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緊缺十大專業-部隊緊缺十大專業有機電嗎
直招軍官,是軍官選拔補充來源之一。
按照軍隊有關政策,直接選拔招錄對象主要是新一輪地方“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的理工類專業應屆畢業生,軍隊建設急需緊缺專業也可以從其他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中擇優選拔。
博士碩士學士,當好戰士!從象牙塔走來,從“學位”到“戰位”,他們正面臨新的挑戰——
夢起航的地方,如何定義自己的氣質?
如何讓學歷優勢轉化為成長優勢?
要上戰場要先有“兵味”,這種兵味如何煉成?
……
為了幫助這些初入營門的“新官”走好軍旅生涯第一步,火箭軍組織2023年直接選拔招錄高校畢業生集訓活動。
千錘百煉,鍛造“好鋼”。這段集訓生活在直招軍官們的身上,印下了哪些烙印呢?
鑄劍者的故事引起共鳴
“為國鑄劍,他們先把自己百煉成鋼”“以‘三愛’‘五講’為核心的礪劍精神”……在集訓學員趙軼龍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知識要點”。
“我一直對政治理論感興趣,之前閱讀農民運動相關文獻后,我還曾進行過實地考察。”作為一名理科生,趙軼龍是同學眼中的“偏科選手”。
從入營后的每一場思政課,到國內、軍內名師大家的專題講座,再到集訓骨干精心準備的數十節微課堂;從火箭軍各級領導,到專業領域學者,再到王忠心、何賢達、俞細文的“兵王組合”,都讓他感受到“一種可貴的價值”。
“一代代火箭軍官兵用犧牲、奉獻、忠誠,鑄成了一座座‘無字豐碑’。”
“每個時代都呼喚英雄!找到這一代人的價值燈塔,向著強軍夢出發!”
“俞細文班長的學習經歷,讓我懂得了信仰的味道!”
在這里,他們聆聽著火箭軍故事,激發了心中的強軍正能量,相約一起奔赴未來的星辰大海。
點燃每個人心中的火焰
“辣味十足!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徒步行軍……”回想起長距離拉練的感受,學員楊帥依舊感受到腳底的那份火辣。
“我塊頭比較大,平時也缺乏鍛煉,走得蠻辛苦的。”徒步走完20公里,這是王翼宗之前不敢想象的。途中,他幾度想要放棄,但都在戰友的鼓勵下堅持了下來。
“未來,我要親手發射一枚導彈!”出生在中越邊境的學員馬驕,對家國情懷有不一樣的認識。二次入伍的他,軍事訓練成績一直保持領先。
在刺殺操的訓練中,“準軍官”們干脆利落的招式殺氣十足。一位學員說:“接過前輩的鋼槍,守護神圣的導彈,我一定能行!”
“經過集訓,你們有了黑面孔、好體格、新氣象,這種變化是由內向外的,我非常榮幸能夠帶著你們前行。”集訓骨干孟凡皓在班級總結會上點評說。
一起做逐夢強軍的代言人
從董存瑞紀念館出來,張皓文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以前不夠了解他的真實故事,現在弄清了、學懂了,也更加地崇拜他。”
張皓文的舅舅是一名烈士,他在執行消防任務時不幸犧牲。在集訓營為每個學員準備的成長檔案中,張皓文寫到:“為了守護歲月靜好,我愿意追尋英模和舅舅的腳步前行。”
一路參觀見學后,出生在河北農村的學員和嬈也感悟頗深。她在本科和碩士期間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畢業后拒絕多家國企拋來的“橄欖枝”,堅定地選擇從軍報國。“對我來說,這種報恩方式更加真實和現實!”
從“學位”到“戰位”,這趟集訓的列車已經將學員送到了目的地。他們經歷了五味軍營的酸甜苦辣,找到了心中的“成長樣本”,變得越來越自信勇敢。
他們是一團團聚攏的青春之“火”,也是導彈軍營的點點星火。
征途漫漫,前方是未知,前方是榮光,前方是召喚。
軍旅追夢,直招軍官們躊躇滿志。他們將帶著心中的激情、憧憬的力量,邁向新的征程。
文字:王莉、周玉婷、許蒙蒙
圖片:王莉、孫波、許蒙蒙、王語晨、肖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