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蘭溝需要爬山嗎;茅蘭溝好玩嗎
茅蘭溝峽谷是景區游程中的精華路段,離開森林后,路邊的溪流突然寬闊起來,水流也一下子變得湍急,溪水順著地勢層層下泄,在高低散落的巖石上沖出一道道水簾,巖石因為長年經受水流的浸潤沖擊,表面長滿青苔并且形體越來越渾圓,看四周密林掩映下的流水,不禁想起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句來,在遙遠的北國邊陲,能體會到身處大自然的詩意,是多幸運的一件事啊。
隨著地勢緩慢抬升,溪水兩岸山巖壁立,漸漸有了峽谷的模樣。茅蘭溝的谷中步道并非土路或是石道,而是平整的木制棧道,棧道緊貼一側的峭壁蜿蜒伸展,而巖壁往往上寬下窄,所以走在棧道上就好像是走在頭上有石棚的廊橋,歡喜之余也有些驚險。這個峽谷開始形成于兩億多年以前,在曾經是茫茫大海的地方漸漸產生了花崗巖陸地,又經過億萬年的地質作用才有了今天的峽谷美景,所謂滄海桑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棧道沿途經過諸多景點,有溪水穿越龍背巨石形成的龍脊瀧,有茅蘭仙人茅公制服猛虎的臥虎池,周邊山嶺上有不同造型的奇峰怪石,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走到野鴿峰下,峽谷景色已經呈現出了十之七八,野鴿峰雄踞峽谷咽喉,山頂到谷底的相對高差超過了100米,氣勢雄偉,山下的仙女池小巧幽深,是茅蘭河上的一顆明珠,但不知什么原因池水的顏色有些渾濁并泛黃,如果水質清澈透亮一些,似乎更能符合仙女池這個名字。
整個峽谷最好的景致在黑龍潭,黑龍潭邊有茅蘭河最大的瀑布——茅蘭瀑布,瀑布來水常年不竭,落差有15米多,寬度與落差高度相仿,豐水季時宛如一道巨大水幕,降水少的時候瀑布則分為左右兩支,我們看的時候瀑布在左右兩支之間又出現了第三支細長的水道,三道水流川字型下泄,如珠似玉的山水源源不斷匯入黑龍潭。黑龍潭水也發黃,不過這倒和黑龍之名契合,水至清則無魚,黑龍居住的地方,印象中就應該是這樣的吧。
聽說黑龍潭在秋天最漂亮,那時山上不同的樹木會呈現出顏色各異的樹葉,樹葉又倒影在潭水中,是名副其實的五花山、五彩湖,可惜不知何時才能在秋天到這里來了。
穿出峽谷之后再登山,行至平坦車道上能輕松地回到大門入口,暢游了大峽谷,我們去到黑龍江邊一處幽僻的食肆休整進餐,觀賞黑龍江的邊境美景,品嘗一下本地特產佳肴,前有飽覽美景的愉悅,再添把盞盡歡的喜樂,人生得意之處,有這樣的收獲應該是可以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