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祠堂在哪里_戚繼光遺址
戚繼光(1528—1588)山東蓬萊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偉大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故里景區(qū)占地1.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千平方米,內(nèi)有明朝父子總督坊、母子節(jié)孝坊、戚府、戚繼光兵器館、戚繼光祠堂等。明末朝廷腐敗奸臣當(dāng)?shù)?,萬歷十二年(1585年)戚繼光被罷官,次年還居故里,長期馳騁疆場的戚繼光退居林下后,一心鉆研兵書、文集,整理以往的文函,以此度過晚年生活。
牌坊街
牌坊街
在山東蓬萊市的老城區(qū)有條牌坊街,街的東西兩端有兩座戚繼光牌坊,西為“父子總督”坊,東為“母子節(jié)孝”坊,均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兩座牌坊均系四柱、三間、五樓、三檐多脊石雕坊,由花崗巖雕鑿而成,高9.5米,寬8.3米。
“母子節(jié)孝”坊
“母子節(jié)孝”坊
“母子節(jié)孝”坊
東面一座“母子節(jié)孝”坊,是朝廷為褒揚戚繼光的祖母和他的父親而立。戚繼光的祖母閻氏(知府閻琮之妹),24歲守寡,靠紡織度日,撫養(yǎng)孤兒。戚繼光的父親戚景通,官至京城神機營副將,因孝聞名被薦舉為孝廉。牌坊中間額書“旌表贈特進(jìn)榮祿大夫中軍都督府右都督戚寧妻一品夫人貞節(jié)閻氏”,“誥贈特進(jìn)榮祿大夫中軍都督府右都督薦舉孝廉戚景通”。牌坊上下分三層雕刻,東上層是“丹鳳朝陽”。中層早已毀壞,底層是“麟麒與鳳凰”;西上層是“二龍戲珠 ”,中層是“南海大士與八仙”,底層是“獅子滾繡球”。
“父子總督”坊
“父子總督”坊
“父子總督”坊
西面一座“父子總督”坊,是朝廷為表彰戚繼光和他的父親的功績而建的。牌坊中間額書:“誥贈驃騎將軍護(hù)國都指揮使前總督山東備倭戚景通”、“鎮(zhèn)守浙福江廣郴桂總兵都督同知前總督備倭戚繼光”。牌坊上下也分三層雕刻:東上層是“二龍戲珠”,中層是“戚繼光征戰(zhàn)圖”,底層是“獅子滾繡球”,西上層是“鳳凰穿牡丹”,中層是“魚龍變化”,底層是“麒麟與鳳凰”。
兩座牌坊巍峨挺拔,氣勢雄偉,構(gòu)圖豐滿,雕鏤精細(xì),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是國內(nèi)少見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繼光忠君愛國、保境安民的高尚情懷,正像這兩座高大的牌坊,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永遠(yuǎn)屹立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