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一日游攻略和費用_嶗山一日游玩多長時間
臨近小暑,這兩天青島雨量充沛,周邊的小河小湖水都被灌滿了,嶗山景區(qū)甚至一度因為雨量太大而關(guān)停了一天。這正是觀賞嶗山北九水的絕佳時機。
上周末(7月初)早上,陽光明媚,在嶗山風(fēng)景區(qū)門票預(yù)約平臺預(yù)約好九水的門票,收拾好行囊,一家三口開啟今天的北九水之旅。
因為九水游客客服中心自2023年4月1日起一直在施工,自駕車的朋友就沒法就近停車了。于是我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首先坐公交車到世博園站,再轉(zhuǎn)青島地鐵11號線,坐兩站路到達北九水站,出站后就是在北九水換乘中心,直接換乘觀光車進入景區(qū)。
觀光車一路行駛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面靠山,一面是陡峭的懸崖,懸崖下面是著名的外九水。整個九水奔流在山谷之間,一直延伸到下游白沙河,匯入膠州灣。遠望過去,溪水邊不時灑落著零散的村莊房屋,更遠處是奇峰異石的嶗山群山山脈。途中會看到一個巨大的三水水庫,是外九水的重要命脈中樞,也是重要的飲用水源。夏天,雨后的九水在這里奔流不息;冬天,水面覆蓋了厚厚的冰層,其實底下暗流涌動,另有一番意境。大約行駛了20分鐘,到達觀嶗停車場,我們開始徒步觀賞九水河畔的美景。
下車后,看了下時間這會已經(jīng)是早上10點30了,受不住旁邊小商販的野菜包子的香味四溢,于是我們買了三個邊吃邊走。首先穿過一座小石橋,過了小石橋后,大概有500多米的小商業(yè)街,都是賣山貨特產(chǎn)和小吃的。可能還有點餓的緣故,三個野菜包子很快被消滅掉,我們在小商業(yè)街又補了三個(10元三個,好吃不貴)。未等新的包子消滅完,我們來到了第一個岔路口,左手方向是一條跨河鐵索吊橋,通向盤山公路和村莊;右手是一條木棧道,有巖石茂林遮擋,兩個通道都能到達九水景區(qū)大門,一般都選擇“木棧道去,索道橋回”的線路。
沿著木棧道,一路往前走。往下看是內(nèi)三水河谷,小溪在河谷中,拍打著巖石奔流而下。河谷邊上是村莊道路,道路邊有臺階可以直接通往河谷。于是還沒正式進入景區(qū),內(nèi)三水便成了大小孩子們的樂園,有人在水里游泳嬉戲,有人在打水仗,有人則靜靜的坐在巖石上雙腳泡在水里,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清涼。雖然路旁的牌子上赫然寫著“飲用水源,禁止污染”,依然阻擋不住人們對溪水的熱情,自由的向往。河谷下面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木棧道上面則是涼風(fēng)颯爽、美景不斷。途遇一老翁在溪谷邊的小菜園子里賣黃瓜,都是現(xiàn)摘的水靈靈的大黃瓜,于是10塊錢買了4根,正好路上解渴。別說這剛摘的就是不一樣,黃瓜特有的脆甜且水分多。一根黃瓜下肚的功夫,我們就到達了九水景區(qū)檢票處。
通過檢票處,一汪綠水映入眼簾,水中巖石上赫然寫著“無極潭”三個藍色大字。水淺處水底鵝卵石清晰可見;水深處在光影綠樹的作用下,一半清澈一半碧玉。潭水南側(cè)一塊巨石上有“江山如畫”字樣,順著巨石的方向往東延伸進入到四水。
