅僅是帕米爾高原下的一個小縣城。
帕米爾高原上的明珠,圖by《中國自駕地理》
這里有我國現代冰川分布范圍最大的克勒青河谷,絕大部分冰河的長度都超過10公里,其中的音蘇蓋提更是中國最長的冰川,由于它們都處在中低緯度,消融強烈、冰面融化存在差異,加上河流侵蝕切割作用,孕育出了千姿百態的冰塔林。
當中屬加舒爾布魯木冰川的冰塔林氣勢最為雄偉,在夕陽下的冰塔會折射出不同的光線,有的會泛出寶石一樣的藍色,有的則會發出綠色,身臨其境如同置身一個美麗夢幻的冰世界。
加舒爾布魯木冰川,圖by《中國國家地理》
克勒青河谷中許多冰川上發育出罕見的冰塔林,無疑是中國欣賞冰川和冰塔林的好地方,冰川融水形成的克勒青河則是葉爾羌河的一條重要支流。
不過它的知名度和美貌似乎很不匹配,真正涉足這里的人也并不多,在探險者眼中這里荒蕪、充滿自由氣息,就是個最具魅力的探險地。
天然的冰障將克勒青河河道封堵,圖by《中國國家地理》
如果說葉爾羌河的支流克勒青河谷是以冰川、冰塔林取勝的話,那么葉爾羌河中游河谷的 杏花村則是其魅力所在。
阿勒瑪勒克杏花,圖來源自公眾號:斑馬疆湖
杏花并不只屬于江南獨有,事實上,在北方,尤其是新疆西北部,杏樹似乎更喜歡這里干燥的西北氣候,所以它們在這里分布得更廣、開得更盛。
伊犁杏花,圖by攝影師梟狼
每年4月,隨著積雪消融,土地增溫,葉爾羌河谷中的一株株杏樹先后綻放,把河灣處的一個個小村莊淹沒在一片片粉紅色的花海中。
大同鄉杏花,圖byVIP會員東子
所以有時候你順著河谷駕車而行,隨著婉轉流淌的河流,經常是來一個急轉彎就遇到一個大驚喜。
五、中國唯一的白種人民族塔縣是我國僅有的塔吉克族自治縣,也是塔吉克人的一方凈土,蒼涼的土地養育了這個美麗熱情的“彩云人家”。
塔吉克老人,小孩,圖by旺財
塔吉克人在人種、宗教、語言、習俗等,和我國另外一些說突厥語系的民族都有較大的差異。
然而他們有著雅利安血統,高鼻、深目、寬的額和潔白的皮膚,說白了就是讓無數人嫉妒的高顏值。
回眸一笑百媚生,圖byVIP會員四哥
塔吉克人民風非常淳樸,是出了名的愛國民族,世代生活在帕米爾高原上無償為國家駐守邊疆,著名的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演繹的就是他們的生活。
這部經典的電影,你有沒有看過?
這里的原住民仍住一種叫“藍蓋里”的平房,房屋四周沒有窗戶,沒有隔間,一家三代或四代住在一起,進門便可看見兩邊各有一道高度為一米五左右的墻以及五根劃分房間功能區域的柱子。
而他們的風俗也一樣豐富多彩,婚禮就是一大亮點。塔吉克族的婚禮有個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拜德爾汗”,塔吉克語中是“婚姻之父”的意思。新娘需要戴三天面紗,而且不能摘下。
等到第三天,“拜德爾汗”會準時來到新郎家,當著眾人的面將新娘面紗揭掉,隨后拿出準備好的面粉、油、奶等食材讓其下廚和面打馕。
塔吉克族婚禮,圖byVIP會員四哥
這象征著她在新的家庭里開啟了新的生活,婚后第7天新娘才能脫去婚服,之后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都要穿著紅色的衣服。
塔吉克族同樣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民間舞蹈稱為鷹舞,一般要配以這個民族獨有的鷹笛來伴奏。
一起來跳舞,圖byVIP會員四哥
當然來到帕米爾高原,怎能不去品嘗一下這里傳統的塔吉克族美食呢?
來塔縣一定要品嘗這里的馕餅,圖by新疆廣播電視臺
由于生活習慣以及民族特點,塔吉克牧區的飲食以肉奶制品為主,農區以面食為主、奶肉食為輔,而現在精工細作的塔吉克美食更像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懷。
一個縣鄰三個國家,兩種地形四座雪山,塔縣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獨特的民俗風情,使得人們由衷地對帕米爾產生如癡如醉的眷戀。
塔縣標志——雪山雄鷹,圖byx7mwim
無論是高原上璀璨的明星,高聳入云的大雪山,還是那塔吉克姑娘那明媚動人的眼眸,都足以讓你沉淪!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駕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自駕地理,對話框回復“入群”
更多精彩內容/線路,歡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