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建議買通票嗎—圓明園用買聯票嗎
圓明園,曾經富麗堂皇的“萬園之園”如今總少不了些許悲情的彩色。奢華富麗的繁華落盡,只留下斷壁殘垣一片焦土。曾經風光無限的帝王“御園”如今更多承載的是愛國教育。只有那宏闊的布局,粼粼的湖水,還有殘破的基址中時不時透露出的精美訴說著它往昔的輝煌。
清朝是我國造園的最高峰期,滿族入關的清朝皇帝們習慣不了北京夏天的炎熱,還有紫禁城里儀式感樣的生活,所以從康熙時起,就在北京西北郊這片泉水豐沛,山色優美的地方修建園林了。康熙修建的是暢春園(今北京大學附近),而且常年在暢春園居住。后來康熙把暢春園北邊的一片園子賜給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并以雍正的佛號“圓明”為園子命名,就是“圓明園”。
后來雍正即位后,既不北上避暑山莊、也不南下巡游,只是一味勤政。但他實在不喜歡在紫禁城辦公,即位后第二年就開始擴建圓明園,并搬來圓明園處理政事,一年當中有70%的時間呆在圓明園,往往在冬至到來年正月十五這段時間才會搬回紫禁城居住。后來的乾隆、嘉慶、道光、咸豐都延續了這個傳統,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圓明園。乾隆時又在圓明園東面擴建了中西合璧的“長春園”,營建了大規模的水景奇觀,后來又將圓明園東南原屬于怡親王的“綺春園“并入,形成了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合一的局面,稱為“圓明三園”。因為圓明園建設最早,規模最大,又是“祖園”,所以統稱“圓明園”。
行前準備
1.到達交通
圓明園現有6個出入口:東門、大東門、長春宮宮門、南門、正覺寺小門、藻園門。其中東門與南門的交通較為便利,是園區的主要出入口。
公交:有多條公交到達圓明東門和南門,可用地圖工具查詢。
地鐵:地鐵4號線“圓明園”站下車,B口出,東行100即可到達南門,是首選的公共交通。
自駕:圓明園東門、長春宮宮門、南門均有停車場,車位較為充足,收費6元/小時。
2.門票
圓明園大門票10,通票25,初次入園建議購買通票,因為那些經典的斷壁殘垣圖片都出自“西洋樓遺址”,而這里是單獨售票的,門票15。
除了在景區門口購買紙質門票,還可以選擇網絡購票,會有一些優惠(便宜2元/張左右),不過需要在景區南門的志愿者服務亭兌換門票,圓明園通常人不會很多,所以沒有排隊買票換票的痛苦。
圓明園支持一卡通刷卡游園,支持刷卡入園的是東門、南門和正覺寺小門,景區內的收費景點(西洋樓、全景沙盤)也支持刷卡入園,對于持卡游客非常便利。
3.餐飲:
西洋樓遺址內海晏堂附近有一個快餐點,可以點蓋飯之類的快餐,其他的都是商品部,可以購買煎餅、烤腸、瓷瓶酸奶、飲料之類,價位比園外高一倍左右(煎餅10,農夫山泉5),所以建議自備一些零食。
4.游船
景區內有大型游船,也有腳踏船這樣的小船,比起北海公園和頤和園來說,規模算比較小的。
大型游船有兩條線路,一條是往返與西洋樓遺址西門和綺春園的“天心水面”附近,經過的都是目前景區的主要開放區域,單程20元/人。
另一條航線在長春園,從“全景模擬館”附近到“翠鳥橋”,航程較短,15元/人。
小船碼頭在福海“貽蘭亭”附近,只有腳踏船,分4人船和6人船,價格60-80/小時。
5.電瓶車游覽
圓明園西部景區幾乎沒有什么殘留的建筑,現在都是綠化帶,而且面積非常廣闊,步行參觀需要體力。現在景區開通了西部電瓶車游覽,從長春宮宮門到三園交界處然后繞西區一圈,持票可在站點隨時上下車,車票15/人。
游覽路線
