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蓬萊閣怎么去長島(從蓬萊閣怎么去長島坐船)
一說到蓬萊,大家就會想到很多美麗的詞匯:“蓬萊仙境”、“八仙過海”、“徐福渡海”……蘇軾曾在蓬萊閣留下千古絕唱“海市詩”:“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與蓬萊閣隔海相望的不僅有蘇軾筆下的海市蜃樓,還有一個神秘的島群“長島”。
【第一天(青島-蓬萊-北長山島游覽)】
對于美麗的長島,家人對此已經垂涎已久。端午小長假第一天一大早,晴空萬里,我們一家三口驅車從青島前往長島。沿著青龍高速一路狂飆,沿途道路是高低起伏的,不斷涌現出山丘、土原、風車、村莊、田野,讓原本枯燥的駕駛平添了幾分樂趣。
從青島開車出發大概兩個半小時左右到達蓬長客港。然后在港口或附近的停車場停車(停車費用白天20元,晚上10元,跨夜50元,以此類推)。據說長島從19年開始就不讓外地車進港,僅限長島本地車及親屬探親。停好車后已經是上午11點30,為節省游玩時間,我們提前在港口周邊吃點東西。大約12點左右買好船票(經濟艙45元/人,豪華艙60元/人),12點50登船出發,現在正式開啟我們的長島之旅。
游船一開動,游客們便紛紛急不可耐地走向了甲板,同時一群“海盜鷗”正尾隨船流而來。這就是游船上最重要的互動活動:大家紛紛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火腿腸,折成小份,扔到空中,無數的海鷗在甲板上空徘徊著爭搶食物。有些火腿掉入海中,海鷗會一個俯沖叼起食物;有些掉隊的海鷗,會順著游船的氣流,強行扇動翅膀,幾下就沖到人群上空;有時候幾只海鷗會同時爭搶一個食物,在海里、空中展開激烈的爭奪戰。而最吸引我的是,海鷗在大海里的那種灑脫、從容:隨時可以起飛、降落、加速、盤旋,且翅膀滴水不沾。大約過了40分鐘左右,傳來一陣喊聲“長島快到了,大家提前準備下船!”,順著船員的聲音,抬頭望去,一片云霧繚繞的神秘小島瞬間全部納入眼簾。
長島港比想象中的要大而豪華的多。剛出港口,出門右手邊的港口停著多輛豪華游船、少許的軍艦,遠處的山頭矗立著醒目的白色巨幅LOGO“CHANGDAO長島”,仿佛在歡迎遠道而來的我們。出港后大約步行5分鐘左右就到了我們預定的酒店“長島長通海岸酒店”(目前不算旺季,酒店雙人標間290元/間左右)。酒店大堂的小姐姐很熱情,詳細介紹了景點及游玩路線,并推薦了包車服務。好在我們提前做了攻略,坐公交車和打車更便宜(公交5元/人,打車20元左右)。辦好入住手續,在酒店休息片刻,我們到酒店附近的公交車開始等車,準備前往今天的目的地北長山島(月牙灣-九丈崖)。
公交車等了十多分鐘還沒到,突然一輛私家車停到我們面前,一個長相黝黑的小伙操著本地方言說道:“去哪?”“月牙灣!”“20塊走不?”“行!”,兩句交涉后,便上了這個小伙的車子。“這到月牙灣多久?”“二十分鐘車程”“您是本地人?”“我是北城(村)的,村里特產就是扇貝,是著名的扇貝之鄉。”“長島縣有多少個島嶼,還有多少人”“大的島嶼有32個,最遠的島嶼離大連旅順只有1小時路程,島上總計有5萬多人”……在小伙子熱情的溝通介紹中,不知不覺,我們很快到了月牙灣停車場。
告別小伙后,我們先到月牙灣售票處買小朋友的半價票(注:半價票需要拿小朋友的身份證到現場購買,網上無法購買)。買完票,大人拿身份證、小朋友拿票上的二維碼,掃碼入園即可。進入月牙灣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裸男射箭雕塑。“是丘比特”媳婦說,“也有可能是后裔”我補充道。等走到眼前才發現是穿著貂的遠古大神“后羿射日”,而非光屁股的丘比特,最關鍵頭上沒天使光環哈。緊接著正好碰到了海豹表演,大概十分鐘左右,有海豹抱球,搶球,躍圈、套圈、拍手等一些簡單的表演,雖然簡單但還是贏得大小觀眾的一陣哄笑,簡單快樂就好。表演臺的兩側還養了一些小海豹、小海龜,可供游人自費喂食。
