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豐都鬼城免費通知;2020豐都鬼城免費時間
發(fā)布時間:2023-09-25 00:30 來源:中國報道
中國報道訊(吳蜀豐通訊員吳陶勇)細雨潤無聲,一場秋雨雖然不停地下著,卻絲毫沒有動搖阻擋農(nóng)民的喜悅之情。9月23日,為慶祝第六個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重慶市豐都縣境內的民間藝木表演團自發(fā)組織前往豐都縣北岸十直鎮(zhèn)開花寺村?蓮花村及樹人鎮(zhèn)萬壽橋村舉辦慶祝活動。
上午九點三十分,來自豐都縣鬼城魅姊舞鼓舞隊?豐都鬼城魅姊舞健身操團隊?鬼城影子曳步舞?水花似朵曳舞團?豐都晴天曳舞健身團?名山廣場舞健身隊及周邊附近村民近千余人在云上花頂臺觀景臺共同慶賀農(nóng)民豐收節(jié)。5家表演方隊達218名表演者著黃色雨衣,在“你方唱罷,我登場”互動中,擺手舞?漫舞蹈?快節(jié)奏等豐富多彩的演出內容將現(xiàn)場氛圍推向多次高潮,村民們也掏出手機各取鏡頭記錄分享這難忘的精彩瞬間。
據(jù)十直鎮(zhèn)開花寺村委會書記付小平介紹,由群眾自發(fā)組織在鐵匠灣地標居高臨下的云上花頂臺上慶祝為農(nóng)民豐收節(jié)活動錦上添花。付小平說,云上花頂臺觀景臺是開花寺村又一新地標,成為廣大村民飯后閑庭漫步的好去處,站在云上花頂臺上,東可觀綠樹成蔭的蝦爬溝、代家?guī)r、高峰巖、劉家山、蔣家?guī)r古寨遺址、金獅灣、朱家溝鄉(xiāng)村民俗村風景,南可遠眺鹽家邊古寨遺址及馬鞍山,西可僚望近在咫尺的開花寺村后灣及壩上灣東鄉(xiāng)遺址,朝北可打望數(shù)百年歷史的太陽沖古寨遺址、躲軍沖、舊屋嘴、老麻灣、野麥山等地。
中午十二點三十分,表演方隊來到荷花小院雨中體驗打糍粑“搶糍粑”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現(xiàn)場,在數(shù)百人中爭先扭到一沱糍粑粘上黃豆粉白砂糖香噴噴的糍粑有滋有味,沒有搶到糍粑的在怨言中卻驚喜地迎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老咸菜煮扯耳粑,特色豆花+碳燒海椒,涼拌茄子,涼拌海帶絲,涼拌嫩南瓜尖,老南瓜綠豆湯等農(nóng)家風味。平時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城里人在鄉(xiāng)下品味久違的清一色素菜系列。找到童年時代的畫面感。
重慶市豐都縣十直鎮(zhèn)開花寺村撤區(qū)并鄉(xiāng)前(1991年)系原四川省涪陵地區(qū)豐都縣樹人區(qū)開峰鄉(xiāng)政府所在地。據(jù)《豐都縣志》《十直鎮(zhèn)志》《開峰鄉(xiāng)志》及《吳氏族譜》(明季崇禎癸酉年公元1633年)及有關史料記載,開峰鄉(xiāng)在明朝年間稱為“東鄉(xiāng)”即酆都東鄉(xiāng),人杰地靈的開峰享譽文化鄉(xiāng)之美名。
