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國旅游需要多少錢—去泰國旅游需要多少錢驗資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棠棣
近日,記者了解到,傳統(tǒng)出境游目的地泰國游產品,價格已經跌破千元。
2023年,對于旅游業(yè)來說,有一個充滿希望開端。因疫情等待了三年后,年初出境游市場終于恢復,民眾壓抑三年的旅游熱情被充分釋放。但是泰國游在中國市場卻多次大起大落。
2月初,出境跟團游試點重啟,杭州出發(fā)泰國曼谷芭提雅線團費7000元上下,有些旅行社甚至打出了上萬元高價。
4月底,杭州出發(fā)泰國曼谷芭提雅線無人問津,旅行社價格腰斬,跌至3000元。
6月底,杭州出發(fā)泰國曼谷芭提雅線跌破2000元,有旅行社掛出了1999元特價。
9月13日,泰國宣布對中國免簽,9月25日出發(fā)賣3999元的曼谷芭提雅線路,國慶期間飆升到5599元。
而十一過后,泰國曼谷芭提雅線跌破1000元,杭州有旅行社打出了999元仍無人問津。
“我們像是乘著一艘停擺后重新起航的希望之船,眼見大海開闊,又覺暗流涌動,屢屢觸礁,不免產生懷疑和觀望。”一位從事東南亞旅游的資深從業(yè)者告訴記者。
從浪尖到谷底,泰國游市場經歷了什么?今年最后一個季度還會有轉機嗎?未來東南亞出境旅游市場會有哪些變化?帶著這些問題,潮新聞記者采訪了杭州兩家具有出境資質的旅行社負責人石青和李超。
“屢敗屢戰(zhàn)”的泰國游
在專業(yè)組織出境游的旅行社從業(yè)人員眼中,2023年年初到國慶黃金周,泰國游市場的確是非常魔幻。
2月6日出境跟團游重啟以來,各地出入境大廳久違地排起長隊。以泰國為首的東南亞旅游一時間成為旅行團出境的“首選”。因為市場需求一直激增,泰國游隨之水漲船高。出境游市場復蘇第一站很多國人選擇了泰國。
石青分析,泰國氣候適宜,既有當下流行的Citywalk,亦有海島度假,可玩內容多,疫情前一直給人“消費低,簽證也方便”的印象。
但是重啟后的泰國游市場顛覆了人們對它的印象。
2023年去泰國要花費多少錢?這個數字不好說,但是很多去泰國旅游的人回來后感慨,闊別三年后,泰國游再也不是原來的平價游的代表了。一趟泰國游下來,少說每個人少說要花萬把塊,讓人覺得“高不可攀”。
有游客告訴記者,"剛落地泰國機場,就花了800元人民幣了,簽證費2200泰銖,電話卡700泰銖,打車500泰銖,吃了頓飯花了500泰銖,加起來一共3900泰銖,折合人民幣差不多是800元。疫情三年,泰國物價漲價不小。”
不僅如此,當地的酒店價格也隨之大漲,疫情前,在曼谷住五星級酒店大概四五百元左右,今年年初起碼一千元以上。
當地旅游從業(yè)人員流失嚴重,旅游服務行業(yè)質量大大不如疫情前,旅游服務成本增高……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選擇去泰國旅游。“畢竟是出國嘛,三年沒有出去了,也想好好看看這個世界。”這是不少去泰國旅游人的心聲。
很多航空公司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增開了泰國航線。以杭州飛曼谷線為例,年初杭州只有一條杭州飛曼谷航線,機票往返含稅價一度接近3000元,市場供不應求。隨之,許多航司加入了這條航線,五一以后,杭州總共有五個航司飛曼谷。
正當所有旅行社打算在泰國游當中“大賺一筆”時,當地連續(xù)發(fā)生治安事件,嚴重打擊了國人赴泰國旅游的熱情。
3月20日,泰國政府宣布解散議會,大選之戰(zhàn)的號角正式響起,全泰進入政局大震蕩時期。3月24日,曼谷發(fā)生兩起槍擊案致4死2傷,3月28日,中國留學生在泰國遭綁架被勒索后撕票。
這些的發(fā)生,對當地旅游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從四月初開始,泰國這條線就出現了虧損,到了四月底簡直一落千丈。”石青告訴記者。
但是對于旅行社來說,線路賣不出去,就意味著先前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一條出境線路要賣出去,旅行社要向航空公司切位(即飛機上的空位),要向當地采購線路,這些都需要預先付出去成本。現在線路賣不出去,能收回一點成本也是好的,于是旅行社出于無奈只能降價。盡管暑期旅游高峰即將到來,杭州還是有旅行社打出了1999元游泰國曼谷芭提雅低價線路。