穿過海豹苑,就是美麗的月牙灣海灘。海灘上沒有沙子,由無數大小各異的鵝卵石堆積而成。遠看是白色的海灣,近看則是在陽光海水的交相輝映下五彩斑斕的鵝卵石。據說這些鵝卵石是通過億萬年的演變自然形成的。這么多鵝卵石,不就是天然的“指壓板”“按摩神器”嘛?想到這,我們三個不由分說便脫下鞋襪,光著腳丫,準備迎接這大自然的按摩饋贈。哪知剛下第一腳,媳婦就喊著疼的不行了,第一個退出了。我跟兒子其實也挺疼,仍強忍者邁著蹣跚的步伐,踉踉蹌蹌走了十幾步,兩腳踏入海水的瞬間,那叫一個涼爽+酸爽。越往海里走鵝卵石越細,腳底的疼痛感則會成倍加劇。也就堅持了十分鐘左右,我也退出了,兒子大概堅持了十五分鐘,也退回到岸邊。隨后一家人就靜靜地坐在涼爽的鵝卵石海灘上,微風拂面,海浪拍岸,山清水秀,碧海藍天,可謂“偷得浮生半日閑”。
在月牙灣游玩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準備前往九丈崖公園。九丈崖位于月牙灣的西側,兩個公園之間有一條兩公里的黃藍相間的彩虹道,可選擇徒步或景區的電動觀光車。為了欣賞更多的美景,我們選擇了徒步。途徑觀瀾亭,這里是月牙灣的最高處,可以俯瞰整個月牙灣景區和遠處的三四個海島。觀瀾亭下面有類似青島嶗山八仙墩一般的五彩巖石,巖石分化以后形成獨特的紅色,很多人在哪里駐足拍照,久久不愿離去。沿著彩虹道,大約在第三個拐彎口,就進入了九丈崖景區。
九丈崖由于崖壁高且險峻而得名,因為海蝕作用,海邊崖壁直立,高約70米,有些地方大于90度。進入景區第一個景點是歐翅灣,有很多海鷗和趕海的小朋友。繼續往前是伊人冠,佇立在九丈崖之上,猶如海上。九丈崖之下是海水沖刷形成的天然棧道“蝕石棧道”,行走其中,怪石嶙峋,九疊石、幸運石、梳妝臺、三條石、神斧等各類異石,只能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著棧道,大約六點左右,我們抵達今天的終極目標點“遠眺”又叫“渤海1號瞭望塔”——觀日落的絕佳地點。當地有句話說的好“來九丈崖不看日落,等于沒來長島”。“遠眺”正西側是冉冉降落的太陽和長長的倒影,西南側是另一番景象:茫茫大海中,云霧飄繞間,若隱若現坐落著十幾個島嶼,猶如天上王母瑤池,好不美哉!
考慮離日落還有1個多小時,我們折返到九丈崖頂端,換個角度俯瞰整個九丈崖的美景,瞻仰了滴水觀音,進入到珍珠隧道。珍珠隧道長280米,寬高各3米,里面冬暖夏涼,是通往“遠眺”的另一個環路。離開珍珠隧道,又回到了之前的半島。半島上除了“遠眺”,還有個標志建筑“旌表”。“旌表”外形為鳥狀,長島人崇拜鳥,有著悠久的歷史,此旌表反映了長島人以鳥為圖騰的歷史,也是我國華表的最早形式。據說長島先人除了崇拜飛鳥,也崇拜太陽,他們把太陽當做萬物的主宰。在每一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人們都會聚集于此祭拜,并且在每年秋分之日都要舉辦盛大的祭拜太陽活動。
傍晚七點左右,離日落還有二十分鐘,“遠眺”周邊已經擠滿了看日落的吃瓜群眾。幸運的是,我們還是在“遠眺”臺選了一個絕佳位置,設置好拍攝支架,調整好攝像角度,一邊拍攝一邊享受著這獨一無二的海上日落。隨著時間的推移,遠處的太陽從金光閃耀逐漸過度到柔和的紅色;從高高在上逐步退卻到海天交際的云層里,直至將整個天空浸染成“夕陽紅”;海上長長的日落倒影越來越短,直至消失到海的盡頭。海燕飛過,落霞與孤鶩齊飛;漁舟唱晚,碧水共長天一色。大約7點22左右,太陽完全落入海平面,游人大多離去,但落日余暉之美景,依然讓很多攝影愛好者流連忘返。這個時候,我們已經饑腸轆轆,我抓緊給家人拍了幾組霞光背景的照片,便穿越珍珠隧道,跟著滾滾人流前往景區停車場。
