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白哈巴村簡介、新疆白哈巴村簡介100字
離開喀納斯觀魚臺,我們再次乘坐喀納斯景區的交通車前往我國僅存的三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哈巴村)之一的白哈巴村。從喀納斯湖到白哈巴村約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在彎彎曲曲的公路上,遠處,藍天、雪山、森林、草地交相輝映;近處滿眼白樺林、松樹的山坡上點綴著獨具特色的尖頂小木屋、帳篷;溪流蜿蜒的草甸上牛、羊、馬群悠閑地散落其間;好似一幅幅完美的印象派油畫。
從喀納斯景區的交通車下來還得乘坐白哈巴村的區間車到達白哈巴村。白哈巴村地處我國的最西北角,也就是俗稱的“雞尾巴尖”上,是座名副其實的西北邊陲小村莊,享有“西北第一村”之譽;也因位于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邊界處,這里的哨所稱為“西北第一哨”。這是個蒙古族圖瓦人和哈薩克族人共同聚居的村莊,房屋是清一色的尖頂木楞屋,墻體和頂棚用整根原木壘砌,村莊比禾木村要小很多,相對來說游客也少很多,比較清靜。
白哈巴村是個自然原生態與古老傳統文化共融的一個邊境村落,這里的一切都還保存著數百年來固有的原始風貌。我們是傍晚來到白哈巴村,村子坐落在一條溝谷之中,依山傍水,建在兩條小溪間的臺地上,村子的所有建筑均由原木筑成,外觀是清一色的尖頂木楞屋,古樸、原始的的小木楞屋是圖瓦人建筑的標志,“人”字形的尖頂,可防雨防雪,以保證住房的安全。頂棚和屋頂之間形成兩頭通風的尖閣,是儲藏飼料和風干肉品的好地方。
與禾木村一樣,落日的傍晚和霧氣的清晨是最美的時光,裊裊的炊煙,錯落的木屋,滿坡的牛羊,恍如與世隔絕的童話世界,加上四周的高山密林,與哈薩克斯坦的大山遙遙相望,將整個村落構繪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山水畫。
白哈巴村距邊境界碑僅1,5公里,原本想去看看國境界碑,但是,據村里人說,因為有游人不聽勸告,擅自過界,界碑已經關閉7、8年了。我們順著公路往前走,就到了被稱為“西北第一哨”的白哈巴邊防哨所,哨所院內有四、五棟樓整齊排列,圍著哨所轉轉,院子里有好幾畦暖房,像是暖房菜田,自給自足令人敬佩。哨所對面不遠處就是中哈邊界網,哨所院內國旗飄飄,一種莊重、肅靜、安定的心情油然而生,神圣的國土,安寧的家園,是有這些保衛疆土的愛國將士們功績。要注意,在白哈巴是不可以飛無人機的,也不能拍攝邊防哨所連的照片。
走到村尾,有一塊大石碑,上面寫著“白哈巴”“西北第一村”的字樣,這塊石碑已是白哈巴村最經典、最好的名片,她與村落面容相互輝映,象征著古樸、原生態的家園傲立在我國的最西北。
晚餐后,當太陽落山時,晚霞為整個村子籠上了一層夢幻的色彩。漫步在村里,不大的村落有醫務室,幼兒園,村史館,村史館前的籃球場上,當地的孩子們在打籃球,一輛邊防巡邏車在村里巡查,走在寧靜的街上,只聽到鳥兒的鳴叫聲,偶爾響起一聲老牛的哞叫聲,在這里你能感受到寧靜和溫暖,也可以感受到浪漫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