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旅游 > 攻略 > 正文

    北京昌平定陵地下玄宮,昌平定陵門票價格

    1956年,早已對皇陵虎視眈眈的郭沫若盯上了明定陵。對于挖皇陵這件事關千古的大事,文化屆和考古屆一直爭論不休,一心想要名垂青史的郭沫若力排眾議,不顧一切地想要挖掘明皇陵。

    為了能夠得到皇陵的挖掘權,郭沫若三番四次提交報告給國務院,國務院又交給周總理,周總理又上報了毛主席,然而,最終的決定權力還是落到了周恩來的身上。看著郭沫若報告中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周恩來陷入了沉思,最終在報告上寫下了4個字。

    至此,歷史的塵封再一次被世人揭開,那么這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呢?

    北京昌平定陵地下玄宮,昌平定陵門票價格

    圖|郭沫若

    1955年10月4日,郭沫若就向國務院起草了一份絕密報告,內容就是對于挖掘明皇陵的報告請示。封建王朝的皇族在死后都會有大量的陪葬品,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兒子,殉葬品的數量可能遠超其他陵墓。報告中建議在進行陵墓挖掘工作后建立博物館,將出土器物整理陳列。

    對于挖掘明皇陵,文化界議論不休,主要分為了兩個陣營,一個是支持挖掘,一個是反對挖掘。以郭沫若為首的支持陣營,堅信出土的文物會成為最為可靠的歷史資料,可以利用明成祖的隨葬器物,推斷明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史實的研究工作。

    郭沫若等人認為此時新中國擁有老一輩的考古專家,也擁有新培養的大學生,所以從人力上有條件勝任這項巨大的工程。

    圖|夏鼐

    反對陣營則是以夏鼐(nài)等人為主,夏鼐認為目前國內的考古水平難以承擔這樣大規模的陵墓發掘工作,出土的古物在保存、復原方面的技術也不過關。彼時的中國百廢待興,全國各地都在大規模地搞基礎建設,對于考古領域確實不夠重視,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在文物的保存和修復方面也缺少專業人員。

    一開始郭沫若主張挖掘朱棣的明長陵,后來因為遲遲找不到地宮入口而放棄挖掘,改為了明定陵,不論是明長陵還是明定陵,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

    明定陵,位于北京大峪山東麓,是明十三陵之一。明定陵中安葬著明神宗萬厲皇帝朱翊)鈞及其皇后。萬歷皇帝在位長達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朱翊鈞一生多有爭議,前半生在張居正的扶持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讓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晚年啟用宦官,激起民眾反抗,還因為立嗣一事黨爭,后患無窮,給明朝留下了許多隱患。在歷史上,朱翊鈞一直都是一位討論度很高的皇帝。

    圖|萬歷皇帝朱翊鈞

    雖然朱翊鈞死后24年明朝就滅亡了,但是朱翊鈞在位時期還是出現了短暫的中興,國力富強,國庫充裕,所以修建的定陵規格和檔次都不同于其他皇陵。

    歷史記載,明定陵中有著大量奢侈的陪葬品,朱翊鈞后半生昏庸無道,斂財無數,從各地征收的礦稅都是直接進入了朱翊鈞的腰包,所以說,朱翊鈞生前也是擁有豐厚小金庫的男人。

    朱翊鈞21歲(1584年)的時候就開始修建明定陵了,一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是明十三陵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完全仿照了明世宗的永陵建造。耗時6年建成,共動用白銀八百萬兩。

    明定陵占地面積共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后有高大寶城一座,正門還有一座貨真價實的漢白玉石橋,還設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等建筑物300多間。

    到了清乾隆時期得到了修葺,但是被縮小了規制,民國年間再次被焚,只有寶城、明樓、重門等地沒有遭到嚴重破壞。明定陵建立于明朝中興時期,陵墓主朱翊鈞死后帶入了大量的陪葬品,雖然陵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考古意義依舊非常重大,只不過在當初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挖掘明定陵顯然是一場災難。

    圖|明定陵

    郭沫若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學術貢獻巨大。不過文人多情,郭沫若在感情方面的錯誤讓其在后世留下了人品一般的印象,只能說一句人無完人,即便是郭沫若,也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

    郭沫若出生于四川樂山,和魯迅先生一樣去了日本留學學習藝術,后來棄醫從文,開始文學創造,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挖掘明皇陵之前,郭沫若還拆除了北京古城墻。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北京的老城墻見證了北京古城三千多年的風雨變遷,如今的北京古城墻已經消失不見,而是被二環路取代。

