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馬島的由來和歷史_養馬島的來歷和資源
煙臺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微信號:yantailvyou)——旅游資訊、行業動態、優惠信息、精彩活動與您分享!
一步入煙臺市牟平區養馬島街道,天馬廣場、賽馬場、秦皇銅像……一個個以馬為主題的建筑映入眼簾。人們不禁而問,這里為什么叫養馬島?養馬島古稱莒島,又名象島,地處牟平北部黃海之中,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島上風光秀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譽,是國家AAAA級景區。養馬島傳說就發生在牟平北部沿海和養馬島一帶,以民間流傳的秦始皇東巡牧馬為藍本的民間故事。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曾三次東巡。第一次東巡于公元前219年開始,此刻秦始皇正值不惑,且首奪天下、意氣風發。為顯示皇權顯赫,令六國遺民不敢小視,所帶車輛無數、戰馬如云,傍晚安營扎寨,營寨綿延數里。秦始皇所帶戰馬,皆是曾隨其征戰天下、戰功赫赫的稀世名馬,其中又數紅、黃、藍、白、黑五馬最受鐘愛。紅馬喚做火焰金駒,原為韓王所有,秦軍滅韓后得此馬,被視為天下歸順吉兆。黃馬喚做黃驃,原屬齊王,全身黃金,勇武善奔,名噪天下,秦軍滅齊后得之。藍馬被視為稀世珍寶,由西域大宛進獻而來,大將王翦試騎一戰而威震三軍,之后便養在御馬廄中,配以金龍銀韁,專供御用。白馬喚做白龍駒,南定百越所得,原為百越王坐騎。黑馬喚做草上飛,北擊匈奴所得,原為匈奴大漢坐騎。秦始皇帶著五馬在寧海系馬山住下以后,五馬突然不思飲食,好像患了重病,始皇聽后大驚,立刻招來馬醫診視,無法醫治。后召集大臣商議,決定先找個水草豐美的安靜之處,將五匹馬放在那里,待其死后,再作厚葬,并勒碑刻石,視同朝官。經多方查勘,唯系馬山北面大海之中有一海島,名曰象島,周圍大海環繞,島上土地肥厚,所生水草,皆脆嫩如韭,微風吹撫,綠浪滾滾,遍島香草宜人,最為理想。始皇即命馬倌二人,將五匹馬船載放于島上。
二次東巡,恰在次年,秦始皇故地重游,來到系馬山,想起五匹寶馬,立即派官員查看。待官員上到象島,只見無邊綠茵之中,五匹寶馬正昂首振鬣,奔跑嬉戲,如五龍出海,生機勃勃。原來馬自從登上象島,吃了島上的嫩草,飲了島上的泉水,病患立除,此后日聽大海濤聲,觀潮起潮落,精神振奮,常對天長嘶不止,似有欲回京都,再聽差遣之意。官員大喜,立刻用船載五匹寶馬,與馬倌一起去見秦始皇。始皇親自出迎,對著寶馬,連呼愛卿。停留期間,秦始皇帶了方士到象島查看,認為此島聚四海之地脈,集五岳之靈氣,朝有旭日照臨,夕有晚霞滿身,不是仙島,勝似仙島,再叫象島,似名不符實,為彰其使五匹寶馬死而復生之功,遂封此地為皇家養馬島。并下旨各地送馬派員,進島馴馬,專供御用。“養馬島”的稱謂沿用至今。
養馬島傳說是牟平人民群眾口頭創作、流傳的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寄托了勞動人民的美好向往和追求。這些膾炙人口的民間文學作品,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史資料。
小貼士:您可乘坐617路公交車直達,還可沿濱海路東行過養馬島大橋北轉自駕抵達,附近有大海居酒店、海舵酒店、天馬賓館、龍海大酒店等住宿、餐飲場所,還有瓜蔞居舍、小桃源漁家樂、寶島漁家樂、悅島漁家樂等漁家樂。養馬島咨詢電話:0535-4763763,無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