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介紹
因為疫情的關系,我和瓜瓜寫了一些可能平時想不到的選題。而我的出行清單也因這次事件,多了幾個目的地:浴火重生的武漢《》、鼎力相助的日本大分縣《》,當然還有男友力爆棚的俄羅斯啊。
其實好多人都不知道俄羅斯舉全國之力給我們捐設備,捐口罩,還派專家一起來加入疫情防治工作。做這么大的好事,竟然一點也不知道給自己宣傳宣傳。
不過這也確實符合戰斗民族直來直去的性格,有次這位老鐵拉了滿滿一飛機的物資到中國,官方聲明里只簡單說:183米立方物品(約20噸),連數量單位都搞得如此硬核。
日本援助的物資上,因為寫了幾句詩被刷爆網絡。連網友都忍不住調侃俄羅斯:你不寫詩,我們怎么給你發朋友圈呀。
俄羅斯人是鋼鐵直男不假,喝起酒來一點也不含糊。不過他雖然沒寫詩,但曾經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在蘇聯時期誕生的作家和藝術家可不要太多,托爾斯泰、契訶夫、普希金、柴可夫斯基……都是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大人物。
那么,如今在俄羅斯要去哪里領略它的文藝情懷呢?
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被稱為俄羅斯雙都,它們先后都做過首都,自然積攢下不少人文遺產。在莫斯科,有超過400家私立和國立博物館,而文化名城圣彼得堡也有200多家民眾可以參觀的博物館。
所以今天,我打算帶你走一趟雙都博物館之旅,在伏特加這個標簽之外,也來感受一下硬漢俄羅斯的文藝細胞。
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
關鍵詞:西方藝術 / 藏品數量多 / 俄羅斯文化遺產名錄
和普希金有關的地名,在莫斯科實在多到不勝枚舉。普希金咖啡廳、普希金糖果店、普希金廣場、普希金地鐵站……這些地方其實未必都和他本人有直接的關系,但都是人們對這位詩人的無限懷戀。
普希金博物館也是一樣。這里原本是一處莊園,雖然他曾經常會和朋友們在此聚,但這座博物館和普希金的關系并不大。它其實是一座專門收方藝術品的博物館。
從1912年開館到現在,館內藏品不斷豐富,如今數量已多達60萬件以上。
藏品的時間橫跨古今,內容也囊括全球各大洲國家。你可以從遙遠的古埃及時期的木棺,一路逛到近現代西方的雕塑藝術,仿佛經歷了一場幾千年的時空穿越。
在這兒逛展的感受,容我套用一下那句廣告語:多、全、好、爽。雕塑、繪畫、錢幣、考古文物、藝術照片……門類超多,甚至有專門的展覽室和分館,量超足。
雖然館內有部分藏品是復制品(多為雕塑),但你從博物館的名字就知道啦,它強調的是作品的藝術性,仿品從欣賞角度來說其實沒差。
讓你一次就把好幾家頂尖博物館的精華展品給看了個八九不離十,是不是想想也挺賺的。
喜歡繪畫作品的同學就準備大飽眼福吧,這里簡直就是世界名畫聚集地,還都是真跡。
分館就是專門用來展出19-20世紀的歐洲名家作品的,很多都是來自私人收藏。較有名氣的藝術家,列如莫奈、塞尚、梵高、畢加索等的展品,都各自擁有一間房的量,足以讓你看個夠。
最近出門畢竟不方便,但我發現普希金博物館的官網有VR逛展項目,展品都能點開仔細瞅。特別是繪畫作品,我感覺比在實地看更方便。
而且網站竟然還設計了好幾個和藝術相關的趣味游戲,這就更有意思了。游戲雖然簡單,但還真讓我有點上頭呢。
State Tretyakov Gallery
關鍵詞:繪畫藝術 / 最負盛名的藝術館 / 俄羅斯本土流派
這間藝術館當初全憑俄羅斯商人特列季亞科夫一己之力建立。雖然后來被捐給了政府,但館內的大部分藏品都是來自他的個人私藏。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位于克里姆林宮附近,還沒踏進館內,光看這棟建筑,濃郁的俄羅斯本土藝術氣氛就撲面而來了。
特列季亞科夫從1856年就開始收購藝術品,館內藏品幾乎涵蓋了俄羅斯所有本土繪畫流派的佳作。
當年為了充實普希金藝術館的收藏,特列季亞科夫畫廊把收藏的西方繪畫都捐了過去的。這既做了好事,也讓館內的定位愈加清晰。
在這兒,能從畫里看到俄羅斯過去的故事。俄國早期繪畫因為受影響,大多都以宗教為主題。就算別的地方走馬觀花,但這幅最最最有名的《圣三一》必須得多瞅瞅。它稱得上是鎮館之寶,也代表著俄羅斯藝術曾經的最高水準。
后期出現了巡回展覽畫派,這個流派的內容我們會比較好懂。因為它屬于現實主義,畫里的場景都和俄羅斯當時的社會相關。
有人有景,就像是在看記錄歷史的手繪照片。就算不太懂藝術鑒賞,也能靠自己讀懂這畫中故事。
除了這間畫廊,藝術館旗下還有一家新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和幾間藝術家故居展覽場地。