    上個世紀初,同樣因為拆除北京古城墻爆發了激烈的爭論,郭沫若主張拆除老城墻,但是梁思成一方卻表示堅決反對。在郭沫若眼里,城墻是古代用來防御的工事,如今已經失去了它本來的作用,而且古城墻還阻礙著城市的發展。

    圖|北京古城墻局部

    梁思成卻更注重城墻的歷史意義,認為古城墻和萬里長城一樣,既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性,也屬于珍貴的文化遺產,北京作為首都,應該擁有保存得比較完整的城墻與城門。

    彼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人們都希望北京可以變成工業化城市,所以郭沫若的觀點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為了修建起寬敞明亮的道路,大家都決定先破后立,要來一場徹徹底底的改造。

    梁思成妻子林徽因也非常支持保護古城墻,堅決反對郭沫若一方的拆除工作。為了保留古城墻,梁思成、林徽因、羅哲文和留英建筑專家提出了“梁陳方案”。“梁陳方案”中建議保留北京古城區,去往北京西城建立起一座新城,政府機關都搬入新城,北京新城會成為國家的政治心臟,舊城則是中國的城市博物館。

    梁思成的提案在今天看來是非常有價值的,非常具有前瞻性,可惜少數始終是要服從多數的,即便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圖|城門樓子

    1952年開始,北京的古城墻陸陸續續地開始拆除了,林徽因指著郭沫若痛斥:“你現在拆除,將來一定會追悔莫及!”

    林徽因一語成讖,現在的中國非常注重文物的保護和修復,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古代的歷史名城、文物古跡,在此基礎上還發展出了旅游業,大大推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拆完古城墻的郭沫若感覺自己站在了歷史的風口浪尖,為了干出更加轟轟烈烈的事業,又盯上了古代的皇陵。郭沫若是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歷史非常的熱愛,一心想要驗證歷史資料中的記載是否正確。

    從古城墻到皇陵挖掘,郭沫若不可否認地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私心,急功近利的他也被后世戲稱為“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圖|郭沫若

    1956年,郭沫若、吳晗帶著考古小組直奔明長陵而去,后來因為找不到地宮入口換成了明定陵。當時的考古隊隊長趙其昌帶人勘探定陵,無意間在寶城一角發現了一個坍塌的洞口,隊員爬著梯子上去查看,從漆黑的洞口中隱約可見城磚堆砌,顯然,這洞口后面另有乾坤。

    隊員急忙下來報告趙其昌,趙其昌又匯報給了郭沫若,原來這里就是定陵的玄宮入口。為了盡快地完成開挖工作,挖掘隊雇請了周圍村莊的農民參與挖掘。

    1956年5月17日,挖下了定陵第一鏟,當時的挖掘方法非常落后,雇傭的農民直接拿著干農活的鐵鏟就動手了,光是第一鏟,就對陵墓造成了損壞。

    為了找到定陵地宮的大門,考古隊挖了整整一年。直到1957年5月19日,才發現了定陵地宮外的金剛墻。郭沫若等人興奮不已,立馬著人登了簡報,這封簡報一出就轟動了整個學術界,全國各地包括世界上的學者都來到了定陵外,共同見證著激動人心的一刻。

    圖|考古隊員拆除定陵金剛墻

    地宮大門被開啟后,出于保密需要只有寥寥數人擁有進入的資格,當時不少外國人,都被遠遠地擋在地宮的外面。郭沫若帶領著考古隊員,戴著防毒面具,拿著手電筒進入了地下墓道。

    前殿非常的廣闊,擺放著許多的石刻,還有大量的長明燈,以及無數熄滅的燭臺,雖然寬闊但是看起來空蕩蕩的,沒有什么記載中奢侈的隨葬品。

    圖|地宮大門

    陵墓中埋葬著萬歷皇帝和孝端顯皇后孝靖皇后,但是并未看到什么棺槨,郭沫若指揮考古隊搜索了前殿和東西偏殿,但是都沒有什么發現。忽然有人大聲呼喊,郭沫若循聲而去,才看到了后殿的三座棺槨。

    后殿才是地宮的主體,比前殿和中殿還要高大寬闊,地面上鋪著細膩光滑的花斑石,和今天的瓷磚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殿中赫然陳列著三口棺槨,正是萬歷皇帝和他的兩任皇后。

    郭沫若興奮不已,沒有多加考慮就命令手下打開了棺槨,萬歷皇帝的尸身早已腐爛,只剩下了骨架,但是裝束保存得還是很完整的,身上穿著刺繡袞服,腰系玉帶,頭戴烏紗翼善冠,貴氣逼人。

    圖|萬歷皇帝和兩任皇后的棺槨

    古代中國的喪葬文化是非常豐富的,帝王更是其中之最,所以說萬歷皇帝朱翊鈞的陪葬品是非常珍貴的,就比如他身上穿的這件袞服龍袍,就是皇帝參加最隆重的典禮時才穿的,所以考古意義重大。

