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興鏢局經典傳奇、同興鏢局什么電影
很多朋友都知道古代開鏢局不僅功夫要硬,還得有背景,江湖上、廟堂上都要吃得開才行。而同興公鏢局的大掌柜王正清不但功夫十分厲害,那背景更是了得,他和少林方丈是至交好友,和道光皇帝也是師兄弟的關系,同興公鏢局甚至是慈禧太后御用的安保押運公司。感謝各位新老看官的點贊關注,下面咱們就聊一聊不但功夫了得,而且背景最硬的同興公鏢局。
同興公鏢局起源于山西平遙,創始人是號稱神槍面王的武術大師王正清。王正清并非是什么達官子弟,相反家里還比較困難,十多歲就去北京的面館當學徒,當時還沒有軋面機,王正清必須用手肘揉面,一口氣能連著推揉幾百下,臂力驚人,人送外號“面王”。當時北京有一位江湖人稱“大槍劉”的武術名家,發現王正清是個練武的好苗子,就把他收為徒弟,傳授六趟大槍。教了一段時間后發現這王正清悟性非常好,學東西特別快,而自己的本事能教的都教完了。于是提議王正清去學拳,并推薦了北京城最有名的拳師賈殿魁來教拳。
賈殿魁收王正清為徒后,悉心教導、傾囊相授,王正清由此學到少林散手108勢等多套武藝。這時節賈殿魁正在內務府衙門教道光皇帝和一幫親貴小子們練拳,賈殿魁還把王正清帶到府里和這些王公子弟比試,結果全被王正清打敗,當然道光皇帝不會上場和王正清比試的,不過由此王正清也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賞識。
這一下王正清就打開了人脈,后來在30歲那年,王正清跟著江西道臺朱文就來到了江西當官,因為王正清武功不錯,就讓他當了武術教習。36歲又升官了,來到河南主管社會治安,相當于今天的江西省公安廳副廳長。在任期間,制服響馬大盜無數,辦了很多大案要案,幫助地方政府解決了治安難題。
自此王正清的名氣也逐漸就傳開了,他與祁縣戴龍邦、文水李毓秀并稱“華北三杰”。后來有一次王正清到河南少林寺和當時的住持方丈海川大和尚切磋武藝,結果王正清打贏了。這海川大和尚非常的謙虛好學就要拜王正清為師,王正清推辭說“大師為少林派嫡宗,少林拳名聞天下,大師如拜我為師,我絕不敢,結為至友方倒可以”。從此二人結為至友,海川大師后來在少林寺為王正清建碑勒石,頌其德藝。
清咸豐五年(1855)年,54歲的王正清在老家山西平遙創建了同興公鏢局,“同興”指的是共同興旺、雙贏,“公”是對男性的敬稱。王正清取這樣一個名字,意在鏢局與所有合作的商家互利共贏。因為平遙當地商賈眾多,王正清和當地官府的關系也很好,所以成立后的鏢局業務是非常多的。
1900年是同興公鏢局巔峰的時候。這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出了北京城往西安跑,戶部湊了九十三萬兩銀子要送到西安供皇家使用。這么大筆銀子,若是平日這押運任務可能就交給軍隊,但是這會兒兵荒馬亂的,臨時抽調軍隊押運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就把這任務交給了同興公鏢局。這時的同興公鏢局傳到王正清的兒子王樹茂這里,王樹茂接這趟鏢也是戰戰兢兢,如果這趟鏢保不好可是要掉腦袋的。所以王樹茂親自掛帥,鏢局里水平高的鏢師全都一起保這趟鏢。這一去半個多月,風塵仆仆謹小慎微,總算平安到達了西安。慈禧和光緒皇帝對同興公鏢局非常滿意,并賜匾嘉獎。
后來隨著火車輪船的開通。依靠馬車、獨輪車和鏢師徒步運輸的同興公鏢局,慢慢地變得難以為繼,到1913年同興公鏢局正式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