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延慶觀不屬于道教協會—開封延慶觀供奉的是誰
開封是絲綢之路的首站,是八朝古都,這里有耳熟能詳的包青天,莊嚴肅穆的開封府,金碧輝煌的龍亭,一柱擎天的鐵塔,雄偉壯觀的大相國寺,富麗堂 皇的宋都御街。置身清明上河園,猶如步入畫卷,夢回千年……然而這里還有許早已被人淡忘的奇跡,亦有許多世人不曾知曉的美麗,來開封尋找屬于你的絲路故事 吧。
我多次被開封的傳奇吸引走進它,但這一次尋找一帶一路上的旅游奇跡,將我帶到了延慶觀,一個我從未知曉的地方。“延慶觀”的前身叫重陽觀,是道 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傳道與羽化的地方。走進延慶觀我就被觀里玉皇閣的傳奇吸引了,處女座的求知欲瞬間被激活。 聽著導游認真的講解,發生在絲路之路的傳奇一步步將我帶入了那個年代,我仿佛看到延慶觀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傳教、羽化時的情景。
“延慶觀”的前身叫重陽觀,是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喆﹙音哲﹚傳道與羽化的地方。王喆,生于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原名中孚,字允卿,陜西咸陽大魏村人。自入道后改名王喆,字知明,號重陽子。
王重陽,他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中的江湖傳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武功為射雕時代第一人。而延慶觀是為紀念他在此傳教 羽化修建的道觀,與北京白云觀、四川的常道觀并稱為中國的三大名觀。原來金庸筆下大名鼎鼎的王重陽和開封有著這樣的淵源,也是絲綢之路開封的一段傳奇。
“延慶觀”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區西南隅,包公湖東北岸,是我國著名道觀,如明珠鑲嵌在古城放射出燦爛奪目的光彩,歷史上規模較大,現在僅存玉皇閣。
延慶觀,因閣內供奉著玉皇大帝神像,又稱為玉皇閣,是開封最大的道觀之一,也是開封真正的古跡之一,很值得觀看,尤其是大殿內有一處方磚,往下 挖了四五層,每一層是不同朝代的方磚,表明了開封在不同時期多次被黃河淹沒掩蓋,不斷抬高地基。建筑共三層,通高高18.25米,全部用青磚和琉璃瓦件構 成。閣分三層,上圓下方,結構謹嚴,造型奇特,富于變化。各層的建筑設計和技術處理頗不相同,底層為正方形,青磚砌就,四坡頂。頂部由中心圓分出八條幅 線,八個區格和中心均飾以磚雕菊花、葵花、石榴、牡丹等八種花卉圖案。室內無梁柱梯道,頗似蒙古包頂。
地下宮殿位于玉皇閣正下方,是開封市唯一的地下宮殿式參觀游覽場所,由走廊、回廊、中心區域三部分組成。走入地下宮殿,踏著八卦陣圖,可以看到國內第一例餓磚混結構國保文物--玉皇閣的整體頂升過程,領略玉皇閣從地下升到地上的歷史變遷。
令我震驚的是,解放后,市政府對延慶觀進行了全面規劃和修葺。在修復過程中,清理了淤埋3米有余的玉皇閣基座,將玉皇閣硬生生的整體上升,室內清理出了安放玄帝像的神座臺。該座長2.75米,寬1.80米,高0.80米。為防水淹,在閣基四周設計修葺了防水暗道。
經過整修,今日延慶觀新建大門﹙三清殿﹚一座,懸山式,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前置石獅一對。殿內正中立王蠟像,東壁彩繪王喆與七弟子群像,西壁彩繪朝元萬壽宮開山宗師棲云道人王志謹修建宮觀形象。
亭南北各辟一拱形門,南門門楣鑲琉璃磚雕匾額,藍底金字陽文楷書“玉皇閣”三字。室內頂部為穹窿式,內檐用五踩斗拱。今存有漢白玉石雕像三尊, 均高1.5米,中為玉皇大帝,左右為侍臣。北門內磚雕陽文直額“通明閣”三字,字大尺余,頗雄勁。整個建筑使人觀后極感奇特精妙,巧麗非常。
玉皇閣的欄桿上善男信女在這里系福帶祈求好運。
這里更為傳奇的一大景觀是七枝凌霄花纏繞在2棵桐樹上,依附攀巖上升,開著鮮艷的凌霄花。
凌霄花 葉滿墻〔架〕花枝伸展,一簇簇桔紅色的喇叭花,綴于枝頭,迎風飄舞,格外逗人喜愛。
凌霄花與玉皇閣相映, 常年陪伴著敬佩的全真派創派祖師,聲譽天下的五絕之首王重陽。
“延慶觀”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區西南隅,包公湖東北岸,是我國著名道觀,如明珠鑲嵌在古城放射出燦爛奪目的光彩。
坐上門口停留的黃包車,穿街走巷探索屬于你的開封傳奇吧!
關于作者:雨萍 空谷幽蘭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首屆中國園林攝影大展金獎獲得者。搜狐自媒體認證專家,微博旅行玩家,微博美食點評團成員,同程網、攜程網旅行家,驢媽媽旅游達人,樂途專欄作家,去哪兒網高級試睡員,途牛大玩家。中國圖庫等多家圖庫簽約攝影師;多家攝影網站版主。
新浪微博:@空谷幽蘭jj 公眾號:kongguyouljj 微信:15660475
聲明: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