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豐都鬼城景點介紹(豐都鬼城值得去嗎)
鬼神,在我國的傳統文化里一直占據著很大的篇幅。鬼也讓所有人都感到后背發涼,非常恐懼。那到底鬼長什么樣子?我們熟悉的鬼門關,奈何橋又是如何布局的?今天咱們就一探究竟。
我們繼續三峽庫區的旅程,我們離開忠縣的石寶寨,繼續向南,這一站就是豐都的鬼城。
豐都鬼城原名酆都鬼城,你別看就是這一字之差,原來的書寫方式就會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而這個酆字本身就有陰間的含義。
豐都鬼城可不僅僅是現代人隨意杜撰的一個故事,從古至今這里就有鬼神的傳說,這里古為“巴子別都”,座落在長江沿岸的山巒之中,茂密的樹林灌木把鬼城上的一座座建筑隱匿其中若隱若現,更為這里添一份神秘與陰森。
豐都鬼城門票90,一進入景區的大門,我們可以選擇徒步爬山或者坐纜車。纜車需要額外收費,但是我覺得這座山并不高,爬上去也不費多大力氣,我就沒有選擇坐纜車。
邊往上爬,心里其實多少有些緊張。其實我們心里都清楚,鬼本身并不存在,它是人們內心活動的一種真實展現,古人想象出鬼神的形象,而且賦予了神話傳說。那全國這么多地方,為什么這里就成了鬼城,要追溯最早的歷史淵源,恐怕要從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國幽都”說起。
當時生活在這里的氐族羌族都信鬼,信巫,于是產生了一個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稱為巴蜀兩族的第一代鬼帝,傳說這位鬼帝住在幽都。
到了后來東漢年間,又出了一位人物張道陵,可能我們不熟悉他,但一定聽說過他的孫子張魯,張魯后來割據漢中成了一方諸侯。張道陵在四川創立的“五斗米道”又稱“鬼道”,又吸收氐羌部落的巫術作為他驅鬼治病的法術,豐都這里又被賦予了神話的色彩。后來道教又封酆都為游治之一
也就是從東漢起,豐都就被人們認定為鬼都,這里也就興建起一些和鬼神有關的建筑。
據魏晉時《度人往》記載,豐都坐落在六天青河旁,有三宮九府,宮闕樓觀貴似天庭,鬼帝坐鎮在此,統億萬鬼神。可見在魏晉時期這里已然形成了龐大的規模。
現在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鬼門關,鬼門關三個大字看上去就讓人心驚肉跳,黑色的門框白色的大字,這種黑白的搭配雖然簡單但很有威嚴。據說經過鬼門關要大笑三聲,這樣就可以把所有的壞運氣都趕走。
豐都鬼城其實稱號很多,被稱為"幽都"、"鬼國京都 "、"中國神曲之鄉"。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如今主要景點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臺、藥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筑。
其實豐都鬼城也因為長江水位的上漲而遷址,如今我們看到的豐都縣城也是搬遷到江的對面。聽當地人說曾經的縣城緊鄰著鬼城。曾經的豐都城僅有三座城門,唯無北門,江北人去世后埋葬方向是腳沖西南頭向東北,意思是向豐都報到。
整個地獄里各種鬼神的造型惟妙惟肖,它氣勢宏偉、形象逼真、陰森恐怖,將陰曹地府的奧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生命在這里終結,新的生命又從這里開始。