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到黃荊老林多少公里(赤水到黃荊老林路好走嗎?)
我很喜歡這句:人生是就是一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地,靜下心來欣賞沿途的風景......
中國西南地域廣闊,有很多地方都吸引著我們前往,無論是自然美景還是,人文歷史,山勢地貌都是獨具特色,其中四川省更是西南地區的佼佼者,自然美景九寨溝、稻城亞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01:稻城亞丁圣湖
02:九寨溝夏日風景
四川省境內包羅萬象,無論是風景名勝,還是歷史人文,要是細說的話三天三夜也細說不完。我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天下美景千千萬,唯江南獨具韻味,中華五千歷史古鎮,唯有蜀地最具特色”。所以四川省境內的歷史古鎮真不少,光是瀘州市我就知道有8個之多,所以這篇文章就介紹一個四川瀘州市的一座紅色歷史古鎮——太平古鎮(4A景區、免費)
03:這里是曾經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戰場之一
太平古鎮地處于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境內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與貴州省習水縣醒民鄉隔河相望。太平古鎮的位置距離:距古藺縣城約35公里左右,距離瀘州市區約138公里左右,距離成都市區約388公里左右,距離重慶市區約240公里左右。太平古鎮是瀘州古藺出入貴州的東大門,也是兩省邊民交易地,這里曾經商賈云集,也是一處四川、貴州商旅物資集散地,這里還被稱為四川、貴州的水陸碼頭,更是被稱為“小山城”。
04:觀景臺遠眺赤水河
05:太平古鎮的赤水河
據記載太平古鎮,在戰國到先秦時期,屬于諸侯國古鳛(xí)國部落和夜郎國,那時太平古鎮被稱為“落洪口”,在三國蜀漢時期,諸葛亮曾在這里排兵布陣。在明朝時期,一位來自江西省隴南縣太平堡的商人朱復桐,為紀念在白鹿洞書院講學傳道先輩朱熹,于是將“落洪口”改名為“鹿平場”,然后由于朱氏的后人為了紀念家鄉的“太平堡”,又改名為“太平渡”。
06:太平古鎮的牌坊
07:太平古鎮一角
太平古鎮的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由于川井鹽進入貴州的需求,于是在太平鎮設立水路驛站。驛站的建立也讓許多鹽商看到了商機,紛紛在這里設立商號。于是這里就有了商賈云集的繁華,貿易繁忙市場繁榮。
08:太平古鎮依山而建的民居,歷史感強烈
09:古鎮建筑群保護挺好的
太平古鎮屬于川南獨有的山地古鎮,古鎮本身也是依山傍水,房屋建筑依山而建層次感十足,青石板鋪成的老街道和青條石的石梯,雖然都失去了它原本的形狀,但是現在它擁有的是時間留給他們的歷史印記。還老街與石頭兩邊建筑房屋很多都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建筑房屋,房屋的建造方式也是采用了古代干闌式建筑架構于吊腳樓建筑構架,呈現“臺、吊、錯、挑、梭、靠”特色。
10:凹凸不平的青石板鋪成的老街
11:被踩的變形是青石梯
12:老建筑房屋
1.古藺縣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博物館:太平古鎮曾是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戰場之一,這里建造了赤水博物館展示了當時當年紅的一些物品
13:博物館
14:博物館內展示的
15:博物館內展示的等
2.長征街:全長五百米在古鎮的中心區域,兩邊的木屋大多建造于清朝末年與民國時期,房屋建筑還融合了江西建筑風格與川南民居的建筑元素
街景
3.紅軍總司令部駐地:在長征街,這里原本是太平古鎮上一座大廟,然后在紅軍四渡赤水期間,因為這里遠眺整個赤水河戰場以及對岸高地,所以這里就被設為紅軍總司令部。
4.紅軍臨時醫院:距赤水河與古藺河交匯處不遠,以利戰斗中受傷的紅軍戰士及時送到這里治療。
5.地下黨活動室:
6.炊事房舊址:
太平古鎮有仙潭酒、古藺麻辣雞、古藺老臘肉、古藺手工面、枸杞酒、牛皮茶等名優特產。
辣子雞
古藺老臘肉
太平古鎮屬于紅色旅游景區,這里是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戰場之一,清末明初建筑保存完整,走進這里可以感受不一樣的古鎮歷史風貌。
1、瀘州敘永(高速)—古藺德耀鎮—黃荊
2、瀘州—合江—赤水兩河口(十丈洞)――太平古鎮—黃荊
3、瀘州敘永(魚鳧古鎮)-—古藺箭竹(大黑洞景區)――大寨(生態觀光園)--桂花鄉—黃荊老林―古藺縣城―太平古鎮(四渡赤水紀念地)―二郎(美酒河景區)―習水――合江――瀘州
4、瀘州—合江堯壩古鎮—赤水兩河口(十丈洞)――太平古鎮—黃荊老林――桂花鄉―大寨(生態觀光園)――箭竹(大黑洞景區)――瀘州
5、瀘州—合江堯壩古鎮—赤水兩河口(十丈洞)—黃荊老林―德耀鎮―古藺縣城―太平古鎮(四渡赤水紀念地)―二郎(美酒河景區)―習水―合江―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