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文化館在哪里-南山文化館屬于哪個街道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劉悠揚 通訊員 蔣晶
近日,深圳市南山區委統戰部與南頭古城攜手打造的僑見南山文化館建成開館,通過展出各式代表華僑文化的藝術裝置、沉浸式影視場景、老物件還原、照片故事墻等,生動展現僑界人士筑夢深圳的故事。
僑見南山文化館以“回望歸僑路·共圓中國夢”為展覽主題,兩層布展面積為263平方米。一樓展覽聚焦“旅程·歸家”,講述改革開放以來6位歸僑在深圳的奮斗歷程。二樓展覽聚焦“崛起·新力量”,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10位新僑逐夢新時代的故事。
從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的第一聲“轟鳴”起,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懷揣建設祖國的理想,帶著資金、技術,以及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義無反顧投身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從《啟程》《同心》《抵達》3組沉浸式多媒體影像及藝術裝置空間,到陳觀玉、馬介璋、吳裕光、劉國麟、廖志仁、孫天璐6位歸僑、僑眷的故事組成的故事墻,僑見南山文化館一樓空間立體呈現出改革開放45年來,華僑華人在深圳的拼搏與榮光,展現出濃厚的家國情懷。
近年來,越來越多海外華僑華人、出國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在僑見南山文化館二樓空間,圖文并茂地展示了陳峰、許明炎、陳曉非、劉科、張宇懷、陳寧、陳名、謝英彬、王孟秋、劉若鵬等10位新僑海歸扎根深圳、拼搏奮斗的故事。他們當中,有的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有的在藝術領域獲得優異成績,還有的帶領企業在核心技術上奮力攻堅、勇攀高峰,成為各行業、各領域的優秀代表。
“回國創新、來深創業,是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沒有之一。”10多年前,陳寧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就希望在國內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并希望用這項技術為社會創造價值。2014年8月,他通過深圳有關部門的協助,僅用4個小時就注冊了“深圳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今年4月,云天勵飛在上交所科創板正式上市,成為“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陳寧表示,將廣泛凝聚僑心僑智僑力,繼續擦亮中國人工智能名片,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云天勵飛的創業歷程,僅是深圳僑界眾多好故事中的一個典型。”南山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僑見南山文化館,既是講好僑界故事的需要,同時向海內外僑胞展示新時代深圳、南山區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和無限的機遇,吸引更多海內外僑胞筑夢深圳、圓夢南山,攜手奔赴“詩與遠方”。
審讀:譚錄崗 肖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