“今年暑期,我們在曼谷這條線向航空公司每周切了30個機位,一個月大概是90人左右這樣的規(guī)模。”李超告訴記者,“暑期馬馬虎虎賣了一些線路,但是談不上好。”
到了九月份進入旅游淡季后,泰國當地政府再也坐不住了。9月13日,泰國宣布從9月25日開始,對中國游客實施為期5個月的免簽政策,消息公布后,攜程平臺上泰國相關搜索熱度環(huán)比飆升800%。
“9月25日當天,我們接到咨詢泰國游的電話就超過了300個,不少客人預訂十一泰國出游訂單。”李超說。
李超表示,此次泰國在中秋國慶長假前宣布免簽,不僅節(jié)約了游客簽證辦理時間,也縮減了游客的出行規(guī)劃周期,對游客在小長假赴泰旅游出行形成實質性提振。免簽實施前,游客前往泰國旅游多采用落地簽形式,需支付簽證費2200泰銖(約440元人民幣),每到“黃金周”等旺季,辦理落地簽的入境時間可能長達3-4小時,免簽政策實施提高游客出行的體驗的舒適度。
不少旅行社認為,這次免簽政策讓泰國游迎來真正的“春天”。而就在不少旅行社在向泰國采購相關線路時,市場再一次因為突發(fā)事件反轉:10月3日曼谷市中心暹羅百麗宮購物中心槍擊事件造成2人死亡、5人受傷,遇難者有一對5歲多的雙胞胎女兒,他們原計劃4日凌晨返回國內,卻突遭意外。10月6日,一名34歲的中國女性游客在泰國普吉島的五星級酒店不幸墜亡。
雖然墜亡事件原因未明,但三天兩件突發(fā)事件,再一次引發(fā)了大家對泰國旅游安全的疑慮,至此泰國出境旅游再次遭受“重創(chuàng)”。
“現在泰國999元都賣不出去,十月中旬后,泰國所有線路都停了。”李超告訴記者,“現在大家聽到泰國兩個字都怕了,誰都不敢再去做這塊市場了。”
潮記者采訪到資深旅游的玩家說,疫情前她每年都會去泰國玩一趟,除了去普吉島、蘇梅島這些地方度假潛水,也會去清邁、清萊、華欣這些小眾地方深度游玩。當地的居民熱情友好,也沒有聽說過有發(fā)生過不安全事件。但是今年以來,泰國治安多例惡性實踐讓人望而卻步,“畢竟誰也不敢冒著生命危險出國游玩。”
記者觀察:未來泰國旅游或許往深度體驗方向轉型
疫情三年,泰國當地失業(yè)人口增多,社會動蕩和不穩(wěn)定因素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來化解。免簽雖是利好,但沒有給予游客對泰國旅游安全保障的信心。
之前有資深旅游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經過三年疫情“洗禮”,旅游行業(yè)必然需要升級轉變。新的消費習慣,新的市場形態(tài)和新的市場運作都在重建。未來旅游業(yè)發(fā)展發(fā)現,必然是圍繞著體驗化,場景化兩個關鍵詞來進行。
泰國國家旅游局東亞司司長李文華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尚未有更詳細的客群畫像,但是可以看到一些共同點。比如:現階段來到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多為18-30歲,基本不超過35歲,他們很多是從事靈活工作的新媒體業(yè)者,時間自由,也有較高的收入,具備高消費能力,更喜歡親近自然以及深度體驗的產品。
石青和李超也同時表示,根據他們的判斷,到今年年底,泰國游不再會有起色,畢竟風險太大,旅行社也不愿意承擔這一風險。至于春節(jié)期間的泰國游會不會大賣,他們現在暫時不會冒險去采購。
與此同時,一位相關從事泰國旅游的業(yè)內人士透露,目前泰國當地旅游局針對這一情況比較擔憂,他們正在商量應對措施,希望挽救泰國旅游在中國市場的形象。
潮新聞記者認為,泰國政府今后如果希望吸引年輕和高凈值客群,一方面要淘汰疫情前的泰國低價旅行團產品,轉型走向高質量旅游發(fā)展路線。另一方面,也需要給旅游市場重新洗牌,做出更多適合符合大眾深度旅游體驗的產品,同時加強社會治安的相關舉措。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的石青和李超皆為化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