在歷史的浩劫中,“圓明三園”中的“圓明園”因為以木結構建筑為主,受損最為嚴重,如今竟連柱礎地基都難尋了。而長春園是以石質建筑為主,保存下來的遺跡最多,其中就包括我們常說的“大水法”、“海晏堂”等。綺春園是后期并入圓明園的,規模較小,而且目前已經恢復了部分景點建筑,所以如今的參觀是以長春園和綺春園為主的。
1.南門進、南門出
標簽:套票、常規線路
從景區南門進入(也就是近年修復的綺春園南宮門),一路北行經過三園交界處、福海東岸,到達西洋樓遺址西門外,進入西洋樓遺址,依次參觀方外觀、海晏堂、大水法、遠瀛觀。從西洋樓遺址東門出,向東南側前行,參觀圓明園全景模型,然后返回南門。
2.東門進、東門出
同南門進路線類似,只是顛倒一下參觀次序,東門進入后先參觀西洋樓遺址,然后南行參觀綺春園,再回頭北上,參觀完全景模擬后,回到東門。
3.南門進、東門出、全景游
從綺春園南門進入后,北行到三園交界處,左拐前行,參觀九洲清晏及環湖的9座小島,然后沿福海北岸一直到達西洋樓遺址西門,參觀西洋樓遺址、全景模擬,最后從東門出景區。
精華推薦
1.西洋樓遺址
乾隆為了將西方的“奇技淫巧”引入娛樂,在長春園北邊修建了一片歐式園林建筑,就是俗稱的“西洋樓”。由西方傳教士郎世寧等設計,建筑形式是歐洲文藝復興后期的“巴洛克”風格,建筑材料多用漢白玉石雕刻(這也是為什么能夠還能留下斷壁殘垣的原因)。西洋樓的主體,其實就是人工噴泉,當時叫“水法”。著名的水法就是遠瀛觀前的“大水法”、海晏堂和諧趣園三大噴泉群。這些年沸沸揚揚的銅獸首,其實就是海晏堂前噴泉的出水口。因了這片西洋建筑,圓明園被稱為中國的凡爾賽宮。
歷史上的西洋樓是這樣的:
遠瀛觀及大水法復原圖
海晏堂復原圖
如今的西洋樓是這樣的:
遠瀛觀遺址
海晏堂遺址
2.全景沙盤模型
圓明園的地上建筑真的是灰飛煙滅,甚都沒有了。所以想看看盛世的圓明園啥樣,就可以看看景區內大型的全景沙盤模擬,還是很震撼的。
3.九州清宴
雖然代表圓明園精華的西部景區現在還只是一片片土坡和溝渠,甚至連座石橋都難覓蹤影,但對清朝歷史特別是雍正朝感興趣的朋友,仍舊值得一游。《甄嬛傳》里的中秋家宴就是在“九洲清宴”,還有各位小主居住的“碧桐書院”、“杏花春館”都可以在這里覓得蹤跡。這里甚至還是慈禧的發跡地,她就是在九洲清晏旁邊的“天地一家春”用歌聲引得咸豐皇帝寵幸,從而懷上龍子的。
九州清宴復原圖
九州清宴遺址
圓明園故事
“香妃”那些事兒
乾隆皇帝真是人生贏家,雖然他揮霍掉了祖宗幾代艱苦樸素積攢下來的財富,甚至還透支了子孫好幾代的信用卡,不過他這皇帝做的風光又風流,還那么長壽,也是沒誰了。關于乾隆的風流韻事實在太多,除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還有一個傳說能引來蝴蝶的回部女子-“香妃”娘娘。
其實乾隆真的有一個回部妃子,封為“容妃”,是新疆平叛有功的和卓家的女子,此女美麗聰慧、能歌善舞,很得乾隆的寵愛,圓明園著名的“大水法”后的遠瀛觀,就是乾隆專門為她修建的寢宮。為了緩解愛妃的思鄉之情,乾隆還在寢宮的東側修建了“線法墻”,將由宮廷畫師描繪的具有逼真新疆風景的油畫掛在墻上,解美人思鄉之苦。另外,還在遠瀛觀的西側修建了一座小型的寺,供容妃做禮拜。為討愛妃歡心,乾隆可謂絞盡腦汁了。
方外觀復原圖
容妃相伴乾隆28年,在55歲時薨逝。后人將她傳成各式各樣的“香妃”,因為她的確很“香”,不過這“香”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跟她喜歡用香料有關,因為這些香料里,含有麝香,所以她一生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