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烈士陵園在哪里、中國各地烈士陵園
【國殤墓園入口處】國殤墓園,中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戰(zhàn)時期正面戰(zhàn)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國殤墓園位于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騰沖縣城西南的疊水河畔、來鳳山北麓,為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遠征軍在攻克騰沖戰(zhàn)斗中陣亡將士而建的墓園。國殤墓園始建于1944年冬,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并對外開放,它是抗戰(zhàn)中全國建立最早的一座陵園,這里面安眠著3000多名遠征軍英靈。
【忠烈祠】忠烈祠是國殤墓園的主體建筑,為仿清祠祀建筑,重檐歇山頂,這里是供奉陣亡將士英靈的殿堂。1942年5月,日軍侵犯滇西邊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國土落入敵手,中國抗戰(zhàn)后方唯一的一條國際通道—滇緬公路被徹底截斷。1944年5月發(fā)動騰沖收復戰(zhàn),于1944年9月14日將日寇全部殲滅。騰沖收復戰(zhàn)遠征軍以陣亡9168名將士的代價,擊斃日軍3000余人。
【陣亡將士墓碑群】墓碑群令人無比震撼,墓碑以最頂端的紀念塔為中心呈四面八方放射狀排列,以中軸對稱線排列,左邊安葬的是二十集團軍五十三軍陣亡將士,右邊安葬的是二十集團軍五十四軍陣亡將士。碑石寒酸,每塊上面刻著收復騰沖陣亡烈士的姓名、籍貫、軍銜、職務等。
【寸性奇將軍之墓】寸性奇,云南騰沖縣人,抗日戰(zhàn)爭期間陣亡的高級將領(lǐng)之一,被譽為“抗日軍中一虎將”。在1941年5月血戰(zhàn)中條山中,寸性奇等數(shù)千人壯烈殉國。戰(zhàn)斗到最后時刻,寸性奇腿被炮彈炸斷。面對將士,寸性奇慷慨激昂地說:“我腿已斷,不必管我;我決心殉國,以保全國格人格。”說完這句話后,寸性奇拔劍自刎,時年46歲。
【英烈碑】日軍占領(lǐng)騰沖期間,瘋狂屠殺當?shù)乩习傩眨坝杏么了馈⑴艠屔渌馈㈤_水煮死、油鍋烹死、鹽水沸水灌死、鋸子肢解、掘坑活埋、活活剮死、甩桿甩死,甚至喝人血、吃人心,炒人肝,真是怵目驚心,滅絕人性;他們強暴婦女,上至七十老婦,下 至未成年幼童,有的婦女被數(shù)十人,甚至強迫被強暴婦女的丈夫和親人觀看。”
【遠征軍二十集團軍墓碑】騰沖收復戰(zhàn),又名騰沖戰(zhàn)役,這次城池攻堅戰(zhàn)的慘烈程度是今人難以想象的。據(jù)當年幸存村民回憶時說,“戰(zhàn)士們收復騰沖三天后,就讓老百姓們參觀。真的是戰(zhàn)場,非常慘,腿掛在樹上,手掛在墻上,底下全部是血,真讓人害怕。仔細觀看城內(nèi)的樹木,真的是一片完整的葉子也沒有了。”
【小團坡頂部的紀念塔】紀念塔外形為方形柱式,是用騰沖特有的火山巖雕砌而成。塔身正面鐫刻著霍揆彰的題書“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光復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塔基正面刻有李根源書“民族英雄”四個藍色大字,其余三面為騰沖抗戰(zhàn)紀要銘文。
【雕像(反映滇緬公路修建場景)】1938年初,滇緬公路沿線約20萬各族勞工被征集到公路上,他們絕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嚴重缺乏機器設(shè)備的條件下,20萬人在短短9個月時間內(nèi)將滇緬公路修筑成功,“這種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正如外國媒體報道的那樣,“這條路真的像是硬從絕壁中摳出來的。”
【倭冢】國殤墓園入園大門右手一個角落里,有一座埋著四名日軍的低矮墓地,墓碑是李根源題寫的“倭冢”。四名日軍尸體反綁呈跪姿、面朝滿山的遠征軍墓地,用意深刻,以此表達中國抗戰(zhàn)軍民不可戰(zhàn)勝的斗志。
【遠征軍童子軍雕塑】“人民若有記憶,記得親,記得痛;國家若有記憶,識來路,知歸途。”每一塊石碑下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當苦難生長著堅忍,愴養(yǎng)育著無畏,英雄和無名英雄如潮涌動。人類公義,國家文明,在長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上漂浮而不沉沒,是一個個微弱的個體生命的負重泅渡。當我們沿江回溯著歷史,歷史也浸潤了我們,令人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