順著四水往上走,溪水的聲音越來越大,水流沖刷著亂石堆。順著亂石堆再往上水面則一片平靜,這就是著名的“自取潭”。自取潭周邊夾雜著巨石,巨石中間因為高低差的緣故,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飛濺(小瀑布),匯入潭水中,濺起浪花一片。潭水呈深綠色,周邊水草樹木叢生,蟬鳴、鳥叫、溪水聲夾雜其中,別有一番意境。
沿著溪谷一直往前走,穿過一片小竹林,很快到達了今天的第二個岔路口,岔路口左側(cè)是前往蔚竹觀方向,右側(cè)上橋是通往潮音瀑。兩個方向最終都能到達潮音瀑,不同的是蔚竹觀路線更長,爬升的高度也高,第一次來的朋友推薦走蔚竹觀路線,可以體驗完整的九水之旅。我們選擇更為休閑的潮音瀑路線。
通過岔路口,直接上橋,一條溪流穿橋而過。站在橋中央左手邊放眼望去,橋下是“俱化潭”,順著水流向上是四個層次感極強的小飛濺,這就是著名的“四水垂簾”。過橋后,有一路牌,赫然寫著“嶗泉銘”:“……或一線玉懸,越澗穿峽;或百丈簾垂,敲崖?lián)羰┪釐魅髯儯呶镅埽仙迫羲S^絕壁泛綠,悟四時之定法;待深峽紅遍,知萬物至成里……有司雅望,囑為內(nèi)九水十八潭而命名,仰泉注而俯潭溢……”。短短幾句話基本把九水十八潭的特征描繪的栩栩如生。
水水相連,沒多久便到了五水的“有間潭”,一汪碧綠的潭水上游,只有一股涓涓細流在石縫間慢慢流出。“有間潭”上游是“得魚潭”,周邊亂石環(huán)繞,一塊巨石將整個溪流截斷成兩段,兩股溪流匯入潭中,水面平靜,偶現(xiàn)小魚在期間游耍。
順著巨石繼續(xù)往上走,路轉(zhuǎn)橋頭忽現(xiàn)六水“得意潭”。潭水深綠,周邊懸崖峭壁站立一側(cè),綠林環(huán)繞一旁。巨石深入期間,將溪水分割成好幾道飛澗。澗流速度飛快,聲音宏大,延伸至遠方綠色峽谷,好不得意。六水七水之前溪谷狹長,一路上眾多游客小朋友在溪水中撒歡,盡享這短暫的夏日清涼。
正當(dāng)我看著美景入神的時候,突然兒子過來拉著我一路往前走。“啥事”“你到了就知道了”……過了一座木橋,來到一個林蔭處,媽媽在這里已經(jīng)等候多時。“爸爸,你看!”順著兒子手指方向有一只野貍花貓。我瞬間理解為啥急著拉我走,因為食物都在我背著的包里。我拿出火腿腸,分成小份的,扔給小貓。小貓警惕性非常強,基本是叼起食物,躲得遠遠的,才肯開吃。一根火腿腸喂完后,我們繼續(xù)往前走,沒走幾步,在一個小山路邊碰了一頭黑白相間的大貓和三只幾個月大的小奶貓。這下兒子更走不動了,將剩余的兩根火腿腸全部喂給了小貓咪。周邊的游客也駐足觀望,不時有人拿出食物分享給小貓咪。北九水的野貓算是九水的另一個獨特景色,想逗貓一定要提前準(zhǔn)備好火腿腸哈。
順著六水一路向上,途徑紅色千層巖石、無己潭、馬首是瞻、不滯潭等景點,進入到七水。七水邊上有個小亭,亭子有一石碑名曰“餐霞潭”,李白有詩曰“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按期公,食早大如瓜”。順著石碑向下望去,崖谷亂石下方一股清泉落入小小的潭中,聯(lián)想霞光倒映水中,似有“餐霞”之意。“餐霞”實際之意是道家的休氣養(yǎng)生之道。
