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迎賓館接待私人嘛、新疆迎賓館對外開放嗎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24日電(記者 展鵬)盡管連日來烏魯木齊市區都被一片霧氣和寒流所籠罩,但來到40公里外的南山,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艷陽高照、萬里無云、空氣新鮮濕潤,零下十幾度的氣溫卻并沒讓人感到十分寒冷。這里就是第十三屆全國冬運會(以下簡稱“十三冬”)冰上運動中心和絲綢之路滑雪場的所在地。
作為天然的避暑勝地,往年百花齊放、瓜果成熟的夏季,南山的游客遠比冬季要多得多。但自從“十三冬”正式落戶新疆以來,國家扶持力度逐步加大、惠民政策越來越多,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在悄然發生著改變,新疆的冬季旅游也變得越來越“火熱”。人們感謝“十三冬”的到來,同時也都不遺余力地為在這場冰雪盛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大莊緣”農家樂
冬運促冬季旅游發展 帶動全民健身熱情
南山的各大滑雪場上,人們頭戴鮮艷的滑雪帽、手持雪杖、足踏滑雪板在雪上馳騁;小朋友們在雪地里歡快地堆著雪人、打著雪仗、跑著笑著;遠處還有幾座冰雕,在陽光下閃著晶瑩剔透的光芒。我們探訪的“大莊緣”農家樂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新疆很多傳統的民族特色體育運動在這里進行。
“大莊緣”的老板康凱接受記者采訪
“大莊緣”的老板康凱人如其名,為響應政府號召,為“十三冬”添彩,賽事期間他在自己的農家樂里自發組織了體驗活動,邀請游客前來品嘗特色美食、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我們想借助十三冬這個大的平臺,把烏魯木齊縣農家樂的氣氛展示給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在品嘗美食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體驗到新疆本土的傳統體育項目”,康凱說,“將十三冬放在新疆舉行,是黨和政府對我們的信任,也是一種支持和關心。不僅讓我們在家門口觀賞到高水平的賽事,也對我們當地的冬季旅游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全民健身的熱情。”
農家樂里上演的“切里西”
農家樂里上演的“切里西”是一項深受游客喜愛的民族體育項目,它是維吾爾族特有的跤種,是這個民族重要的民間傳統運動。據“大莊緣”的工作人員介紹,這項運動在南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地上幾乎天天上演,“這個跤種由古代演變而來,一開始是作為一種觀賞性、娛樂性很強的項目開展起來的,后來越來越受歡迎,在全國民族運動會上也成為了參賽的項目。”除此之外,滾鐵環、蕩秋千、打髀石等很多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體育運動也在這里大受歡迎,開展的非常好。
繡娘們正在工作
一針一線繡熱愛之情 烏縣繡娘為冬運獻禮
在農家樂院子里的舞臺上,我們見到了一幅長5米、寬1米,繡有“新疆各族人民祝愿‘全國第十三屆冬季運動會’圓滿成功”字樣的刺繡掛毯,它是由烏魯木齊縣薩爾達坂鄉東南溝村的5名繡娘用了15天繡成的。但這還不是最大的一幅作品,據烏魯木齊縣婦聯主席魏勤女士介紹,最大的一幅繡品長13米,寬1.5米,已捐獻給十三冬組委會,現于新疆迎賓館展出,“這是哈薩克族的傳統刺繡,由我們的13位繡娘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繡成的。這幅作品上繡有‘相約大美新疆、共享精彩冬運’的口號,還繡有13朵雪蓮花,象征著希望和對各族人民到新疆來的歡迎之情。”
繡有本屆全冬會吉祥物的抱枕
此外,繡娘們還繡制抱枕、錢包、掛件等各類冬運紀念品,使哈薩克族傳統刺繡與冬運元素相結合,工藝十分精美。據魏勤介紹,烏魯木齊縣委縣政府和婦聯希望利用冬運會契機,力圖為烏縣各族的婦女們打造一個展示的平臺,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也能為十三冬貢獻出一份力量。“現在我們已經拿到了總共十萬塊錢的訂單,十三冬為我們帶來了真真正正的實惠,繡娘們的一針一線全都表達了她們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之情。烏縣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都發自內心地感謝這次十三冬能在新疆召開。”魏勤說。
烤全羊
享受運動 也享受不能辜負的美食之旅
新疆位于我國的西北邊陲,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在這片資源豐富的土地上,自然也少不了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種美食。“大莊緣”的老板康凱就想把新疆的特色美食奉獻給全世界的朋友。
羊髀石
抓飯
烤羊拐
烤馕
據悉,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5中國絲綢之路地標美食”的15個地標美食中,新疆占據7席,而康凱家的“烤羊拐”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烤羊拐,“胡辣羊髀石”也是他這里的特色菜,據康凱介紹,羊髀石還是老新疆人童年時的玩具,“它位于兩根羊拐骨之間,只有把上面的肉筋都啃完,用力掰開,鑲嵌在拐骨之間的精巧的羊髀石才會出現。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對于60、70年代的人來說,‘打羊髀石’這個游戲是相當具有懷念性的,也算是我們一個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康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