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康家大院簡介(河南康家大院簡介與后人)
富不過三代?可鞏義有個家族足足富了十三代!這個家族,便是“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盡是自家田”的河洛康家。
在河南、山東等地,康家不僅是民間三大財神的原型之一,就連康家的宅子——康百萬莊園,也位居“中原三大官宅”之首,就體量而言,是喬家大院的19倍。據說,單宅子中的家具,擺出來排兩隊,能足足排出二十里!而且,就在康百萬莊園主宅區的下面,還有個藏寶洞,以前藏了許多寶貝。
那么,問題來了,康家到底是靠什么,延續家族輝煌400年?
傳世匾+聚寶盆
助力豪門康家財富綿延十三代
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
但在鞏義,有個家族卻打破這個魔咒,足足富了十三代,延續了400多年的家族輝煌,這個家族,便是被慈禧賜名“康百萬”的康家。
鼎盛時期的康家有多富呢?
“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盡是自家田”,說的便是河洛康家。
過去人們貼年畫,拜財神,民間敬奉的三大財神,其中就有康百萬。
康家的生意不僅遍布河南,更是涉及山東、天津、北京多地,就連杭州的民俗畫上,也刻有“河南康百萬,打魚在江邊,打魚知多少,打的如泰山”這樣的文字。
由此可見,康家的財富實力,絕不一般。
但話又說回來了,江山易打龍椅難坐,康家又是如何延續家族財富400多年的?
傳世匾+聚寶盆。
康家有一塊珍貴的匾額,叫做“留余匾”,正是這塊匾,記錄了康家的發家秘訣。
“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后悔者。”
——《留余匾》部分內容
這塊匾額教導子女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將事做滿,月滿則虧;與他人相處,給人留有余地;就連賺錢,也要有度,懂得取舍。
正是這個取舍之道,才造就了康氏一族幾百年的輝煌。
但要守住財富,光一匾額還不夠,還需一個“聚寶盆”。
傳說,康家之所以可以財富不斷,是因為家里有個聚寶盆。
想要什么,就往盆里放什么,然后盆里就能生出許多想要的東西。
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種說法不僅在外面傳的有鼻子有眼,除了當時康家的掌門人康鴻猷,就連其余康家人都信以為真。
為此,康家也沒少遭梁上君子光顧。
但是,雖然瓶瓶罐罐被偷去不少,可沒一個是所謂的聚寶盆。
直到后來,傳言越來越兇,甚至有人喊話康鴻猷,讓他交出聚寶盆,否則,就讓康家吃不了兜著走。
被傳言攪的無路可走的康鴻猷,只得向官府求助。
但沒想到,縣令也覬覦康家的聚寶盆,所以,在收到康鴻猷的求助時說道:“你把聚寶盆交給官府保管不就萬事大吉了嘛!”
康鴻猷沉思許久,“不是我不想拿,只是怕我也沒辦法讓聚寶盆發揮作用。”
可這話說的大家更好奇了。于是,在縣令的慫恿下,在自己孩子的勸慰下,康獻猷只得把所謂的聚寶盆拿出來。
只見,康獻猷拿出一個黃緞子包裹的東西,凈手后從中取出一張紙,上面寫著:經商結交務存吃虧心,酬酢務存退讓心,日用務存節儉心,操持務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詐也,前人之愚,斷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
原來,所謂的聚寶盆就是康氏家訓呀!
康氏家訓教育人做事要心存感激,不怕吃虧,忠厚莫耍奸,做事留余地。
正是在《留余匾》和康氏家訓的雙重護航下,康家才成為“康百萬”,成為富甲一方的豪門大族。
那說了這么多,康家到底有多少寶貝呢?
河洛第一豪門有多豪?
藏寶洞里瞧一瞧!
要說康家的寶貝,最不能錯過的便是康家的宅子——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與山西晉中喬家大院、河南安陽馬氏莊園并稱“中原三大官宅”。
2006年,伴隨著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熱播,山西晉中的喬家大院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康百萬莊園的體量,是喬家大院的19倍。
具體有多大呢?
據說,就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康百萬莊園旅游景區,其實,只是完整的康百萬莊園的一部分。
上世紀50年代,康百萬莊園被充公。三分之一的房屋被征用,用作政府辦公、學校和郵局,其他三分之二的房屋被分給了當地貧農。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景區的面積,只是政府接管的那一部分。
而且,康百萬莊園背靠邙山,面朝洛水,是我國硬山式建筑典范。
院內房舍參差有序,房屋雕梁畫棟,屋內陳設更是精細,雕花檀木頂子床、雕飾紅木桌椅,玉雕瓷器更是數不勝數。
鞏義有個叫“韓三”的人,解放時做過農會主席。據他說,當年分康家財產時,康家的家具、桌椅排兩排,能排出二十里地。
這還不算許多文玩字畫。
但人們猜測,這恐怕也只是康家家產的一少部分,更多金銀財寶,都被藏了起來。
如今到康百萬莊園旅游,在康家主宅附近,有個叫“藏寶洞”的地方。
從入口進去,一路向下,只見墻體四周的博古架上,都是瓷器和假的金銀。
金銀雖假,但藏寶洞是真啊!
這些瓷器金銀,就是人們根據想象重新布置的。而藏寶洞本身,也遠比人們參觀的要工程龐大。
據說,藏寶洞與天井和地下甬道相連,洞套洞,井通井,和平時期,可以藏寶,戰爭時期,則可逃命。
就連出口,也設計了兩條,一條可達2公里外的康家軍事要塞——金谷寨上,另一條則直通邙嶺。
但你別看藏寶洞的工程這么龐大,當初人們為了將它找出來,可費了不少力氣。
藏寶洞藏寶洞,自然不會建在明面上。
從解放初期,人們就在找藏寶洞的位置,可是,找了幾十年,也愣是沒找到。
直到2003年,才在康氏后人模糊的童年記憶中,找出些關于藏寶洞位置的眉目。
后來,專家學者根據康氏后人提供的線索,大致勾勒出藏寶洞可能存在的區域范圍,經過精準測量和仔細排查,才終于在住宅區的兩口窯洞下發現藏寶洞。
雖然藏寶洞找到了,但洞里的寶貝卻不見了。
河洛康家的寶貝都去哪了?迄今都是一個未解之謎。可以確定的是,如今的康百萬景區,只是開放了當年整個康百萬莊園的不到二十分之一,開啟康家財富的密鑰還未集齊,真正的藏寶洞可能還沒有不被找到。
但毫無疑問,康百萬莊園里就藏著康百萬寶藏的線索,需要有心人耐心尋找,這個國慶長假,景區管理方用另外一種方式,悄然開啟了康百萬莊園的尋寶之路。
歡迎大家國慶期間,親臨康百萬,“尋寶”大作戰!
(圖片來源于網絡)
注:本文改編于侯發山的康百萬系列小說《聚寶盆》。
王五點| ? 撰文
WUDIAN| ? 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