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宗縣到鳳凰谷怎么坐車—師宗縣到鳳凰谷怎么坐車最方便
文章可以分享轉(zhuǎn)載,嚴禁剽竊
6.2日早上7點我們就離開丘北縣前往師宗縣鳳凰谷。群主阿貴頭天和大家商量想放棄一個景點,大家都舍不得,只能自己辛苦早早的出發(fā)。
大巴車上了路我們才明白群主的糾結(jié),一路走國道,汽車趕不出時間來。這是我今年三次長途旅游中第一次破天荒全程走國道。
本想在車上補個覺,可是汽車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國道上,一路上景色太美了,我害怕一個不留神就會錯過那些獨一無二美景,只能打起精神坐車觀景了。旁邊的群友告訴我: 最美的景都在國道邊上。
在丘北買東西時小超市老板告訴我們云南已經(jīng)半年沒有下雨了,在普者黑玩時感覺不到,那里到處都是湖泊。隨著汽車往前開,我們越來越感覺山川土地對雨水的期盼。
11點多我們來到了鳳凰谷景區(qū),得知景區(qū)全部行程走下來年輕人需要三個多小時,我們這些免門票的7旬老人最少也得4個小時,群主給我們2個多小時的時間無論如何也不夠,沒有人敢買票,全部等著群主阿貴做決定。
阿貴了解情況后又把昨天的皮球踢給了我們:“如果你們堅持兩個景點,只能是兩個景點都匆匆忙忙的玩不好,如果想玩好只能放棄一個。”這次大家的決定出奇的一致,只能忍痛割愛的放棄了羅平九龍瀑布,(這是個在中國瀑布排名榜上特別前面的景區(qū),我在網(wǎng)上查閱,有的把它排在第四,有的把它排在第八,放棄了特別可惜)。
30元錢買了景交車和游船的票走進了景區(qū),這里是中國唯一的生命文化主題公園,被譽為生命之門。因為在鳳凰谷里隨處可見的是關(guān)于生命的起源和繁衍的一切。
走進景區(qū),迎面的臺階上有兩塊大石頭,自然形成的就像是臀部一樣,中間有一顆類似于雞蛋的石頭,被人們稱為“生命蛋”,象征著人類最初的生命模式,象征著人類的起源。
走進景區(qū)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錯的有多離譜,我以為鳳凰谷只是在谷里行走,又把我的大紅裙子穿上了,馬上就快回家了,嘚瑟一次是一次。想不到進來景區(qū)就爬山,我害怕長長的裙擺絆我的腳,上下山的路,絆一下不是好玩的,只能一路上一手拄拐一手提裙擺,這就是臭美嘚瑟的代價。
山不是很高,但是氣溫很高,我們沿著崖壁似曲徑通幽的古驛道走,這是一條茶馬古道。驛道大部分為現(xiàn)今所修繕,但仍留存一段長280米的古跡,見證了鳳凰谷的悠久歷史。
上到山頂,個個汗流浹背,這里是個休息的平臺,很多人在這里連吃帶喝補充能量。 我們這群女人都在大“福”字跟前留影,但愿每個人都帶著福氣回家轉(zhuǎn)。 下山路上有段是滑梯,30元錢,我們幾個都沒有坐,能省則省。
下到一處平臺,群友們都在休息,峽谷的對面有瀑布,不是很大。稍作逗留我們又繼續(xù)往下走,我們知道前面有個生命之門在等待著我們的到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傳說這里是鳳凰涅槃的圣地,世界第一高洞,溶洞垂直高度218米。可用高、大、險、奇、絕五個字形容。洞口寬30米,洞口陰柔婉致,酷似女陰、天工造物,被譽為“生命之門”。
這里是個大型溶洞群。巨大洞門隔開了外界的晴空與內(nèi)里的神秘,剛剛踏入這個神秘世界,便感到幽涼清冽的空氣讓人極度舒適,和外面的酷熱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五光十色的燈光映照著洞內(nèi)千奇百怪的鐘乳石,仿若帶我們步入幻夢之境。一條條狹窄的隧道將一個個溶洞連接成群,每個洞穴都賦予了不同的生命文化主題。
自從1982年第一次走進桐廬的瑤琳仙境,40多年間我也轉(zhuǎn)了不少洞穴,還沒有一個洞穴讓我感到似乎沒有盡頭。我想在網(wǎng)上搜一下這個溶洞的長度,結(jié)果出來的都是它的高度。
終于看到洞口了,都不想踏出洞口,在酷暑的日子里,洞里太讓人留戀不舍了。
離開洞口不遠就是游船,先到的群友都在涼亭休息,這里的米皮10元一碗,味道、量都挺不錯的,大家開始午餐。
碼頭上只見游船不見人,我感到很奇怪的問了一句: 船上咋沒有人呀?身旁兩個人趕緊告訴我: 我們就是開船的,你們一共57人,正好兩船。 后來我才知道不僅僅是船,景交車也得到確切的走進景區(qū)的人數(shù)(包括散客),他們就像接力棒一樣把我們一個不拉的送出景區(qū)。
坐在古風(fēng)古韻的游船上,游蕩在與青山碧波融為一體的女兒湖里,感覺我們自己就在畫中間,美景與人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在湖中轉(zhuǎn)過幾道彎后就能看見氣派的風(fēng)雨橋,它兼容了侗族和壯族民族古建筑的風(fēng)格,廊、橋、亭、殿全都有所展現(xiàn),風(fēng)雨橋也是游船碼頭。
在坐景交車站回景區(qū)門口時我有點不可思議,景交車的路途很遠,游船和景交車的費用一共才30元,這個景區(qū)茶馬古道、溶洞、女兒湖都是一體的門票,沒有再次消費。他們對每一個進到景區(qū)人的負責(zé)態(tài)度讓人敬佩,可是這么好的景區(qū)客流量太少了,有人告訴我這里的交通不是太方便。 比起很多皇帝女兒不愁嫁知名景區(qū)的高價門票和消費,我到更喜歡這個景區(qū)那種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小家碧玉的原生態(tài)的質(zhì)樸、秀麗和良心的價格。期盼著有更多的人知道它,來了解它,欣賞它。
晚上住宿云南曲靖,大巴車向酒店開的時候我看到這個城市很多路中間綠化帶都有著粗粗的樹,特別漂亮。不知這些樹是什么樹,長了多少年?有群友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告訴我樹的名字叫南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