因為沒有包車,這會打車人也多,我們便試著看看有沒有公交車。幸運的是,剛出景區大門便看到了綠色的公交11路,終點開往南長山島“長島港”,恰好就是我們酒店所在地。公交車安排班次挺多的,但是即便沒有座位了,我們還是迫不及待地擠上了第一輛公交車。剛出發門口擠滿了接送的包車車輛,穿過車流后,大致行駛二十分鐘左右,我們又回到長島港。一下車就近找了一家海鮮面館飽餐一頓,在附近的小超市補充了水和食物,為明天的“南長山島”之旅做好準備。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九點了,趁著他們洗漱的時候,我做了明天的行程規劃。看運動手表,今天全程徒步17公里,實在太累了,洗漱完畢,躺下倒頭便睡著了。
【第二天(南長山島游覽-蓬萊-青島】
端午第二天早上六點,我們逐個起床、洗漱、整理行李裝備,七點吃早飯、退房并將旅行箱寄放在酒店前臺處,七點半開啟今天的南長山島之旅(海濱步道-烽山林海-仙境源)。
我們沿著長島灣,順著“濱海路-通海路-文化街”,一路徒步向南。途經濱海路,體驗了“可以運動的公路車”,近距離觀察了兩艘軍艦,參觀了古色古香的三寶長廊、人鯊搏斗雕塑、海鷗雕塑群等。通海路人行道由紅色塑膠鋪設而成,兩邊樹蔭蔽日,直通長島海水浴場,是跑步愛好者的絕佳場所。文化街邊上有海水浴場、長島海洋生態展覽館,稀稀落落沒什么人,因為趕時間所有沒有逗留。走著走著,突入一股海蠣子的香味迎面而來,放眼望去原來是一個小碼頭,碼頭上工人們正馬不停蹄地清理剛剛從海上撈上來的新鮮海蠣子。要不是徒步不方便,真想買個幾斤,大快朵頤一頓。大約徒步1個小時,我們到達了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林海公園”。
林海公園坐落在南長山島的最南端,是遠眺黃渤海分界線、回望蓬萊的絕佳地點,這也是進入“烽山林海”景區的唯一通道。有了昨天的經驗積累,檢票非常順利。一進入景區是一個兩岔路口,一條路上山通往“長島-黃渤海交匯線”,一條路下海通往“長山尾”。我們決定先看黃渤海分界線,大約徒步20分鐘,很快到達了分界線的塔碑。站在長島分界線塔碑上,順著遠處的長山尾延伸至遠處的蓬萊分界線塔碑,可以清晰的看到黃海和渤海的交界線,交界線東側是黃海(水色淺),西側是渤海(水色深)。抓緊拍照留念后,我們順著曲徑通幽小道直插海濱棧道。
濱海棧道坐落在黃海之濱,沿途由木棧道、玻璃棧道、海豹出水等景點組成,棧道一側靠海一側臨山,沿著山體蜿蜒至遠方。玻璃棧道沒啥看點,就是在木棧道中間放了幾塊小玻璃,但是媳婦挺謹慎的,一路緊貼著木棧道,一步都沒踏上玻璃棧道。濱海棧道我覺得最大的看點是沿途的奇形怪狀的礁石和礁石上棲息的海鷗,一靜一動,相得益彰。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塊形似“巨人之腳”的大礁石,亦或稱之為“孤獨的刑天巨足”,任憑風吹雨打、海鳥雕琢,就這樣安靜地佇立在黃海之濱。
離開棧道映入眼角的就是著名的“長山尾”,顧名思義“長山島的尾巴”,其形狀也似一條甩出的白色長尾,延伸至海的深處,同時它也是黃渤海分割線的重要標志物。長山尾其實類似月牙灣,是一個全部由白色鵝卵石堆積而成的天然海灘。長山尾的盡頭,對面是隱約可見的蓬萊閣,而這面無數人頭攢動,爭相拍照留念這“黃渤海之戀”的絕世美景。
上午十點半,在長山尾歇息片刻,我們沿著山路環線返回到黃渤海交匯處電動車停車場,開始今天第二個景點“烽山公園”之旅。烽山海拔僅148米,但是通往烽山的路很長,大約需要徒步1個多小時。途經海天一覽、臥牛山、八卦臺、海天梯、遠觀等景點,僅在海天一覽、遠觀兩個景點留下以黃海為背景的美照。四十分鐘左右途徑第一個岔路口,“烽山”的標志性建筑“騰飛雄鷹”已經納入眼簾。順著長風萬里、鹿苑、珍禽園方向,很快便到達了烽山登山口。
登山口對面是一個叫“鳥閣”的景點,里面是各種珍禽飛鳥的標本,對鳥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進去好好欣賞一番。順著登山口一路小爬,不到十分鐘便到達可烽山的最高點“騰飛”,是一個雄鷹展翅的巨型雕塑。在“騰飛”觀景臺上整個長島盡收眼底,大有一覽眾島小的感覺,遠處還能清晰看到來時的景點以及“仙境源景區”。遠眺仙境源,就是一個大約2公里長的沙灘,幾乎無人逗留。此時已經中午12點多了,考慮到今晚還要回青跟父母端午團聚,且沙灘都看遍了,臨時決定放棄游覽仙境源。