回顧完了過去的輝煌,讓新特列季亞科夫畫廊里的前衛的現代藝術,帶你展望展望未來潮流。
這里常常會給年輕藝術家辦展,還給大朋友小朋友上藝術課程。如果遇上特列季亞科夫畫廊門口大排長龍,先來這里看看倒也挺好。現代藝術嘛,最適合發揮創意拍照了。
官網:
關鍵詞:全方位了解俄羅斯歷史 / 紅場周邊 / 華麗建筑
即使在路邊偶遇,看到這樣恢弘的城堡式建筑,我想你也很可能會想走進去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
這座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自1883年開館以來,從來沒有關閉過,就算是二戰期間被德軍包圍,還是硬核開館,我甚至都覺得這建筑也沾上了俄羅斯人的性格,剛得很。
當建筑帶來的視覺震撼還未褪去,入口大廳穹頂上華美的壁畫又把人帶進了新一輪的震撼里,眼睛一下子都不知道該往哪兒看。
要真想了解俄羅斯歷史,光去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看畫可不夠,當然還是歷史博物館更全面一些。
從50萬年以前部落時代的考古文物,到羅曼諾夫王朝的皇室收藏,這些展品都按時間線一一排序,要給你上了一堂超級生動的歷史課。
國家歷史博物館的特展也挺有意思,比如最近在辦一個《俄羅斯婚禮》展,用文物、繪畫和現代照片,向大家呈現俄羅斯民俗婚禮的變遷。
這個展會持續到4月,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去看呢。
博物館身處建筑群中,旁邊有再眼熟不過的文化遺產圣羅勒大教堂、為俄法戰爭勝利100周年而建立的1812年衛國戰爭博物館和展示十七世紀民眾生活場景的羅曼諾夫故居。
就算不走進去,沖這俄式建筑的魅力也挺值得到此一游的,真想給這些五彩的「蛋白霜們」瘋狂特寫,童話感太強了。
官網:
Moscow Kremlin Museums
關鍵詞:世界文化遺產 / 沙皇住所 / 政治中心
克里姆林宮正好在莫斯科的中心地帶,它像是曾經的故宮,是皇室居住地。但不同的是,現在它仍是俄羅斯的政治中心。
克里姆林宮其實指的是建筑群,由大克里姆林宮、克里姆林宮墻、紅場、克里姆林塔樓、教堂等歷史建筑共同組成。
不僅是建筑群,克里姆林宮也是博物館群,其中排第一位要去看的必須是軍械庫。雖然叫這個名字,但它除了武器,大部分藏品都是關于貴族禮儀的物件。
皇家日常使用的金銀器皿、鉆石珍寶,收藏的錢幣、繪畫作品都在其列。所有展品都是怎么奢華怎么來,生怕閃不到你的眼睛。
其中比較特別且稀有的是馬車。軍械庫共展出了24架皇家馬車,對于古代只坐各種轎子的我們來說,還挺開眼界的。
克里姆林宮建筑群中的天使報喜教堂,既是一處瑰麗的文化遺產,它的地下室也是一處博物館。
展示的物品種類還挺豐富,算是對軍械庫藏品的補充,甚至有來自前蒙古時期的家庭用品。
3D游覽: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關鍵詞: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 沙皇宮邸
雖然同為沙皇住所,但位于圣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地位可不一般。它和盧浮宮、大都會、大英并稱世界四大博物館,藏品有300百萬件以上,且展出的比例也算高,大約能有20%。
冬宮為什么都能變成一座世界頂尖的博物館?這全都是因為一個人 —— 葉卡捷琳娜二世,或許你也可以叫她俄國版武則天。
這位女皇眼看歐洲君主坐擁奇珍異寶,心里難免不平衡,于是突然變成了「重度收集癖患者」,不惜花大價錢到處搜羅藝術品。
所以在這座博物館里,你能看到來自全世界好物件,其中也不乏來自中國的絕版壁畫和文物。
我們且不說那些展品,畢竟這里是皇室住所,內部裝飾那是極盡奢華,光是宮殿本身看點就不少。
連接一樓與二樓的約旦樓梯上,被裝飾著大量浮雕,周邊墻上鑲的可都是真黃金。總覺得自己得穿個禮服才配得上這場面。
因為葉卡捷琳娜喜歡梵蒂岡畫廊,畫家就在冬宮異地重現了這個遠在羅馬的盛景。走廊每個穹頂上都是一副關于圣經故事的繪畫作品,加上鑲金裝飾,華麗至極。
在冬宮的某些展廳里,你可以短暫擁(想)有(像)一段奢華生活。原本皇室居住時的擺設、裝飾都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來。洛可可風格本來就追求華麗,再加上各種奢華裝飾的點綴,真的都是平民難以企及的華貴。
館內的展品也算和這環境門當戶對,殿堂級的藏品數之不盡,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珍寶。其中最值得看,也是館藏最珍貴的是古希臘瓶繪藝術、古羅馬雕刻藝術和歐洲藝術這三塊內容。