開花寺村幅員面積達8.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800余人(含場鎮(zhèn)常住人口)。土地面積達3570余畝,其中可耕地面積2750余畝。目前在鐵匠灣示范片區(qū)玉米套大豆種植面積600余畝,僅黃豆產(chǎn)量達2.5萬斤,產(chǎn)值6萬元。7萬斤玉米產(chǎn)值達10萬元。榨菜360萬斤產(chǎn)值200萬元。全年總產(chǎn)值達216萬余元。
開花寺村東鄰寨上村境內的蝦爬溝、朱家溝,南鄰寨上村鹽家邊,西鄰秦榜溝村境內關梁子、大山溝、關堂灣、上房、盤碾子、深溝、坪上,北鄰高家壩村境內范家壩、王家山、后頭灣、水庫寺、高峰巖等地。
下午13點30分,20多輛表演方隊車輛馬不停蹄前往五百多年蓮花村夫妻樹(黃桷樹)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人世間有百年夫妻,可以像癡情青蛙一樣相濡以沫、相守到老,可恩愛了五百年的夫妻樹,卻是聞所未聞。兩棵黃桷樹相互纏繞依偎在一起,而上方郁郁蔥蔥的枝葉像傘一樣為人們遮風擋雨,也印證了大樹底下好乘涼這一說。走近仔細觀看,記者目測,兩棵黃桷樹身高基本相當,約15米,樹冠直徑8米左右,同時這兩棵黃桷樹樹樁間距約2米,在它們樹干距地面約兩尺的位置,又橫著長出一條樹干,將兩棵樹緊緊連接在一起。
據(jù)十直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主任付迎春介紹,相傳明朝初年,原蓮花地壩一個叫莫得行的老爺,年輕時生活困苦,為謀生計,便糾結一伙人在蔣家山“進風埡”從事“棒老二”營生,在一次官銀得逞后,因官兵追殺,遂逃離蔣家山,在半山腰蓮花地壩隱姓埋名,從此金盆洗手,過上隱居生活。
莫老爺有一獨生女兒莫雪霜,貌美如花,然莫小姐偏偏愛上了山上一個姓金的木匠,金木匠技藝超群,從小熟讀魯班書,樂善好施,方圓八里的廟宇、樓閣、亭臺莫不出自金木匠之技藝。然而莫老爺膝下無子,不同意將女兒嫁給這個窮木匠,而打算將女兒許配給山外一個大戶人家,出嫁前兩天,莫小姐便隨金木匠私奔,跑到蓮花天圣廟躲婚,做工為生,在金木匠的帶領下,不久便將天圣廟修得特別壯觀美麗,八方朝拜,香火不斷。莫老爺發(fā)現(xiàn)后,派人到天圣廟要人,莫小姐與金木匠不得已分開,在雙雙揮淚離別之夜,金木匠將自己心愛的魯班書、魯班尺埋在廟前懸崖邊,并在上面用石頭砌成長寬1米,高5米的石頭建筑,石頭建筑中央栽上一顆黃桷樹,莫小姐也在廟前的空壩上栽上一顆黃桷樹,栽好后莫小姐給這兩棵樹取名夫妻樹,愿他倆的心像樹一樣,永久相伴,永不分離。金木匠對天許諾,表示今生今世每天在天圣廟,為莫小姐燒香拜佛,精心呵護夫妻樹。
“時間一年年過去,這兩棵黃桷樹像是吸收天地精華一樣,神奇般快速生長,更為奇怪的是,兩棵樹的樹枝像寒冬需要溫暖一樣,都向著對方的樹身生長,樹枝相互纏繞,并在雙方根部重新生根,像兩只大手相互擁抱,落地生根,再也分不開了。”付迎春說。
付迎春說,不久莫老爺看到這棵神奇的夫妻樹,仰天長嘆“天意如此,豈能違背” 。隨即接回金木匠,在水庫邊修房造屋,從此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家人過上幸福美滿的田園生活。幾百年來,夫妻樹成為無數(shù)善男信女愛情許愿的神樹。
下午三點三十分鐘,表演方隊來到萬壽橋村委舉行拔河比賽,體驗購賣農(nóng)副特色農(nóng)副產(chǎn)品,南瓜?東瓜?大米?雞鴨蛋等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