    這件袞服龍袍是利用緙()絲工藝制作的,因為緙絲非常的復雜繁瑣,成本也相當高昂,最熟練的織工一天也只能織出一寸,所以在朱元璋時期就被禁止了。

    朱翊鈞身上這件緙絲龍袍,需要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足以證明這件龍袍多么的珍貴,還有皇后身上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也是及其珍貴的。這兩件絲織品在開館的那一瞬間就遭到了破壞,珍貴的絲織品基本上就是眾人看了一眼就灰飛煙滅了。

    圖|出土的萬歷帝衣物

    朱翊鈞棺槨內還有一個圓盒,里面裝著一頂金絲翼善冠,是用極細的金絲編制的,上面有非常精致的二龍戲珠圖案,小巧而靈動,造型生動活潑,藝術造詣極高。這么繁復的手工制作,卻沒有漏出任何的接口,高超的技藝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金絲翼善冠

    在棺槨旁邊有29個朱漆木箱,打開木箱以后是琳瑯滿目的金銀器、各種明器、武器、珠寶、木俑等共計2548件,里面有許多的罕見珍品,甚至是絕品。

    郭沫若和考古隊中的人都非常的興奮,大家手忙腳亂地伸手拿起了木箱中的珍貴文物,有不少人輕率地拿在手中把玩,不經意間弄壞了許多珍貴的瓷器。

    當時國家全國上下都比較貧困,根本沒有多余的預算保存這些文物,所以很多文物挖掘出來后都被裝在紙箱子里扔在儲藏室中,不少容易被碳化的絲織品也這樣被隨意裝在盒子里,結果出去沒多久,就變成了一堆碎渣。還有大量的紙質典籍被破壞,還沒來得及重見天日就化為了灰燼。

    1956年1957年,對定陵進行了整體的發掘,共出土各類器物3000多件,為明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同時也導致大批量文物被破壞,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實在是令人痛心!

    定陵的挖掘,讓不少省份都向中央寫文件請求挖掘本省的皇陵,這種風氣越演越烈,周恩來出面趕緊制止,下令:“十年之內不動帝王墓”!

    圖|明定陵中的瓷器

    當年挖掘皇陵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往事,當年北京市文化局組織考古人員,對整個明十三陵進行了一番調查,勘測定陵的時候,發現土圍墻南側外墻皮有幾層磚塌落,里面有磚砌券門的跡象,被誤認為是定陵的墓道。

    1956年4月2日,吳晗將這件事寫信告訴了郭沫若。1956年3月28日,吳晗等人召開了關于明十三陵的開發問題,王昆侖副市長并不支持挖掘定陵。

    那為什么后來又挖掘定陵了呢?

    這其中有個非常巧妙的時間差。4月2日,郭沫若收到吳晗的信件時非常的興奮,當即就把吳晗的來信交給了國務院,國務院又將信件和報告交給了周恩來,請示周恩來總理,周恩來又向毛主席請示了這件事,之后考慮再三,周恩來在文件上寫下了“原則同意”4個字。

    圖|周恩來

    也就是說,在吳晗、王昆侖等人還在商量的時候,郭沫若就先下手為強,交給了周總理征得了同意,要是周恩來晚批3天,也許事情的結果就截然不同了。

    周總理和郭沫若的私交是很好的,早在抗日時期,郭沫若就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展開了抗日救國運動,周總理提出舉辦戲劇節,想通過戲劇來影射現實,動員群眾的抗日熱情。

    郭沫若特意寫下了《棠棣之花》,在寫劇本的過程中,經常送去讓周恩來看,甚至是一幕劇,都要讓周恩來過目,后來又寫下了《屈原》《虎符》《高漸離》等歷史劇,這段時間成為了郭沫若的戲劇創作高峰期,后來郭沫若在戲劇領域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這其中離不開周恩來的傾力相助。

    圖|郭沫若

    郭沫若和周恩來相識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時期,時任廣州大學文科學長的郭沫若在周恩來的介紹下加入了北伐軍,1927年南昌起義后,郭沫若又在瑞金加入中國,郭沫若的入黨介紹人,填的就是周恩來。

    1938年武漢方面邀請郭沫若去武漢,當時任命陳誠為武漢政治部部長,周恩來為副部長,要求郭沫若擔當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但是郭沫若并沒有同意,后來還是周恩來寫信,希望郭沫若上任,郭沫若這才來到了武漢。

