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旅游 > 資訊 > 正文

    白馬寺簡介100字—洛陽白馬寺簡介100字

    洛陽白馬寺景點,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qū)洛白路6號。洛陽白馬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洛陽白馬寺建立之后,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洛陽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fā)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洛陽白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約為200畝,現(xiàn)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白馬寺簡介100字—洛陽白馬寺簡介100字

    1、洛陽白馬寺的歷史

    洛陽白馬寺創(chuàng)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寺"字即源于"鴻臚寺"之"寺"字,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xiàn)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里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歷史風雨中,白馬寺數毀數建,但寺址從未變過。七世紀下葉唐武則天時,寺主僧薛懷義有寵于則天,白馬寺盛極一時,和尚達千余。安史之亂和會昌法難中,白馬寺受到較大毀壞。十世紀下葉宋太宗時重修白馬寺,"鼎新偉構","更類天宮"。今天的白馬寺建制奠定于十六世紀上葉明嘉靖時和十七八世紀清康熙時重修的"白馬禪林"。一九六一年,白馬寺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洛陽白馬寺的布局

    洛陽白馬寺目前占地約3.4萬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間,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法寶閣、毗盧閣、普同塔、泰佛殿、緬甸風格佛塔、印度風格佛塔、五觀堂、六祖殿、臥玉佛殿、禪書堂、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場、齊云塔院等。百余間殿堂成比較典型的漢地佛寺縱軸式布局,布局規(guī)整,主次分明。寺內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六祖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和清涼臺,兩側還有鐘鼓樓、門堂、云水堂、客堂、齋堂、祖堂、禪堂、方丈院等附屬建筑。

    3、洛陽白馬寺的主要建筑

    白馬寺山門

    白馬寺山門采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征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于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門"之稱。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臺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白馬寺最早的古跡。

    天王殿

    白馬寺天王殿,是寺內的第一大大殿,系元代建筑,明清兩代均重修,為一座單檐歇山式建筑。坐落在七級臺階的臺基上,殿基高0.9米,長20.5米,寬14.5米,是明代由原寺院殿改造而成的。全部建筑五間開,三進深,青磚底座,四周繞以回廊。內供明代夾纻彌勒佛像、泥塑四大天王像、韋馱天將像等。

    大佛殿

    大佛殿,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后又多次修葺,高臺歇山式建筑,雙下昂六鋪作斗拱。在天王殿后,也是做法事的主要場所。長22.6米,寬16.3米。殿的中央供奉著三尊雕像,殿內釋迦牟尼端坐蓮臺,右手拈花,迦葉、阿難二弟子旁立,文殊、普賢二菩薩列坐,二天女后侍。香案上五供齊備,左右鐘鼓高懸,幔帳垂掛,薄團排列,莊重肅穆。這場院景構成即中國佛教禪宗常說:"拈花微笑"。正殿內的大鐘,高1.65米,重1500公斤,白馬寺鐘響被列入那時候洛陽八景之一。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始建于唐宋,元代重建,明代改建,在大佛殿之后,為懸山式建筑,東西面闊5間,南北進深4間。殿內擺放著白馬寺的“鎮(zhèn)寺之寶”-中國僅存的元代“夾貯干漆造像”。殿內的23尊元代“夾苧干漆”造像,形態(tài)各異,全都是由絲、麻制成,每尊重量僅有3到5公斤,從元代至今700多年來未經修繕,仍然色彩如新。所謂夾纻干漆造像之法,大致是先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裹裱,然后揭出泥胎,制成塑像。夾纻干漆造像,歷史悠久,盛于隋唐,宋后則漸漸失傳,存世造像極為罕見。

    接引殿

    接引殿,坐落于大雄寶殿后。接引殿原為明代建筑,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毀于大火。光緒年間(1875-1908年)重建,硬山式,面闊3間,進深2間,長14米,凈寬10.7米。內供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像,為清朝泥塑制作。

    法寶閣

    法寶閣,建于1995年,重檐歇山,閣內供奉著1993年印度總理拉奧訪華時贈送的一尊銅佛像,并收藏有數十種“法寶”。

    毗盧閣

    毗盧閣,高聳豎立于清涼臺上,是白馬寺最后一座大殿,面闊5間,進深4間,長17.03米,寬11.7米,高約15.5米,殿頂為重檐歇山式,內供毗盧佛、文殊、普賢二菩薩。

    泰佛殿

    泰佛殿,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初。1992年,時任泰國內務部部長瓦塔納·阿薩瓦先生到白馬寺參觀朝拜后,為增進中泰兩國佛教界的友誼,向白馬寺贈送一尊高7.2米、重8噸的銅制貼金佛像,并修建了具有泰國建筑風格的佛殿,1995年工程竣工。2009年,泰國代理僧王、曼谷金山寺方丈頌德帕普塔贊大長老及瓦塔納·阿薩瓦先生參訪白馬寺后,為進一步豐富和彰顯泰國佛教文化元素及建筑風格,擬對佛殿進行翻修,并進行擴建。2010年5月,泰國風格佛殿擴建工程正式實施,擴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的舍利塔、藏經閣、四面佛、鐘樓、鼓樓及相關附屬設施。

    緬甸風格佛塔

    緬甸風格佛塔,即白馬寺緬甸佛塔苑,是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向洛陽白馬寺捐贈建設的佛殿。2012年工程奠基,其四道主門及圍墻完全按照曼德勒皇宮樣式直接移植到白馬寺,南北長108米,東西寬65米,總面積7020平方米。主體建筑緬甸大金塔,按照緬甸國家象征仰光大金塔規(guī)制縮小而建,高32.92米。2014年6月竣工,舉行了盛大的“緬甸風格佛塔苑落成慶典暨安奉開光法會”,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總統(tǒng)吳登盛一行72人,專程抵達白馬寺出席落成儀式。作為中緬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征,緬甸佛塔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緬甸佛塔苑的落成是中緬友好交流上的又一件盛事,必將載入中緬兩國友好交流的史冊。

    印度風格佛塔

    印度風格佛塔,即白馬寺印度佛殿苑。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西側,由印度政府出資設計、中國政府提供土地建造。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坐西面東,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建筑面積約為3450平方米,佛殿的主體建筑高約30米,里面供奉一尊高達4.5米的釋迦牟尼坐像。印度政府選擇桑奇大塔作為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在白馬寺按1∶1的比例進行仿建,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45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樓等,成為中印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2010年佛殿完工,成為印度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寺,印度總統(tǒng)普拉蒂巴·德維辛格·帕蒂爾出席佛殿落成儀式,為佛殿剪彩揭碑。

    4、小結

    洛陽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譽為中國第一古剎,為漢傳佛教著名寺院,值得旅游探究。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 日本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网站 |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gdianav| 成年女人免费v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日本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捅| 国产偷人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成人性开放大片|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 日本japanese丰满护士|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国产aa免费视频| 青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男Ji大巴进入女人的视频|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在线中文字幕播放| a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与狥交下配a级正在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日本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