順著景區指示牌,我們向著烽山林海北門出發,一路下山,大約十五分鐘即可走出烽山公園大門。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北大門游客只可出不可進,南大門可進可出。體力好的同學,建議從南門徒步進北門徒步出。可能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我們游覽的當天,絕大部分游客都選擇坐電動游覽車南進南出,只有個別背包客能夠做到南進北出。
出烽山北門左拐,導航到酒店也就2公里左右的路程。回程的船票定了是下午三點半的,時間還綽綽有余。于是在回程的路上,我們在長島縣城周邊找了個叫“城龍快餐”家常菜館(是買水的時候,小賣部老板娘推薦的),吃了頓鲅魚水餃+涼菜拼盤+飲料,三個人吃的飽飽的,總共才花費62元,稱之“好吃、經濟、實惠”絕不為過。
水足飯飽后,渾身又充滿了精力,沿著縣城的街道指示大約20分鐘左右(縣城的街道干凈漂亮,有點青島八大關的感覺),我們回到酒店提取了行禮箱。此時已經歸心似箭,一看時間才兩點半,我一邊抓緊將三點半的船票改簽成三點十分的(臨近開船多花了十多元手續費),一邊推著行李,跟家人趕往長島港。這次吸取上次登船的教訓,提前在檢票處等待,一聽工作人員召喚,馬上第一個進入檢票口,免去了排隊等待的苦惱。回程的船相比來時小了一些,且空調制冷極差,大部分時間都站在加班上乘涼,看海鷗飛翔搶食表演。隨著一聲鳴笛,望著漸行漸遠的長島港,心理默念著“長島再見,下次一定要深度體驗下”。
航行大約45分鐘,我們順利返回到蓬長客港,快速返回停車場取車,駛離蓬萊,全套動作一氣呵成。歸青途中,還有個小插曲,媳婦說煙臺天氣預報半小時后有暴雨,我不以為然,因為此刻還是晴空萬里。話音未落,遠處烏云攢動,不一會車子便駛入了暴雨區,雨刷檔位開到最大,前方白茫茫一片,幾乎什么都看不清。沒辦法,只能降速度,打開雙閃、霧燈。好在有驚無險,慢慢行駛了大約半個小時,終于駛出了暴雨區,接下來就是一片坦途。傍晚七點順利到達青島父母家,吃上了幸福的端午團圓飯。
【旅途總結,寫在最后】
自駕長島兩天一夜旅途規劃建議:上午自駕車到蓬長客港碼頭停車場停車 → 在蓬長客港買票坐船(現場微信購買,二維碼掃碼上船)→ 中午左右下船到南長山島酒店或民宿(提前在攜程或其他平臺上訂購)→ 下午到北長山島游月牙灣,晚上游九丈崖看海上日落 → 晚上住宿地吃當地小吃貨海鮮,欣賞港灣夜景 → 第二天上午退宿將不能攜帶的行李寄放在酒店前臺(一般免費) → 上午游覽南長山島林海、烽山,如有時間可看下仙境源 → 下午四點左右坐船回到蓬長客港(微信提前買好回程船票) → 下午五點左右停車場取車開車返程。
長島之旅整體花費了1300多元(含油費、過路費、停車費、船費、住宿、門票、吃喝等),三個人兩天一夜,人均也就450元左右。整體算下還是比報旅行團劃算,關鍵是出入自由。當然費用多少還取決于你的體力、對酒店及景區的選擇。如果選高檔的酒店民宿,選擇出海游玩,費用肯定是偏高的。
長島之旅算是了卻了家人的一個心愿,這次的旅行體驗非常棒,超出我們的預期。兩天的行程既看到了美景,吃到了美食,體味小島的淳樸民風,也鍛煉了身體。兩天的總徒步行程達到了43公里,相當于兩天走了一個馬拉松,不是背包客,一般人很難做到。雖然累,但是用腳步丈量,一步一景才真正體會出這個小島迷人魅力之處。有人說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但這次旅途是身心合一的,全家和睦的一次旅行。
寫旅行游記挺費時費力的,但是我希望用文字留下美好,也希望將這份美好傳達給每一個看過這篇游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