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教育基地的開放時間,紅色教育基地門票多少錢
九一八
一個全體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
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段
反誣中國軍隊所為
隨后炮轟北大營
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
日本軍國主義自此開始了
長達14年的侵華戰(zhàn)爭
九一八
這個用鮮血凝成的數(shù)字
鐫刻著中華民族的切膚之痛
為什么我們要銘記這一天?
為了那些流離失所的孩子
為了那些痛哭著上完最后一課的師生
為了改變自己志向
只為救國的青年
為了冒著生命危險
只為揭露歷史真相的“九君子”
為了14年間
傷亡的3500萬同胞
為了千千萬萬用鮮血和生命
趕走了侵略者的中國人
今天
我們時刻提醒自己
付出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
將堅定不移
捍衛(wèi)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
九一八
不敢忘,不能忘!
騰沖作為抗日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場
多少英勇戰(zhàn)士奮起抗戰(zhàn)
譜寫了一曲保衛(wèi)國家的壯烈之曲
今天是“九一八”92周年
居安思危,勿忘國恥
讓我們走進騰沖紅色旅游景點
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捐軀的先烈致敬!
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及國殤墓園
騰沖市國殤墓園、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位于疊水河畔、來鳳山北麓,全園(館)面積53300平方米。年接待觀眾均達140多萬人,是廣大人民群眾參觀、憑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眾多專家學者了解抗戰(zhàn)文化、從事抗戰(zhàn)研究的重要載體,社會影響較大。
2014年8月,國殤墓園和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抗戰(zhàn)設施、遺址”;2014年8月,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被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授予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號;2018年7月,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tǒng)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位于騰沖市和順鎮(zhèn)水碓村龍?zhí)侗边叺貏莞邥绲男∩狡律稀9示咏ㄓ?919年,為中式木結構四合院二層樓房,由正房、廳房、廂房、花園、大門、雕像等建筑組成。故居內(nèi)陳展艾思奇同志生平圖片、實物,對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李根源舊居
李根源舊居位于騰沖城疊水河畔,是李氏明代時遷至騰沖后的發(fā)祥地,原建筑毀于清咸豐、同治年間,滇西抗戰(zhàn)勝利后,李根源在祖宅原址上重建住宅,題名為“疊園”,為傳統(tǒng)木結構四合院式建筑。1989年8月,李根源后裔將疊園產(chǎn)權捐贈給騰沖政府,同年成立李根源故居管理所,并征地1353平方米,先后設立陳列室、大門和碑廊等建筑,1998年正式對外開放,1999年公布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更名為李根源舊居管理所。
來鳳山抗戰(zhàn)遺址
來鳳山抗日戰(zhàn)場遺址,位于騰沖城南來鳳山上,山頂海拔1921米,范圍約2平方公里,歷為騰沖市的主要依托和軍事防御重地。1942年日軍占領騰沖后,曾利用這里的有利地形構筑大量碉堡工事作為駐守騰沖城的主要陣地。1944年7月,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三面包圍騰沖城。7月17日遠征軍116師、36師、預備2師等部隊對來鳳山發(fā)起全面圍攻,歷經(jīng)13天的激戰(zhàn),于29日將日軍在山上設置的櫻、梅、松、成合四大據(jù)點全部攻破,為日后全面圍攻騰沖城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如今在山頭上仍可見大量的碉堡、戰(zhàn)壕、彈坑等作戰(zhàn)遺跡。
198師紀念塔
1944年,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4軍198師奉調(diào)參加滇西反攻戰(zhàn),為20集團軍總預備隊。在攻克騰沖城及肅清高黎貢山、怒江兩岸日軍的多次戰(zhàn)役中,198師陣亡官佐156名、士兵1335名。為紀念騰沖反攻戰(zhàn)役陣亡將士,戰(zhàn)后該師在騰沖來鳳山腳建紀念塔1座。正面由54軍軍長闕漢騫題“陸軍第五四軍第一九八師攻克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座鐫蔣中正題“民族之光”。該塔是見證滇西抗戰(zhàn)騰沖反攻戰(zhàn)役的珍貴歷史文物,對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曲石江苴古鎮(zhèn)抗日縣政府舊址
江苴文宮是騰沖抗日縣政府舊址,亦為騰沖抗日縣政府二十四個辦公點四十余處搬遷地的關鍵場所之一。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多次成為國內(nèi)各影視劇組的拍攝地,先后在此拍攝有《無頭箭》《我的團長我的團》《邊城》《騰越殤魂》《大馬幫》《滴血翡翠》《西南聯(lián)大》《鬼吹燈》等多部影視劇和紀錄片。
硝煙散去,和平安寧
但無論過去多久
那段歷史,那段歲月
依然銘記在心,永不敢忘
勿忘歷史,振興中華!
緬懷先烈,吾輩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