如果你是畢加索粉絲,那可太棒了,這里藏有他三十多幅作品。除此之外,文藝復興時期的名家之作自然也不會缺席。達芬奇的《戴花的圣母》和《哺乳圣母》,拉斐爾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隨便哪一幅拿出來都能鎮場子。
冬宮也開放了線上博物館,我覺得它的意義不僅在于讓出不了門的我們,先過個眼癮。畢竟想一次逛完冬宮是完全不可能的,倒不如用它先找出自己想去地方,提前做個路線攻略。
如果是圣誕節期間來,你絕對會被大雪之中的冬宮美哭。對了,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冬宮的免票日,只是你得花點時間排隊。
官網:
Grand Maket Russia
關鍵詞:適合帶娃 / 飽覽俄羅斯全境風景
說了那么多嚴肅的博物館,我們來說點輕松,比如俄羅斯微縮博物館就很適合帶娃一塊兒去。
俄羅斯畢竟大啊,各地的風情還是挺不同的,要都去親自看看,花費的時間精力可不少。但你只要來微縮博物館一個地方,就能飽覽全國的風景與風情,而且趣味性100分。
不管是都市車水馬龍的場面,還是郊區寧靜生活的瞬間,通通都在一片一片的模型中展現出來。在這其中,你可得要留心找找彩蛋,聽說某個角落有普京在騎熊。
更有趣的亮點在于,這些模型場景不是靜止的。汽車和火車都是可以在軌道上運動的,所以你可以跟著火車先來一趟西伯利亞旅行。
除了地域差別,季節的輪轉也在場景中得以體現。夏天日光浴,冬天滑雪,還有極地探險。不過,我猜小酒館里一定一年四季都有人坐著喝酒。
看著這些場景,我不禁想起了躺在購物車里的樂高,這里簡直就是大型樂高街景現場,太過眼癮了。
博物館晚上8點關門,一入夜模型就亮起了燈,這也太寫實了。不管大人小孩,我估計都能在這兒童心大發,找到快樂。
官網:
Faberge Museum
關鍵詞:宮廷傳統 / 精致匠心 / 小眾展館
除了俄羅斯套娃,其實彩蛋也是俄羅斯的傳統工藝品。
事情要從法貝熱的父親開始說起,他是一位加工金銀珠寶的工匠師,而法貝熱青出于藍,被亞歷山大二世欽點做一枚彩蛋送給皇后。
久而久之,逢年過節做彩蛋就成了宮廷里的傳統。
流傳下來的宮廷彩蛋不算太多,在克里姆林宮有10個,法貝熱博物館有9個。而這9個彩蛋是博物館主人斥資1億美金收購來的,有錢果然可以為了興趣為所欲為。
一枚精巧的彩蛋,除了外表精湛的鑲嵌工藝,還有內部的小機關。這些有趣的小玩意,果真是中外古代君主們的共同愛好。
我發現這間博物館也開了線上3D展覽
,從實景里看,裝修一點也不帶含糊的,這放在國立博物館也完全襯得起那些展品。
除了法貝熱的彩蛋,博物館還展出各種精致的宮廷首飾及日用品,看看俄羅斯的精致女孩們都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逛完一圈,在館內的咖啡廳坐坐休息是個好選擇,享受一下被藝術氣氛包圍的時刻。
如果你不想去圣彼得堡熱門的博物館人擠人,法貝熱算得上是個物超所值的小眾博物館之選。
Arctic and Antarctic Museum
關鍵詞:極地探險 / 世界最大 / 適合帶娃
坐落于圣彼得堡的北極南極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極地探險博物館,畢竟俄羅斯有地理優勢嘛。
去極地看看大概是很多人的人生夢想,不過礙于時間和金錢,實現的人并不多。
這個博物館算是一個完美的備選,雖未親身抵達,但是極地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都了解個了大概。
博物館雖不大,但館藏不少,有6萬多件。展覽主題主要分為:北極自然環境、北海航線、南極洲。用儀器、地圖、手稿、照片等形式,再現人類極地探險的歷史。
極地氣溫如今連年升高,生態問題確實應該被更加重視起來,否則等我們有能力去極地的那天,期盼中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
極地博物館為了讓進館的孩子們能寓教于樂,特地準備了探險游戲。一路從極地動物們身上找出線索,完成終極任務,所以帶娃一起來漲知識也很不錯。
官網:
看完這8間博物館(前四間在莫斯科,后四間在圣彼得堡),是不是對俄羅斯的認識又多了一些。其實很多博物館的門票都有聯票,除了看展還能去劃個船,或者一日游之類的。在官網都可以查到,當然包括開館時間等實用信息。
如果你覺得英國法國意大利太遠,倒不如先去俄羅斯走一遭,那些歐洲最吸引人的藝術杰作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博物館里也都能窺見一二。
還記得我們之前講過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嗎?坐著火車去俄羅斯,看完風景看藝術,想想就很美。待到疫情結束,我們約好相見!
關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