過了餐霞潭,很快我們到了今天的第三個岔路口,岔路口右側(cè)是七水的環(huán)形路線,一路向上,途徑七水垂簾美景,最終繞到潮音瀑,第一來的朋友我也建議大家走這條路線。我們選擇了岔路口靠左往前走,一個大峽谷映入眼簾,名曰“魚鱗峽”位于八水之間,兩側(cè)是千層餅狀的紅色絕壁,中建是緩緩的溪流。大峽谷第一個大口名曰“大龍門”,往前走第二拐彎處是“二龍門”,二龍門拐過去就是“飲露潭”。
沿著峽谷往前走,不一會就到達了九水丁字路口,左側(cè)有一座木橋,通往蔚竹觀,往前是靛缸灣、潮音瀑。順著木橋往下望去是一個絕大的潭水,水光粼粼,清澈見底,名曰“清心潭”。順著潭水的溪流繼續(xù)晚上走,一上橋頭,在兩山絕壁之間,一條長澗直掛山頭,從石峰中澎涌而出,順著崖石百轉(zhuǎn)回折,奔流而下,泄入潭中,水花四濺。這就是著名的潮音瀑。瀑布水流奔騰,似有一瀉千里之勢;潭水則靜如止水,深綠不可見底。動靜之間,形成了這絕世的“潮音”美景。瀑布邊上有一座觀瀑亭,可以近距離觀察瀑布和潭水。也可以在亭里沏一壺小茶,慢慢品味這秀麗的美景。
在潮音瀑逗留了許久,拍了很多美照,時間已經(jīng)到下午1點左右了。縱有萬千不舍,難耐陽光暴曬、腹中饑餓,全家三人一致同意盡快下山補充能量。九水景區(qū)內(nèi)是原路返回,一路下坡,很快就到了檢票門口。出檢票門口后順著右邊的環(huán)山公路一路向下,路徑村莊、溪谷,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帶小朋友在溪谷里清涼一把。大概十幾分鐘的路程可達鐵索橋,穿過鐵索橋,就回到了開始來的商鋪一條街。沿著商鋪一條街前行500米,過石橋左拐,前方是旅游大巴停車場,排隊上大巴返程至地鐵11號線接駁處。
在站臺等待地鐵的時候,順著鐵軌延伸,遠處藍天白云,環(huán)繞在嶗山群山之巔。就用這背景結(jié)束這半天的“夏日北九水之旅吧”。
寫在最后,路線總結(jié):
路線1(適合第一次來的游客):公交換乘地鐵11號線至北九水站→換乘接駁車→觀嶗停車場→木棧道→內(nèi)三水→景區(qū)檢票處→無極潭→冷翠峽→七水垂簾→觀瀑亭→潮音瀑→紅松林→蔚竹觀→景區(qū)檢票處原路返回,主要景點“九水十八潭”以及各種象形石大多集中在這條線路上。體力充沛,可選擇此游覽循環(huán)線,全程需要3-4小時左右。
路線2(此為路線1的變化走法):公交換乘地鐵11號線至北九水站→換乘接駁車→觀嶗停車場→木棧道→內(nèi)三水→景區(qū)檢票處→無極潭→蔚竹觀→紅松林→觀瀑亭→潮音瀑→七水垂簾→冷翠峽→餐霞潭→得意潭→得魚潭→有間潭→俱化潭區(qū)→無極潭→景區(qū)檢票處原路返回。
路線3(適合輕度悠閑的游客):公交換乘地鐵11號線至北九水站→換乘接駁車→觀嶗停車場→木棧道→內(nèi)三水→景區(qū)檢票處→無極潭→俱化潭→有間潭→得魚潭→得意潭→餐霞潭→大龍門→二龍門→清心潭→觀瀑亭→潮音瀑→原路返回。這個適合輕度悠閑游覽的朋友,可選擇游覽到潮音瀑后原路返回,即走線路內(nèi)三水至潮音瀑,往返時間為2個小時左右。
嶗山北九水是一條非常適合夏季游覽的輕度悠閑路線,一路非常清涼,是避暑的好去處。出行前提前看好天氣,如果有暴雨,景區(qū)可能關(guān)閉。如果出行前一天下了一場大雨,恭喜您必將欣賞到一場溪流與山川共鳴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