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神山尕朵覺悟、神山尕朵覺沃
資料圖為賽康寺夜景。 久美才仁 攝
中新網西寧12月11日電 題:年輕活佛的“故土情”:與山水相依守望“母親”
作者 潘雨潔
“生活的變化日新月異,如今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片土地上人與自然的關系,尋找山水中的萬物與人類之間的聯結,感知真正的幸福。”10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政協委員、稱多縣賽康寺民管會主任桑巴成林蘭周求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桑巴成林蘭周求吉1994年出生于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3歲時,按照藏傳佛教宗教儀軌,他被認定為賽康寺第十四世才芒活佛的轉世靈童。2003年經玉樹州民族宗教事務局批準坐床,正式繼任為賽康寺第十五世才芒活佛。
資料圖為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草原風光。 郭夏 攝
位于長江源頭通天河畔的尕朵覺悟,與西藏岡仁波齊、云南梅里雪山以及青海阿瑪尼卿雪山并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生物多樣性特點顯著。尕朵覺悟神山腳下,坐落著稱多縣境內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歷史悠久的格魯派寺院賽康寺,也是才芒活佛出生的地方。
在他的童年記憶中,“草原上沒路,連土房都少見,牧民們住在帳篷里,騎馬要很久才能到?!倍缃瘢暗缆凡粌H通達各村,還將玉樹州各縣都連接起來,成為緊密的整體。”
資料圖為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草原風光。 郭夏 攝
每逢藏族傳統節日,玉樹州一市五縣會集聚在一起,舉辦隆重的慶典活動?!叭藗兩泶r艷的非遺服飾載歌載舞,騎馬不再僅為日常出行,也變成最受矚目的競技項目?!彼f。
家鄉的牧民們也告別帳篷,住進水電暖網全覆蓋的磚混房,“學校建在附近,孩子們不再路遠迢迢去上學,如果需要看病,駕駛自家的車幾分鐘就能到醫院?!?/p>
他覺得,隨著國家公園建設推進,當地居民的環保行動正不斷強化?!按蠹衣庾R到,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園如此珍貴,心頭便生出一種使命,要像守護母親一樣地愛護它?!?/p>
作為稱多縣政協委員,他持續撰寫草場生態平衡方面的提案,并呼吁推動當地傳統技藝納入非遺,加強保護。在他看來,“傳統與環保是相通的”:“理解我們千百年來的生活環境、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會為我們當下的行為明確方向?!?/p>
2019年起,“90后”的他開始擔任寺院民管會主任。近些年,寺院開辦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不僅維系日常開銷,也為鄰村居民提供就業崗位;在鎮上相繼開設的賓館、超市、加油站、蔬菜店,常年提供平價糧油蔬菜及質優價廉服務,惠及周邊民眾。
新冠疫情發生后,他帶領僧人為稱多全縣學生捐贈三萬多只口罩,并在今年玉樹州疫情最嚴重時,向周邊民眾捐贈價值近九萬元的新鮮蔬果。
每年,寺院選派愛國愛教僧人報考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和青海省藏語系佛學院,學滿后第一時間安排他們擔任各經堂的講經師。賽康寺逐漸成為周邊地區代表性的愛國典范寺院。
除了集中研習佛教經典教義和國家政策法規,僧人們也借助便捷網絡,閱讀電子書籍、關注社會發展,拓寬視野、勤看勤思,將多領域知識融會貫通?!拔覀円步洺T谛沤倘罕娭兄v述十世大師、喜饒嘉措大師的典范故事,弘揚愛國愛教傳統。”他說。
近年來,隨著利寺惠僧政策的實施,僧人有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解決了最實際的困難?!梆B護院就建在寺院附近,入住免費、設施齊全,大家沒有了后顧之憂,心中特別感謝國家?!彼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