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最大的博物館是哪個_佛山博物館開放時間
佛山、南海將再添文博新地標!8月18日下午,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將與建川博物館正式簽約,在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攜手共建9萬平方米的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這也是建川博物館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步,項目的落戶將快速提升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人氣和活力,推進佛山市“博物館之城”建設,助力大灣區文化旅游產業提質升級。
展示百萬件藏品
打造全景式了解新中國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項目位于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城市中軸線上,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由建川博物館提供約100萬件/套藏品,首期開放運營不少于70個館,之后每年增開一個館,將建設約100個年代特征鮮明的館。通過文物和影像資料,融入AR、VR、全息影像等技術及文旅IP、沉浸式劇場、消費場景等前沿展現形式,綜合展示新中國發展百年的歷程、當年的重大事件和當時人民群眾的生活面貌,打造全景式了解新中國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還將創新發展“博物館+”模式,融合文旅、商業、酒店等多種業態,打造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的文博商業綜合體。近期建川博物館擬先在佛山西站站場內建設運營廣東軍民抗戰館,將聯動佛山西站黨群服務中心,推動形成一個集文化旅游、愛國主義教育、國防宣傳展示、志愿服務等于一體的特色服務陣地。
此次引進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標志著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再提速。作為廣東省城鄉融合改革發展創新實驗區示范片區之一,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致力于成為大灣區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西門戶、廣佛大都市區面向未來城市的樣板間、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將為城市發展提供高品質的配套服務和核心支撐平臺,助力南海中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高地、廣佛西部交通樞紐、佛山科創新城。
打造跨界融合地標提升城市吸引力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造城”開發進入快車道
隨著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的落戶,接下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依托博物館及所在的文博商業綜合體,打造建筑地標、內容地標和跨界融合地標,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活力,推動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由旅客集散地變為旅游目的地。
今年7月30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佛山西站為廣州鐵路客運樞紐“五主三輔”中的主站之一。佛山西站,總規模10站臺23線,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下進下出線下式高鐵站。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作為南海區重點打造的戰略發展新平臺,面積8.58平方公里,為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的重點項目,也是佛山、南海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依托主樞紐地位,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與廣深港形成1小時生活圈,共享“軌道上的大灣區”。
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正式開通運營;自2019年,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從1.0版本“建站”邁進2.0版本“造城”,開發建設進入快車道。
2019年11月4日,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成功舉辦主題為“智慧引領城市未來”的城市發展研討會暨城市設計深化成果發布會,對外發布發展藍圖;同月20日,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正式落地,將建設占地面積約200畝、投資總額約50億元的騰訊(佛山)工業互聯網生態產業園。
當前,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以頂層規劃設計、龍頭項目引領、景觀配套提升為三大抓手,全面推動建設提速。包括要以景區思維打造智慧微城市,開展控規修編、智慧微城市、中軸線城市設計工作,優化城市空間和功能布局;以龍頭項目為標桿,推進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兩所區直公辦優質學校、制造業總部基地、會議會展中心等項目進展,形成磁聚效應;優化城市配套和景觀環境,加快興業路快速化改造、南廣場景觀、污水轉輸等工程,建成并開放環站西路公園,提升城市形態。
【南方日報記者】孫景鋒
閱讀更多:
專題|兩高四新 南海新機
【作者】 孫景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