    周恩來非常欣賞郭沫若的才華,一直以來對郭沫若的創作都非常支持,在創作、排練和演出各部分都給予了幫助,有時甚至會親自參與郭沫若的創作。

    解放后,郭沫若雖然擔任了領導工作,但是一有空就搞起戲劇創作,1959年2月寫成的《蔡文姬》歷史意義就非常的正面。在《蔡文姬》之前人們單一地把曹操定性為大白臉的奸臣形象,但是在這部戲劇中,曹操成為了一位非常卓越的政治家,不僅重才舉賢,文韜武略,對歷史發展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周恩來親自前往劇場觀看了演出,看完之后,周恩來親自致電將自己的意見告訴發給了劇院,后來的《蔡文姬》在最后一場都會穿上大紅色的袍子,這就是周恩來的建議。

    圖|《蔡文姬》話劇

    這么多年來,周恩來和郭沫若都保持著深厚的革命友誼,感情好是一碼事,對于郭沫若的定陵挖掘申請,周恩來還是進行了全方面的思考。

    在報告中,郭沫若說出了挖掘皇陵的積極意義,可以增長人民群眾的唯物主義意識,豐富文化知識,同時郭沫若也自信滿滿地說,當前國內的考古團隊可以挖掘這個規模的陵墓了。

    出于對郭沫若的信任和對群眾具有積極意義,周總理同意了郭沫若的挖掘請求,但顯然,郭沫若是沒有金剛鉆還要強行攬下“瓷器活”,最終明定陵的挖掘對定陵中的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巨大損害。

    挖掘定陵造成的惡劣影響,也讓周恩來清晰地看到了當時國內考古專業的實力。

    圖|乾陵

    之后,郭沫若不僅想挖定陵,還想挖乾陵,乾陵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墓地,位于陜西咸陽的乾縣,關于乾陵曾多次傳出盜墓事件。公元881年,黃巢領導起義軍占領長安后,親自率領40萬起義軍來到乾陵,40萬大軍連續挖了三天三夜都沒有找到墓道口,無奈之下只能離開,這條為了盜墓挖開的坑道被稱為“黃巢溝”。

    時間來到民國初年,馮玉祥十三太保之一的孫連仲看著同僚孫殿英盜掘慈禧陵而發了大財,打算效仿孫殿英,挖個武則天墓。孫連仲來到乾陵,動用了20噸烈性,炸開了乾陵墓道上方的三層堅石,還是沒找到墓道口,還碰到了怪事,最后落荒而逃。

    挖掘定陵失敗的郭沫若又盯上了乾陵,借著自己和周總理的交情,郭沫若又向周總理提交了一份計劃周詳的乾陵開挖工作計劃書,周恩來看完報告后批示道:“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給后人來完成。”從此以后,我國十年不動帝王墓,哪怕是郭沫若,也不能違背原則性的問題。

    圖|墓中文物

    1969年,甘肅省武威市的一個農民在挖防空洞的時候,一鏟子下去居然挖到了一個東漢墓室。考古隊迅速趕到,展開了搶救性挖掘,這個墓室被挖開后發現被盜墓賊多次盜掘,但是存留下的文物依舊非常豐富。

    墓室分為前、中、后三部分,墓室中存放著許多鑄造精致的銅車馬武士儀仗俑99件,其中還有一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藝術價值極高的銅奔馬。郭沫若第一眼看到銅奔馬的時候就贊嘆不已,認為它巧奪天工,既保留了馬的動態,又完全符合力學平衡原理。

    圖|銅奔馬側面

    事實證明,在銅奔馬事件上,郭沫若眼光還是非常獨到的。從1973年以來,銅奔馬和其他出土文物先后在美、英、法、日等10多個國家相繼展出,大家都被銅奔馬震驚,贊嘆它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精品”!

    為了便于銅奔馬參展,郭沫若特意起名“馬踏飛燕”,后來“馬踏飛燕”成為了中國旅游標志,2002年,國家將其列入了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成為了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圖|“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是郭沫若為考古做的正面的宣傳,但是郭沫若一生褒貶不一,關于他的評價后世一直爭論不休,不論是好是壞,郭沫若對于定陵的挖掘堪稱近古史上最為重大的錯誤,也給后世帶來了啟示,直到現在,國家依舊不允許主動發掘皇陵。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免费|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免费播放哟哟的网站|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处处吻动漫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日韩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娇小性xxxx| 焰灵姬下面夹得好紧|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18videosex性欧美69免费播放| 天堂资源中文在线|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三级电影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国产最猛性xxxxxx69交| 337p欧洲大胆扒开图片| 成人免费黄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深夜福利视频|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一二三| 久久青青草视频| 极品美女aⅴ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6|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 99国产精品久久|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柳菁菁《萃5》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